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台北報導】「拼裝電動車常出意外,但中央沒有統一指引,恐讓消費者求償無門!」綠委李坤城、林月琴2日召開記者會,呼籲交通部制定全國統一指引,納管拼裝電動車等「其他慢車」,且需要包括車輛安全、保險等規定。對此,交通部運輸監理司副司長胡迪琦表示,各地慢車因地制宜、狀況不同,會在2個月研議相關規定。
各行其是缺乏保障
李坤城表示,暑假民眾常常會去觀光區旅遊,便會乘坐拼裝電動車,但近來新竹南寮漁港的事件,讓各界擔心若拼裝電動車出意外,由於中央授權地方政府制定自治條例管理,但多地並未主動設置下,拼裝電動車的安全、駕駛限制與保險等問題無法可管,希望中央能制定統一指引,供地方政府立法參考。
同黨立委林月琴強調,近年來電動輔助自行車等慢車的傷亡成長1倍,個人電動載具更是3倍,若沒有法源依據納管,未來恐衍生不少消費與賠償爭議。她強調,目前《道交條例》第69條是授權地方政府處理,可目前僅有彰化、宜蘭、高雄、屏東、金門與台東等縣市針對慢車有設立管理辦法,且各地標準不一,民眾恐無所適從。
2個月研議指引
對此,交通部運輸監理司副司長胡迪琦回覆說,由於拼裝電動車等慢車具有因地制宜的特性,區域很小很難跨境騎乘,因此授權地方政府制定管理規定。針對南寮漁港的案例,交通部也已要求新竹市政府制定管理條例,而竹市府目前也表示已經研議中。
行政院消保官梁明圳則說,如果因為車輛安全性問題導致事故,依照《消保法》,業者都要負損害賠償責任,也希望交通部能協調各地制定相關規範,保障消費者權益。金管會保險局專委王綺華表示,拼裝電動車有保險,但並非強制納保;最後,李坤城要求交通部2個月內研議怎麼處理,胡迪琦也允諾儘速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