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敘利亞政府軍正重啟東阿勒坡省的撤離行動,在聯合國方面,法國和俄羅斯19日也宣布要部署100多名觀察員監控撤離行動,以確保居民安全。根據敘利亞人權觀察組織(SOHR)的統計,這波撤離行動約疏散4000人,包...
約旦知名觀光大城卡拉克(Karak)18日晚間驚傳多起槍擊案,維安部隊在攻堅行動中擊斃4名槍手。約旦公共服務總署(PSD)表示,接連發生2起槍手與警方駁火的事件後,有4名槍手進入著名觀光景點「十字軍古堡」...
川普當選總統後許多加州人喊出「脫美」,雖然川普14日曾與眾多矽谷巨頭進行科技會談,但推動「加州獨立運動」的組織仍不改決心,18日宣布莫斯科使館正式成立。主席馬里內利強調,加州身為世界第六大經濟體,經濟實力...
美國大選結束後,各國媒體都緊盯準總統川普的言行、搶當風向球,但也有人心繫即將卸任的歐巴馬,以藝術創作回顧他在白宮時的近3千個日子。現年52歲的紐約非裔藝術家羅伯‧普魯特參考歐巴馬歷年來的新聞影像,繪製出一...
紐西蘭內閣大風吹!紐西蘭總理比爾•英格利希在上周接替閃辭的前總理約翰•基的職務後,對內閣職務進行重組,這次改組是為了穩定政局,並為明年中的國會大選做準備。若英格利希成功地帶領國家黨贏得國會大選,國家黨將進...
科技產品帶來便利,卻也可能是災難的化身。有外國媒體製作2016年度「科技大失誤排行榜」,宛如手榴彈的三星手機毫無疑問地榮登冠軍,向以精緻品質聞名的蘋果手機與筆電竟也上榜,其他還包括網站掛點、空拍機電力不足...
美國學者都認為,15日美國無人水下載具遭中國扣押一事應不是偶發事件,而是藉機測試川普的反應。針對此事,美國已經透過外交途徑進行抗議與交涉,最後在17日和中國「取得共識」,中國將交還這架無人載具。英媒《BB...
川普尚未就任,但德國對其外交政策已是緊張萬分。德媒17日揭露,德國總理梅克爾將派出外交及國安事務顧問克里斯托弗‧豪斯根與川普團隊見面。由於德國及多數歐盟國家對俄國皆不抱好感、甚至已延長對俄制裁,因此豪斯根...
委國經濟崩盤,國內民生物資短缺,不少民眾越過邊境試圖進入哥倫比亞找尋食物、藥品。總統馬杜洛17日緊急宣布,廢鈔政策將延後至明年1月2日再上路,並會持續關閉與哥倫比亞和巴西的過境點。委國政府日前無預警宣布從...
儘管在野黨極力阻撓,日本眾議院仍於15日正式通過規劃多時的博弈法案。為了防止國民成癮與造成社會問題,在其他配套法案通過前,日本短時間內並不會再有賭場出現。NHK民調亦顯示,大多數的日本民眾目前並不支持賭場...
氣候暖化越來越嚴重,連青藏高原也淪陷。過去地質相對穩定的青藏高原西部,日前驚傳發生2起大雪崩,據科學家推論,當地氣候溫度升高讓融水出現是主要元兇,而且隨著氣候變遷不斷出現,未來類似意外恐將越加頻繁。 ...
中國南海人工島上增設防空武器,美國智庫14日公布分析報告指出,中國下一步可能會部署戰鬥機。華府「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學者波林分析,中國正為了南海可能發生的戰鬥作準備,而習近平9月才向美國承諾的...
猶太人的教育程度在全球主要宗教團體高居第一名,而穆斯林和印度教徒的平均受教年限則敬陪末座。美國獨立智庫「皮尤研究中心」根據151國的人口普查和調查數據發現,全球25歲以上猶太人接受正規學校教育的年限平均是...
印尼首位基督徒華裔省長鍾萬學爭取明年 2 月連任,卻遭反對者以可蘭經經文攻擊,當他指摘對手利用可蘭經愚弄選民,竟掀起軒然大波,被指控侮辱伊斯蘭教,並觸犯刑法。案件昨日開審,一旦罪名成立,鍾萬學恐遭判最高5...
被圍城近半年的阿勒坡,終於被敘利亞政府收復了。敘利亞政府13日與反抗軍達成終戰協議,接續將疏散反叛軍離開。4年內戰造成數十萬人死傷,原本繁榮的古城阿勒坡面目全非,更製造了大量難民逃往歐洲。 烽火連年...
香港打工族工時長,但花在上下班的時間也不短!雖然香港是彈丸之地,但有21%香港人每日有超過兩小時花在上下班的車程上。由於香港鐵路站數較其他大城市少,加上商業區集中在港島,因而令居住在新界的市民,每天不單要...
決定下屆香港特首誰屬的選委選舉,11日完全投票,結果在12日下午全數公布,香港泛民主派成績超出預期,奪得最少325席,佔議席比例逾兩成七,較上屆議席大增六成,並在其中8個專業界別中,取得100%得勝率,亦...
香港特首選舉選情出現了極戲劇性發展,選戰忽然明朗化。一直被認為正雄心壯志尋求連任的特首梁振英,9日下午三時半突然宣布因家庭理由不爭取連任;至於一直未表態、但被認為甚大機會參選的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12日公...
氣候變遷議題正受到全球關注,各國無不積極採用再生能源以減少對石油的依賴,而風力發電即是可行方法之一。英國愛丁堡大學最新研究發現,當地發展風力發電後,省卻多達3,600萬噸溫室氣體排至大氣中,並滿足英國的電...
波蘭13日為共產戒嚴令實施35周年舉行紀念活動,執政黨黨魁Jaroslaw Kaczyński在首都華沙致詞時保證,會為戒嚴時期的受害者伸張正義。然而,新政府上任以來卻因推動許多爭議法案,屢遭批評。上萬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