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貿協議具迫切性 我產業影響不大

鄒焌弘 2013/11/21 21:20 點閱 2837 次
台灣中小餐飲企業,在大陸市場得到更大發展。(Photo by   alberth2 on Flickr –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台灣中小餐飲企業,在大陸市場得到更大發展。(Photo by alberth2 on Flickr –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台灣醒報記者鄒焌弘台北報導】立法院內政委員會21日舉行第11場「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公聽會,經建會主任秘書高仙桂急切的說,台灣洽簽自由貿易協議的進度「嚴重」落後,簽署兩岸服貿協議具高度「迫切性」。而針對國內民眾擔心陸資會壟斷國內服務業市場,她認為,國內服務業較為成熟,且因瞭解國內需求,反而更具競爭力。

高仙桂表示,韓國已和美國、歐盟、東協等47個貿易國家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此外,包含中國大陸、日本與其他亞洲國家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正逐漸成形,範圍更大的「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也可能在今年或明年達成協議,中、日、韓自由貿易協議的談判也在積極進行中,反觀台灣的進度是「嚴重」落後。

「台灣過去主要靠商品出口帶動經濟成長,但自由貿易協定洽簽的進度落後,已對台灣的出口表現產生負面衝擊。」高仙桂說,簽署兩岸服貿協議對促進兩岸的貿易有極大助力,更為加入RCEP、TPP多了談判籌碼。

但國內民眾普遍擔心陸資挾其資本優勢,近而壟斷特定服務業市場,或以低價競爭搶奪市場,高仙桂認為,陸資企業來台仍須遵守我國法律,若屆時真的發生削價競爭、壟斷市場等情事,可用公平交易法進行規範。高仙桂強調,陸資企業來台仍須依法雇用台灣員工,付出的各種成本與台灣企業無異,因此呼籲民眾,無需太過擔憂大陸企業會對國內民眾就業產生負面影響。

經濟部次長卓士昭在公聽會上也表示,過去半世紀以來,台灣從農業社會快速走過工業化,並進入以服務業為主的就業型態,整個發展的最重要推手就是「持續對外開放」,也認為服貿協議不只有利於大企業,更是中小企業「一展身手」的絕佳機會,他舉85度C、麗嬰房為例,皆在廣大的中國市場支持下,得到良好發展。

此次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中,大陸開放80項、我方僅開放64項,且大陸開放的幅度也較大,卓士昭強調,當服務業受到貿易自由化影響時,經濟部已彙整各單位的輔導資源,針對製造業、服務業共計982.1億元的輔導經費,對衝擊已有配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