鉅富買媒體 《華爾街》:報業未死

賴義中 2014/04/08 14:15 點閱 3047 次
《華爾街日報》總編輯傑拉德‧貝克接受德國《明鏡週刊》訪問,認為「報業未死!」。(photo by 維基百科)
《華爾街日報》總編輯傑拉德‧貝克接受德國《明鏡週刊》訪問,認為「報業未死!」。(photo by 維基百科)

【台灣醒報記者賴義中綜合報導】「報業未死!」由於科技變遷,報業不再如過去風光,發行量和讀者日漸流失,但《華爾街日報》總編輯貝克接受德國《明鏡週刊》訪問時指出,近幾年美國不少鉅富陸續注資購買陷入財務危機的報紙,代表他們認為報業仍有利可圖,如《華爾街日報》在媒體大亨梅鐸買下後,版面和讀者都不斷增加,榮景更勝以往。

《華爾街日報》總編輯傑拉德‧貝克接受德國《明鏡週刊》訪問,探討當前億萬富翁競相投入新聞業、以及在媒體大亨梅鐸買下《華爾街日報》7年後,這份質報產生了何種變化。

據美國權威智庫皮尤研究中心3日出版的報告指出,在數位媒體衝擊下,美國新聞媒體的收入自2006年以來銳減約3分之1。不過,報告也顯示,當廣告收益逐年下降之時,讀者訂閱費用占收益比例卻在上升。面對數位化帶來的衝擊,貝克認為,有些新媒體固然能產出不錯報導,但質量上仍不及老字號的《華爾街日報》。

《明鏡》質疑,《華爾街日報》是否為了收益,而讓廣告與新聞間的界線漸趨模糊?對此,貝克則表示否定,他說若將兩者混為一談,形同自砸招牌。

以下為訪談全文:

問:貝克先生,你自己就有5個女兒,你會建議她們投入現在的新聞業嗎?

答:會。沒有幾份工作比這更有價值了,新聞業的前景看好,又能對社會產生莫大貢獻。

【鉅富投資買老報】
問:近年報業的發行量和廣告收益都在萎縮,在美國尤其如此,顯然大概只剩下這些億萬富翁有意願投資今日的報業了。比如說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買下《華盛頓郵報》、紅襪和利物浦的老闆約翰‧亨利買下《波士頓環球報》,股神巴菲特也出資買下數十間的地方報社。

答:嘿!這些投資就是報業未死的鐵證!他們很清楚新聞具有的價值,也瞭解報業的未來將邁向數位化,沒有任何一份報紙能以完全傳統的形式,在這波從印刷轉換到網路的浪潮中存活下來,有些報紙甚至連轉換的機會都沒有。

但這不代表新聞業已經完蛋了,這反而是個轉機,因為過去從未有任何一刻如現在般,對值得信賴的資訊有如此強烈的需求。像貝佐斯這些網路創業先驅的眼光是對的,他們知道新聞業還有機會能賺大錢。

問:你確定這些新媒體大亨只不過買個「皇冠」,增加他的影響力或是美化形象嗎?

答:我當然並不清楚貝佐斯或是巴菲特的動機為何,但跟他們聊過後,我相信他們的說詞:他們不是為了虛榮心而買下報紙,也不是因為辦報可以在他們頭上多掛頂桂冠。

問:這幾個新老闆,和7年前從班克羅夫家族手中買下《華爾街日報》的梅鐸心態上有什麼不一樣?

答:這很簡單,梅鐸投資新聞業不是一、兩年而已,而是高度而密集地投資達60年,且有著輝煌的成功史,他買下《華爾街日報》不是說說而已。

問:去年梅鐸賣掉33家地方報,說這些報紙已不符公司的運營策略,那你認為《華爾街日報》能撐多久?畢竟他已經和能賺大錢的電視和電影事業財務脫鉤了。(意指梅鐸旗下分為經營新聞業的新聞集團和經營娛樂的21世紀福斯公司)

答:梅鐸自己就經常對外公開表示,對新聞集團來說,道瓊公司和《華爾街日報》絕對都是最重要的。基於我們的規模和在全球的普及度,我甚至敢說《華爾街日報》算得上是總價90億美金的新聞集團的骨幹。

【梅鐸帶來的改變】
問:梅鐸如何改變了《華爾街日報》?

答:《華爾街日報》現在比以前更好了,我們拓展了報導的面向,增加政治、體育、娛樂、流行和文化線的報導量,增設了新的部門,創立雜誌,同時維持住作為核心的財經新聞品質;訂報人口也在增加。同時,我們的文章也變得更具新聞導向和更即時,書寫的方式更生動也更易讀,在過去的《華爾街日報》中常讀到的超長篇報導則變得較少。

問:也有批評認為,《華爾街日報》之所以在梅鐸接手後只贏得2座普立茲獎,就是因為你剛剛說的那些原因?

答:我不會用普立茲獎來衡量《華爾街日報》是否成功,那不足以評斷我們的新聞品質。

【對新媒體的看法】
問:幸虧貝佐斯及時出手,《華盛頓郵報》的口袋比以前更深了。這會讓你感到緊張嗎?

答:不會。對我們來說,像貝佐斯這樣成功的數位世代先驅願意相信新聞業,這是很好的事情,或許這還會讓那些已經放棄的投資人改變主意,認為報業可能是門不錯的生意。我們都該因此而感謝他。這聽起來有點陳腔濫調,不過競爭總是好的,讓我們保持兢兢業業的狀態,也壯大我們記者的野心。

問:有些網路刊物,像是《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政客》(Politico)或是eBay創辦人歐米迪亞最近新辦的《攔截》(The Intercept),都能揭露一些很有衝擊力的獨家新聞,會否讓《華爾街日報》難以維持它一直以來享有的崇高地位?

答:這些刊物中有不少確實寫出了不錯的東西,但到目前為止,我還沒看到當中有任何一份能像《華爾街日報》這樣,每天、每分鐘都呈現高品質的新聞;有幾家刊物擁有不錯的訂閱量,但每天付費從紙本或網路上閱讀《華爾街日報》新聞的訂戶超過2百萬人,這樣的客群才能真正吸引到廣告主。

【廣告收益與新聞】
問:在過去6年間,美國的報社平均損失超過5成的廣告收益,廣告主基本上是越來越專斷獨行,有些人把這波最新的趨勢稱作「原生廣告」,就是指讓廣告看起來像報導或文章。你在6個月前形容這是「浮士德的契約(魔鬼交易)」,但現在《華爾街日報》顯然就是在提供廣告主這樣的服務,你們為什麼要這樣做?
(註:「原生廣告」類似於廣編廣告,指設計者應讓廣告傳遞對消費者有價值的內容,引起點擊和閱讀慾望,而非是一般惱人的彈出式廣告或看一眼就跳過的樣板廣告,它可能會在臉書的角落以分享文章、或是以動態贊助的形式出現,但仍然會標註是廣告。)

答:我當時指的是,這樣做可能會有風險,即在尋求新收益來源的過程中,我們可能會逐漸模糊了廣告和新聞間的界線,若真如此,我們就會失去信用和讀者。

問:不過像「原生廣告」這樣的東西就是要混淆讀者對新聞的認知,你難道不怕這會構成「滑坡謬誤」嗎?
(註:滑坡謬誤為一種邏輯謬論,指不合理地使用連串的因果關係,將每項因果間的可能性過度推論為必然性,來達到某種刻意為之的結論。例:開放同性婚姻,將導致合法亂倫、重婚和雜交,讓社會秩序大亂,人類道德衰亡。)

答:不會,《華爾街日報》絕不會讓讀者分不清楚它所提供的是廣告或是真正的資訊,我們一直以來都是這樣處理的,我也不認為有任何人會指稱我們刻意模糊界線。

問:《洛杉磯時報》日前產出了史上第一則由機器人所書寫的報導,是一則關於地震的消息,你認為機器人能為新聞業帶來什麼機會?

答:有些科學家預測說,在未來的某個時間點上,人工智慧的智能程度會比人類還要高,這想法滿酷的,人工智慧發展速度非常快,未來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當然也能用機器來傳播一些非常基本的資訊和例行性的資料。

不過,我並不認為機器人能在短時間內取代人類,因為新聞業需要人類的判斷能力和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