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即時新聞

寰宇

輕工業缺乏大品牌 中國要推研發

呂翔禾 2022/01/11 14:01

內部管理限制重重的中國,真的能推動產業創新嗎?中國工業與信息化部門10日推出《十四五智能製造發展規劃》,希望能推動輕工業製造更多創新的產品,並於2025年誕生全球知名的大品牌。該官方文件表示,物聯網、AI...

捍衛個人自由 歐陸掀反疫苗抗戰

簡嘉佑 2022/01/10 14:44

法國、德國與奧地利最近都有數萬名群眾踏上街頭,抗議政府日漸嚴格的疫苗政策!法國有超過10萬人踏上巴黎街頭,高舉「自由」的標語,抗議法國政府強制規定民眾進出大眾場所前,需要進行完整疫苗接種;而德國政府考慮替...

美對俄態度轉變 盼降溫飛彈危機

林志怡 2022/01/10 13:13

美國對俄國態度出現轉機!美國官員透露,對於未來的歐盟與俄國衝突,美國的態度將有轉為溫和,願意與俄國溝通、限制本身與北約在東歐的軍事佈局,希望藉此減少俄國在烏克蘭部署飛彈的可能性,但若俄國仍強勢入侵烏克蘭,...

快餐習慣影響腸道環境 誘發免疫疾病

林志怡 2022/01/10 13:12

越來越多人受到自體免疫性疾病所苦,研究揭露成因與西式快餐飲食有關!英國獨立研究小組指出,在過去的幾十年間,人類遺傳基因改變有限,但外部環境產生變化,與缺乏特定營養的快餐飲食文化,使腸道關鍵微生物失調,增加...

全球400測站創高溫 北極暖化頻閃電

林志怡 2022/01/09 15:27

2021 年充滿了暖化警訊,全球超過 400 個氣象測站出現破紀錄的高溫,北極閃電發生次數大幅增加,引發專家擔憂。氣象學家埃雷拉指出,造成 2021 年一連串高溫的關鍵事件是 6、7 月期間發生的美西熱浪...

鋰電池回收困難 超音波技術成效佳

2022/01/09 13:51

世界僅5%的鋰電池被回收處理!隨著運具電動化的趨勢,鋰電池的需求也逐漸提高,但鋰電池複雜的構造導致回收困難、昂貴的鋰礦開採成本,都成為綠能轉型的阻礙。對此,學者團隊正開發超音波技術,比起傳統方式,可回收超...

韋伯望遠鏡部署完成 探索宇宙極限

呂翔禾 2022/01/09 13:51

人類觀測太空可以看得更遠了!NASA在8日完成了新型韋伯太空望遠鏡所有鏡片的設置,總計花費了100億美元,觀測距離比著名的哈伯望遠鏡還要遠,未來將會開始進行光學校正與儀器測試。過去哈伯望遠鏡就曾發現許多宇...

香港新聞自由凋零 難以監督中國

2022/01/09 13:51

世界不僅失去香港媒體自由,更失去監督中國的「窺孔」!隨著蘋果、立場新聞與眾新聞陸續關閉,香港獨立媒體的數量正快速減少。但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則堅持,香港仍有新聞自由,是「這些媒體自行選擇關閉」。然而,香港實際...

柬埔寨首相訪緬甸 尋政變危機解方

呂翔禾 2022/01/09 13:51

柬埔寨反對用西方制裁的方式解決緬甸問題!柬埔寨外交部8日宣布,首相洪森本周出訪緬甸時,不會與被關押的全民盟領袖翁山蘇姬會面,並打算以「不同的方式」協助解決緬甸政變危機,但外交部並沒有透露相關細節。緬甸政變...

北韓疑試射導彈 日、韓緊張紛譴責

林志怡 2022/01/06 16:14

北韓發射自去年 10 月以來第一顆導彈、並落在日本海海域,引發南韓與日本的譴責。然而,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年末演說時曾強調,北韓 2022 年面臨「偉大的生死鬥」,會繼續加強其防禦能力。專家擔憂此一立場將導致...

美、俄會議將啟 美國務卿說重話

2022/01/06 15:59

「緩和緊張局勢」與「繼續保持威嚇」俄國二選一!針對俄國與烏克蘭邊境的緊張局勢,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於5日強調,如果俄羅斯不減輕對烏克蘭的壓力,美、俄下週的日內瓦會議將不會任何進展。他說,如果俄羅斯選擇強硬進攻...

英能源政策補助民眾 供應商活不下去

簡嘉佑 2022/01/06 15:53

隨著國際能源價格飆漲,英國政府積極提供民眾能源帳單減稅、限制能源價格上限等補助措施,導致能源供應商不得不自行吸收因此上漲的成本,卻可能面臨破產的命運。能源業界於5日能源行業會議上呼籲,政府若直接補助能源公...

貪污又挑撥族群 美國決制裁塞族領袖

呂翔禾 2022/01/06 15:47

國家領導人居然想毀掉自己國家?美國5日宣布對波士尼亞的塞爾維亞族領袖多迪克進行制裁,原因是多迪克不僅貪汙、還鼓動族人反抗波士尼亞族的統治。波士尼亞(由波士尼亞、塞爾維亞與克羅埃西亞族組成)在南斯拉夫解體後...

哈薩克爆發抗爭 總統求助俄國平定

呂翔禾 2022/01/06 15:19

國內抗爭居然要其他國家幫忙鎮壓?哈薩克5日爆發大規模示威活動,民眾上街抗議燃料價格大漲,由於國內警力難以支撐,哈薩克總統托卡葉夫希望由俄國主導的「集體安全條約組織(CSTO)」出兵協助鎮壓。哈薩克長年來都...

Omicron疫情增溫 各國搶購口服藥

林志怡 2022/01/06 15:19

Omicron 國際疫情增溫,美、韓等國紛紛加購新冠肺炎口服藥輝瑞 Paxlovid 與默沙東莫納皮拉韋。南韓疾病控制與預防機構(KDCA)指出,目前已和輝瑞簽約,預計總購買量將達到百萬份;美國總統拜登則...

疫情加國際抵制 中國勉力辦冬奧

簡嘉佑 2022/01/05 17:14

疫情、外交抵制雙重夾擊,中國仍信心舉辦冬奧!中國不滿國際上的外交抵制,認為是美國的「政治操作」。而針對國際再度升溫的疫情,中國當局將進行「隔離泡泡」的政策,所有與冬奧相關的工作人員於4日起,都禁止與外界接...

海藻包裝可食用 不佔土地更環保

簡嘉佑 2022/01/05 16:36

可食用塑料的原料再添海藻一名生力軍!過去就出現以農產品為原料的可食用塑料,而英國公司Notpla將以海藻為原料製作出薄膜包裝,取代一次性塑料。該公司設計總監辛巴拉表示,海藻不僅生長迅速、還不與農作物爭地,...

貧困與思鄉 令脫北者又逃回北韓

林志怡 2022/01/05 16:31

從南韓「逃回」北韓,脫北者在南方面臨生存困境!日前一名兩年前逃離北韓的男子再度跨越南北韓邊界、自南韓進入北韓,引發各界譁然,南韓官員也揭露,其實脫北者到了南韓,生活也不見得會改善,且數據指出,約 56% ...

經濟頹勢緊急 土總理3年來首訪沙國

呂翔禾 2022/01/04 16:08

為了國家生存,土耳其總理艾爾段3日透露他將於2月訪問沙烏地,這是3年來艾爾段首次訪問沙烏地,由於2018年土耳其華郵記者卡舒吉在沙烏地駐伊斯坦堡使館遭謀殺,讓艾爾段非常不滿,沙國與土國的關係也急轉直下。不...

AI重現大師遺作 《哲學》死而復生

簡嘉佑 2022/01/04 15:56

畢卡索、克林姆與林布蘭等藝術大師的遺作,將透過AI重出江湖!畫家克林姆風格轉折的關鍵作品《哲學》,在1945年被燒毀,僅存黑白照片,AI技術透過參考藝術史資料與相關作品,重建出彩色版的《哲學》。但成果卻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