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國會通過新法,性騷擾罪犯最高可判4年徒刑,並處以最低工資50倍的罰款,國會同時修改了與新法牴觸的家庭暴力法。聯合國婦女署黎巴嫩辦公室和聯合國黎巴嫩特別協調人都推文表示歡迎,認為新法提升了黎巴嫩的女權...
日本安全領域人員嚴重短缺,為了填補人力缺失,將大量引進AI、無人機、4K攝影機等技術,目前已有醫院使用「AI警衛」接待訪客,另有監獄使用無人機巡房,相關領域人員表示,4K、人工智慧和5G將成為日本安全領域...
你可能聽過熊或蝙蝠等動物會冬眠,但大概從沒人想像過這會發生在人類身上。考古學家在西班牙北部的阿塔普埃爾卡山挖掘出尼安德塔人的遺骸發現,其成長情形每年都會有數個月的中斷,與具有冬眠習性的生物相似,透過休眠減...
英國今年冬季強風多,風力發電再創新猷。在強風優勢條件幫助下,上周五18日英國風力發電佔當天發電量高達4成,也創下新紀錄。英國也計劃在東海岸建設全球最大的風力發電廠,預計2026年完工,屆時全運轉後,將可發...
每逢12月到隔年3月,許多日本家長就會開始為中小學階段孩子尋覓理想的升學補習班。今年在新冠疫情下,實體補習班受到衝擊,「純網路」補習班成為補教業求存發展的重點,主打「一對一視訊」、「雙向即時互動」的課程,...
埃及打壓自由,擅自逮捕人權組織成員,歐盟將以經濟制裁來迫使其正視問題。埃及總統阿卜杜勒因壓迫人權擁護者遭到國際撻伐,有人權組織的成員被以恐怖份子名義逮捕入獄,並遭到刑求。對此埃及政府全盤否認,並反指責歐盟...
歐洲多國周日相繼宣布,禁止從英國起飛的航班進入,此舉是因各國境內陸續發現從英國開始出現,傳染力較原先高出70%的新冠變種病毒。而英國近日也祭出「第4級」的限令,倫敦等地民眾只能待在家中過聖誕,綜合期限將至...
美國總統川普不到最後一刻絕不放棄,他的陣營在20日表示,他們將會向最高法院提出上訴,試圖推翻11月3日的美國總統大選結果,他們認為賓州計票有問題,應該將選舉人票給川普。但即便拿下賓州20張選舉人團票也不足...
德國與芬蘭20日宣布,將接回23位在敘利亞的國人,他們過去涉嫌加入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後來IS雖已解散,許多歐洲國家並不願意將他們接回家,但德國與芬蘭近日表示,基於人道考量,願意將一些婦女、小孩接回...
緯創位於印度的代工廠因遲發工資和工時管理不當引發員工暴動,不僅造成廠房設施、產品等數百萬美元的損失。蘋果官方也發表聲明表示,在緯創改善印度廠區狀況前,不會再下新訂單,虧損持續擴大,讓外界對印度「潛力無窮」...
亞美尼亞總理尼古拉.帕辛揚台上演說哀悼犧牲的士兵,但台下要求他下台的抗議聲不斷。總理帕辛揚19日領導為期三天的哀悼遊行,以紀念在與亞塞拜然武裝衝突中犧牲的將士,不過場下有多達2萬名抗議民眾要求帕辛揚下台,...
英國專家預測明年全球均溫雖在反聖嬰現象的影響下將會較今年降低,但仍會在工業革命後升溫幅度的排行榜上名列第六。顯示暖化對環境的影響,仍是必須重視和迫切處理的問題。 ##反聖嬰助「退燒」 《[金融時報...
國際原子能總署將派遣監測小組前往日本福島,協助解決日本福島含氚廢水的問題。日本核廢水目前儲存於福島第一核電廠內,預計2022年夏季達到儲存量極限。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總幹事格羅西日前宣布,IAEA將...
疫情導致學校被迫關閉,恐讓中低收入戶的學童從此無學可上。以美國為例,歷經半年多的疫情,中小學即將迎來新學期,但統計發現,參加秋季入學的學生,數學科目比預期少了33%,閱讀則少了13%,且大多數都是非白人的...
曾榮登美食大國法國第三喜愛食材的北非小米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北非小米是北非很常見又特殊的食材,過去阿爾及利亞與摩洛哥曾為了它的申遺權,而發生衝突。近日阿爾及利亞、摩洛哥放下歧見,與突尼西亞和茅利塔尼亞共...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警告,衣索比亞北部提格雷區的數百萬名兒童,因為當地動亂,無法獲得救援物資,已陷入人道危機。衣索比亞是非洲人口第二大國,聯合國難民署統計,政府軍與提格雷人民解放前線(TPLF)從11月初以來...
WHO在16日警告歐盟,歐洲接下來的疫情難以降溫,各國民眾在耶誕假期最好都要戴上口罩,以避免群聚。對此,歐洲各國也祭出關閉餐廳、限制聚會人數等措施。另外,WHO也終於決定派遣專家前往疑似新冠疫情的起源地中...
飛機廁所病菌多,中國呼籲空服員穿尿布防染疫。疫情肆虐下,大眾運輸業都有相關的因應措施來保護員工和乘客的健康。中國民航局上月底針對疫情發展,更新了飛安指引,其中一項內容建議:空服員可以穿戴尿布以避免使用機內...
「感謝上帝為人類賜下和平的禮物!」美國總統川普日前與第一夫人梅蘭妮亞在白宮發表聖誕節演說,他在演講內容提到,2千多年前耶穌的誕生不僅讓人與上帝關係再度和好,也為後代的世人帶來希望,這才是紀念聖誕節的真正意...
日本育兒津貼擬改制,恐引發「離婚潮」?日本以育兒津貼方式鼓勵國民生育多年,最近,首相菅義偉預備以年收入為標準限縮請領資格,引發不少反彈。民眾認為,這等於變相懲罰許多必須兼顧工作、育兒的家庭,夫妻倆努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