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段時間,台灣媒體充斥版面的,是基隆小鴨萬人爭睹、圓仔魅力強,入園人數破紀錄、吳憶樺南下跪祭父親…。不論你轉到哪一台、打開哪份報紙,你都「無所逃於」小鴨、圓仔與吳憶樺。
儼然,這三則新聞是當前台灣最大議題,也引起全台媒體菁英聚焦編輯、採訪、拍攝、剪接。
彷彿國內的服貿爭議、總預算案、大中小學招生與師資的結構性問題、新移民人口激增的照拂問題、國土破壞的標本治理、人才低薪外流等等,都不是民眾關切的重點。
再看國外,俄羅斯的冬奧再逮5恐怖份子、中國春節火車一票難求、中非共和國總統流亡西非、孟加拉杯葛大選11人喪生、菲律賓爆蕁麻疹疫情、德國總理梅克爾滑雪傷骨盆、巴西熱浪侵襲高溫40度、東歐移民大舉入侵英國…等國際事件,也同樣引不起讀者注意。
若把這些閱聽問題都怪罪媒體,媒體必不甘心,因為,如果沒有讀者趨之若鶩、閱讀淺碟化,媒體也不會亦步亦趨;換句話說,若讀者(收視率)不鼓勵用心深入的報導,媒體又何需繼續吃力不討好製作有深度的節目?
醒報慶幸得到一群喜歡「陽春白雪」的智慧型讀者,讓我們的記者無需當「海濱逐臭之夫」,可以盡力做該做的專題,去該去的記者會,報導對讀者有益的新聞;縱使我們的訂戶只是小眾、仍不足以支持醒報的生存,但我們滿喜歡這樣另闢蹊徑、好留給社會一股清流,既可見證台灣,也讓莘莘學子有以賴之。
醒報記者應該更致力深度報導台灣重大議題,醒報讀者也要加油,一起擴張版圖,讓醒報支持者漸多、漸有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