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新聞以深度報導、極簡閱讀精神,每日提共25則國內外重大有益之新聞,獨漏煽色腥、八卦、個案新聞。(每周五、六休假)
藝人溫昇豪近期除了拍片外,空閒時間不忘投身社會,積極參與台灣各式公益活動。7日他穿著白T,容光煥發出席創世基金會功德筒造勢活動,他提醒大家在做善事的同時,也反思自己的人生是不是並非想像中的困難,「改變自己...
中學生若積極參與體能活動及體育競技,有助降低青年時期罹患憂鬱症的風險。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團隊日前發表於《青少年健康期刊》的研究,調查853位12至17歲的中學生,在校期間參與籃球、田徑、足球、角力、...
濫用迷幻類藥物者描述的「飄飄欲仙」、「如在夢中」等狀態,並非只是一種感覺;研究證實,迷幻藥成分「裸蓋菇素」會使大腦出現類似「作夢」的反應,因而產生各種幻覺。 裸蓋菇素是「迷幻蘑菇」的主要成分,人類在...
3款手機的內建應用程式有缺陷,恐導致個資外洩。行政院消保處7日說,包括HTC New One、Samsung Note 3或Sony Xperia Z智慧型手機,出現程式問題,業者雖已全數改善,但未更新軟...
「浣熊已轉為強颱,但外圍環流的影響無助降溫。」中央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鄭明典說,浣熊颱風的路徑相對規律,今明兩天颱風外圍環流最接近台灣,但7日上午根據氣象局氣溫顯示,新竹地區已出現36.4度的高溫,淡水也有...
Google宣布今年7月起,將不再受理色情相關的廣告刊登,對此,基督教團體及牧師皆欣慰說:勝利的一天終於來臨。 Google在今年3月,曾宣布廣告搜尋關鍵字服務(AdWords)將禁止色情內容的廣告...
中國在全球的經貿自由化逐漸扮演要角!在本週的WTO會議,中國即將與美國及歐盟展開環保貨品的自由化談判,並與美國在科技產品外貿取得共識。據報導,中國也放棄了新興經濟體所能享有的「特別與差別化待遇」,不再一味...
澳洲男星梅爾吉勃遜最近獲得第49屆「卡羅維瓦利國際影展」的「終身成就獎」殊榮,卻惹來多個猶太團體同聲反對。 卡羅維瓦利國際影展每年6、7月時在捷克舉行,是東歐規模最大的電影節;包括奧斯卡影后海倫米蘭...
身為金屬樂「宗師」的英國樂團「黑色安息日」主唱奧茲奧斯朋,早已決定終其一生都要維持「硬漢」的尊嚴,「我告訴我太太,如果我因為中風而癱瘓了,就把呼吸器的插頭給拔了吧!」他說。 奧斯朋日前接受《鏡報》訪...
台灣幼教師人才紛紛往國外流失,有證照的幼教師也大多投向國小教育。幼教系教授表示,公立教師缺額少,台灣幼兒園無論公私立又都工時長、薪水低,「把幼教師當保母」,加上「廢幼教師」聲音四起,許多幼教師只要一有機會...
在台境外大專生(含陸生)的人數逐年增加,其中,僑生及港澳生過去雖是境外生的主要來源,但101學年度卻退居第2,陸生一躍成為境外生來源的最大宗。教育部國際司司長邱玉蟾與清大物理系教授王道維都認為,國際交換生...
夏季到來,各地的原民豐年祭也將盛大登場,但原住民的祭典究竟是否歡迎遊客觀光?花蓮幾名部落代表受訪時均表示,歡迎外地人共襄盛舉,但應遵守祭儀規範。立委簡東明則認為,在維護文化為前提下,讓部落多與遊客交流,也...
年輕人的聲音,政府聽見了嗎?教育部青少年發展署5日舉辦青年政策論壇,吸引200多位青年參加。各組討論議題包括,國內媒體不重視國際新聞、農地汙染嚴重,古蹟文化、文創產業的發展限縮、以及青年求職面臨的困境。台...
中研院院士互選制度是「近親繁殖」?中研院院士選舉產生5名新科女院士,也產生首位戲曲院士曾永義和企業界院士林本堅等生。前國科會副主委、中研院研究員孫以瀚建議,未來不妨採納學術機構或團體的提名,以拓寬提名人選...
伊拉克激進組織「伊拉克與敘利亞伊斯蘭國」(ISIS)日前在網站上公開一則影像,片中身著黑袍、黑頭巾者,在莫蘇爾市內的清真寺向群眾講道,此人被認為即是該組織首腦阿布巴克‧巴格達迪。不過,伊拉克官方卻質疑影片...
氣溫居高不下,小心各種「熱急症」。振興急診科主任陳振德受訪時表示,近期急診患者多以脫水導致電解質失衡的熱痙攣,或血液因散熱流往四肢造成的熱暈眩等輕症為主。亞東急診部主任蔡光超則指出,熱衰竭患者適度補充水分...
恐怖主義橫行,就連伊斯蘭世界也痛恨到極點。好萊塢電影帶給觀眾「穆斯林比較好戰」的錯覺,伊拉克遜尼派恐怖組織ISIS的激進作風,更加深個刻板印象。然而,根據美國「皮尤研究中心」的調查,多數穆斯林同樣痛恨恐怖...
日本鬆綁「集體自衛權」,許多人樂觀地認為,因為中日間的矛盾,將促成「日版台灣關係法」。然而,了解日本事務的前國安會前副秘書長楊永明5日表示,由於日本不承認台灣主權,倘若台海發生衝突,日本不可能出兵相助,台...
「世代間的歧異愈來愈難化解,」PChome董事長詹宏志6日說,如果「大人們」還是將年輕人當成小孩,僅提供表面的場合讓他們發表意見,而非真正有權影響決策,歧異會不斷加深;他也說,上一代若不懂得改變語言,讓下...
英國牛津大學一份研究指出,難民生活並非如一般想像,需要長期依賴人道救援,侵蝕收容國既有的社會資源。若外界能提供各項資源幫助自立,難民也會追求生活秩序,自主建設下水道、電線杆等公共設施,並發展出小規模的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