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光同塵:一位外交官的省思》

醒報編輯 2025/06/30 18:36 點閱 76 次

《和光同塵》是一名外交官的故事,也是對台灣國際關係與國內政治的歷練紀錄。台灣外交官因歷史因素,需面對更為艱鉅的處境,熟知其中甘苦的李大維指出:「身為中華民國的外交官,沒有悲觀的權利。」

李大維回首投身外交事業的起點,從留學美國時任駐美代表處諮議,回台後,歷任外交部各層職務及新聞局長,後任駐歐盟、美國、加拿大、澳洲代表,再回國任外交部長,又任國安會祕書長、總統府祕書長。這漫漫長路也是中華民國一世代的外交記憶。

「美中建交了!」與華府的深深淵源,始於這句響徹天際的呼喊。

記得是星期五,學校期末考的最後一天。晚上和幾個美國同學到酒吧喝啤酒聊天,突聽一位同學高聲叫喊,抬頭,電視裡卡特總統正發表演講,字幕閃現我們最不願見到的消息。

美中邦交「正常化」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五日,美東時間晚上九點,台北時間十六日早上十點,美國總統卡特(Jimmy Carter)宣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與台灣僅維持經濟、文化及其他非官方關係。這對所有台灣人民而言,是刻骨銘心、悲痛激憤的一刻。自一九五四年起的《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則依第十條,於一年後終止,駐台美軍將在四個月內撤離。

其實,美中兩國尋求邦交「正常化」,正式建立外交關係,是遲早都要發生的事,卡特的宣布並非全然意外,從一九七一年時任國家安全顧問季辛吉(Henry Kissinger)密訪北京,隔年美國總統尼克森(Richard Nixon)訪中,並發表《上海公報》的連串發展皆可預見。

即便如此,中華民國政府、民眾皆希望此事能拖就拖,然而卡特總統宣布的內容、條件,可說是完全接受中方三條件,即終止與中華民國官方外交關係、廢除《中美共同防禦條約》、撤出所有美國在台軍事人員和裝備。蔣經國總統、全國民眾、海外僑民,皆同感悲憤、意外,同憂未來。

能做些什麼救國?

聽聞斷交消息後即刻趕回家,當夜,電話響不停,美國各地同學、台灣親友都在討論台灣的前途會怎樣?我們能做些什麼救國?一些大華府地區能聯絡上的朋友,也開始討論有哪些因應做法。

第二天早上,獨自駕車到華府,緩緩駛近白宮時,發現和我大學同屆、畢業於法律系,於喬治華盛頓大學(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攻讀法學博士的張大同正舉牌抗議。我加入他的行列,紅著眼對白宮怒吼,希望卡特總統能聽到,知曉美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並不如他所講的是「舉國歡欣」,仍有不同意見,隨後,人愈聚愈多。

如今回想,當時真是熱血衝動,但一切皆是如水就下,自然發生。我們在白宮外持續舉牌抗議數週,不知有多少台灣留學生、僑民志願參加,人潮不斷。

七位留學生愛國心

十二月三十一日,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前的下午,使館員眷、僑胞、同學們皆來到雙橡園,眾人齊聚參加降旗典禮,我也佇立其中,一同聆聽當時赴華府談判的楊西崑特使仿效麥克阿瑟將軍名言,語氣悲壯說道:「我們會再回來。」(We shall return.)

午夜十二時一過,因美國和中華民國不再有邦交,美國負責使館安全的警察巡邏車也撤離。在那個謠言傳聞沸騰、人心浮動的時期,聽聞將有親共人士午夜後攻陷雙橡園造就既成事實,我們七位留學生便手持棍棒、和著大衣,在冬夜沒有暖氣的大門玄關內過了一夜,幸而當晚無事平安。事後回想,是有些傻,但當時氛圍混亂,大家憑著一股愛國心,就這麼撩落去了。誰能想到,二十五年後,我竟經常在此做主人宴請賓客。

正式接任駐美代表

二○○四年七月二十四日,我正式接任駐美代表。

美國是世界政治權力的中心,是個人攻讀博士、成家、踏入外交志業的起點,對職業外交官而言,更堪稱是職涯最高峰。多年後重返華府,身上的責任更重,迎面而來的挑戰並不容易,因為陳水扁總統給我的首要重任,是修補台美間因二○○四年防禦性公投而倒退的雙邊關係並重建互信。

秉持外交人員的基本精神,抱持「出使四方,不辱使命」的態度,個人戮力以赴,絲毫不敢懈怠。抵任後兩個月,美國國務院亞太助卿柯立金(James Kelly)特別告訴我,中方外長李肇星和鮑爾(Colin Powell)國務卿不久前工作午餐時,大部分時間都在談台灣。李肇星外長火氣很大,多次提到我在華府活動太過積極,希望美方官員不要與我來往。我聽了以後,淡定回覆道:「這其實是讚美之辭啊!」

台美關係學術研究

其實,早在於美國求學時,我就常赴華府散心,且學術研究的主題便是台美關係。一九七九年二月六日開始,美國參、眾兩院外交委員會舉行一系列聽證會,我幾乎每一場公開的討論都參與。記得參院首場聽證會適逢華府隆冬大雪、地面積雪超過六十公分。

開車前往時,不慎在下交流道時轉彎打滑,衝入雪堆,所幸意外發生在白天,剛好有人開卡車經過,連人帶車被拖出來,否則後果難料。雖然初參與就發生了意外,仍雪雨無阻,經常往返維吉尼亞大學、國會之間。幾次聽證會後,與兩院許多外交委員會專業幕僚都成為朋友,國內各媒體記者也都知道有位留學生幾乎每場必到。

該年三月,我更進一步向指導教授冷紹烇報告,希望以《台灣關係法》作為博士論文題目。慈祥的冷老師立即答應。這部法律不僅是關乎兩國未來關係的法律基礎,更是我在超過四十年公職生涯中不斷運用的法寶。

不歡迎李大『偽』

駐歐期間,我曾為防禦性公投奔走、為可能的影響做準備,駐美之時,則直面它帶來的衝擊。

二○○四年總統大選前一日,陳水扁總統、呂秀蓮副總統在台南市區拜票時遭槍擊,兩人分別腹部、膝蓋受傷,防禦性公投依舊在二○○四年三月二十日與總統大選同日登場,陳、呂只以不到三萬票,僅○.二三個百分點驚險勝出,公投則以失敗收場,而國民黨在開票之夜隨即表示將提起總統大選選舉無效之訴,最後獲最高法院判決敗訴,陳總統順利連任。

自布魯塞爾搭機抵美,我們剛抵達杜勒斯機場,便一腳踏入宛若四個月前國內政情藍綠對立驟升的熱度之中,支持國民黨、親民黨僑胞組成的真相聯盟在外頭舉牌抗議,牌子上甚至還寫著:「不歡迎李大『偽』」。

國內政黨惡鬥延伸出國門,在海外上演,而接機的同仁及美方人員並未提前知會現場狀況,最後由美方安全人員護送離去。我當時即決定直往駐美代表處,與同仁開會共商未來做法。

「知美派」專業外交官

抵任第二天,首度和美國國安會亞洲事務資深主任葛林(Michael Green)、中國港台事務主任韋德寧(Dennis Wilder)會晤,積極加強台美溝通與互信。

我轉達陳總統諭示,表示穩定兩岸關係是未來四年政府要務,且會於兩任就職演說的基礎上改善兩岸關係,不會尋求台灣獨立,但也不可能接受北京的「一中原則」。

除了釐清台灣並非尋求獨立和對「一中政策」的態度,關於憲政改革議題,我轉述陳總統指示,此案將依據憲法程序進行,須經立法委員四分之三多數通過,若美方可以協助勸阻北京當局,不要在國際打壓我國,務實面對陳水扁政府,自然有助安撫國內對憲政改革的不同意見。

至於雙邊經貿,我告訴美國國安會,希望可儘速回覆TIFA(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談判,進而就台美自由貿易協定(FTA)展開協商。美方隨即表示會呈報此重要訊息給小布希總統,也表示了解陳總統為難之處,但安撫執政黨內的不同意見是國家領導人職責,這不應成為修改、變更政策的藉口。

待談話事項告一段落,葛林展現十足誠意,提供了白宮戰情室(Situation Room)的直撥電話號碼,表示若有緊急事件可即時聯繫。最後,他們對我說,歡迎一位「知美派」專業外交官使美。(宇欽/輯)

《和光同塵:一位外交官的省思》
作者:李大維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其他書訊:

《失控的焦慮世代》
作者:強納森.海德特
出版社:網路與書出版

《失控的焦慮世代》揭露的不只是Z 世代的脆弱、焦慮、玻璃心,更提醒了我們這代父母、教師(多半是五、
六年級)與社會,到底給了孩子們怎樣的世界?

該放手的時候不放手。

另一方面,長輩該負起責任管教的時候,卻讓手機與社群媒體宰制了尚未成熟的兒少。

我們造成了這個焦慮世代,如今怎樣亡羊補牢?

在《失控的焦慮世代》書中,社會心理學家海德特探討以玩耍為主的童年逐漸沒落、以手機為主的童年抬頭
的趨勢,並歸納出為什麼智慧型手機、社群媒體和大型科技,成為全世界青少年心理健康崩潰的主因。

《神奇西芹汁》
作者:安東尼‧ 威廉
出版社:方智

最簡單的食材,最強大的療癒力量,預購即登上Amazon暢銷百大,掀起全球飲用西芹汁風潮!

重拾身心健康,你只需要這一杯!

引發美國超市西洋芹全面缺貨!簡單又立刻見效,療癒見證無數的西芹汁!

世界各地正興起一股「一天一杯西芹汁,療癒身、心、靈」的全民運動!

當西芹汁的神奇效果越來越廣為人知,也引發更多人好奇:「西芹汁療癒法,究竟是從哪裡來的?」

西芹汁風潮正橫掃全球,安東尼帶起的這項運動,使世界各地無數的人恢復絕佳的健康狀態,著實令人欽佩。

西芹汁的療癒力量,改善了無數人的健康。

《她的名字叫安地斯.亞馬遜》
作者: 楊理博
出版社:寶瓶文化

「我總是幻想著與哪個爺爺奶奶不期而遇,被帶回家,擠在家徒四壁的小屋裡,一起生活、一起工作,分享一切。」

宛如台灣版《憂鬱的熱帶》走過安地斯、踏越亞馬遜,不是探險,是探心。

「我幻想自己像一棵植物,長出根系、抓住大地,以一顆赤心。」

一趟融入南美山林的無計畫旅行,現代世界遺忘的質樸與純真。

「爺爺在石磨上敲打著凍乾,奶奶到倉庫拿了幾隻羊腳丟進鍋裡,那裡頭就像濃縮的高原:羊駝、馬鈴薯凍乾;沙土、湖水、寒氣與陽光……」

2023 年,楊理博與伴侶帶著一只後背包,開啟一段長達八個月的南美之旅。

捐款成為醒報天使

由於熱心人與支持者的捐款,醒報的深度報導與客觀評論都是免費閱讀的,希望你也能加入「醒報天使」的行列,小額支持。我們會寄給您抵稅收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