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秘密會議》「當確信成為一種權力工具,我們是否還能追求信仰的奧秘?」我和宣亞禮拜天晚上去真善美看《秘密會議》,先說,非常推!這部電影關於教會政治、權力、信仰、人性的深刻探討。描繪了樞機主教如何在閉門會議中選舉新任教宗。
不僅僅是一部講宗教選舉的電影,我覺得核心其實在挑戰「確信」這個概念。當確信成為一種權力的武器,信仰是否仍能維持純粹?當懷疑被視為軟弱,是否反而讓我們失去追求真實的機會?
當政治滲入信仰
第一幕就是教宗的辭世,主角勞倫斯(話說Ralph Fiennes真的是一個非常棒的演員,但他也演佛地魔)被賦予舉辦閉門會議的責任,開始演繹一場名義上屬於信仰的工作,如何逐步演變成權力鬥爭(滿滿即視感)。來自世界各地的樞機主教齊聚梵蒂岡,表面上彼此親切問候,實則在暗地裡評估對手的弱點,尋找排除彼此在權力核心的方式。
確信之罪
在選舉開始時,勞倫斯講了一篇道。向所有人提出一個挑戰:「我最害怕的罪,就是確信。」
在信仰的世界裡,我們習慣將確信視為美德,將懷疑看作軟弱。然而,真正的信仰從來不是絕對穩固的,它是一場不斷擺盪於信與質疑之間的旅程。
教宗驟逝,主教勞倫斯需要管理遴選下一位教宗的過程。來自世界各地的主教聚集,各個區域派系拉票、結盟,展開一系列勾心鬥角。誰將會是下一任教宗?這場秘密會議充滿了謎團及猜忌。(傳影互動提供)
當教會選擇排斥那些提出問題的人,當權者害怕懷疑會削弱權威,我們是否已經忘記,信仰本身便是關於追尋與成長!「如果一個人對所有問題都有答案,那麼這正是上帝不與他同在的證據。」來自教宗方濟各說的。群眾的確信或許能為當權者帶來安全感,但也可能使組織變得封閉,不願再接受新的可能。
信仰不是維持的工具
電影中樞機主教有保守派、自由派,不斷在爭論教廷接下來該怎麼辦?該維持傳統還是改變,對於耶穌的事奉。祂並未廢除舊約律法,而是成全,他關懷瞎眼、瘸腿、寡婦,也有社會邊緣人、有權力的人。耶穌焦點從不是「應該維持什麼?」而是「接下來要做什麼?」,從海邊到城裡、到曠野、到湖邊,走進人家裡,一直走。
|任何人都必須接受懷疑就是信仰的一部分|
懷疑並不意味著崩解,也不要好像你被懷疑了,就會崩解,除非你真的犯罪怕被發現,如果這樣當然過去建立形象和Legacy會受影響,但也可能是救你的機會。
我想真正的信仰不是建立在絕對的確信之上(不要用聖經抓語病),而是在懷疑中仍願意選擇相信,在不確定中仍願意前行。共勉之。
《秘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