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務焦慮」將會是未來的全民現象。找到一個簡單有效、符合人性期待、實現理想生活又無痛的理財法,會是您最應該關心的焦點。作者傑西•麥查姆(Jesse Mecham)在本書將引導您回歸真正的優先事項上,把錢依序分配到你的必須支出和未來目標上,從根本上改變您對金錢及「錢能為您做什麼」的看法。他行之有效的方法——四個簡單的規則——將把資金管理從令人癱瘓的負擔轉變為強大的工具,讓你完全掌控自己的生活。
這套經過驗證的預算法已經改變了數十萬人的生活,教導他們如何掌控、調整金錢習慣、消除壓力、徹底擺脫月光族的命運、消除債務,並最終建立他們想要的生活。不要再浪費一個月的時間倒數發薪日了!你夢想的人生確實可以實現。這會是你讀過最有效且容易實行的個人理財指南,讓你終於可以體驗沒有財務壓力的生活,並轉變你與金錢的關係。
如果你正在讀這本書,那就表示金錢已帶給你某種壓力。
對一些人來說,那是令人想扯掉頭髮的壓力;對另外一些人來說,或許他們只是知道自己的財務狀況可以更好。無論是有焦慮恐慌感,或者只是覺得不太踏實,跟錢有關的念頭總是時時刻刻在許多層面擾亂我們內心的平靜。通常,我們甚至不會注意到這一點。
負擔得了這個嗎?
你可能在工作地點拿了個六美元的火雞三明治,站在收銀台前面時,卻想起家裡的冰箱還有一些現成肉片,所以你心想:「我應該早點起床自備午餐的。」你可能讀到一篇文章,內容說你這一代退休金存得不夠多,於是你心想是不是該多提撥一點錢到401(k)的退休帳戶。
你可能存錢想要裝修浴室,但還是擔心這是錯誤的決定,因為你的筆電快掛掉了、你的狗走路一拐一跛可能要就醫,而且大學學費越來越貴,讓我們所有人都在想,從現在到讀幼稚園的孩子上大學之前,我們是不是該三餐都吃豆子就好。緊繃的感覺重擊你的胸口,你的呼吸變得有點急促,但你只能把這些壓力塞進忙碌的行事曆中。
這一個個的小壓力其實全都在問同一個問題:我能夠負擔得了這個嗎?所謂的「這個」,可能小到跟朋友出去吃午餐,也可能大到在講退休生活。這個問題一天到晚都在糾纏我們所有人,無論我們是窮是富,我們總在想自己能不能買得起某些東西。
我應該嗎?
唯一可以跟「我能嗎」匹敵的金錢問題,就是它的邪惡表哥:我應該嗎?這有一部分是源自好勝的天性,但大部分是因為我們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麼。同事告訴你,他每個月都會為孩子的大學學費存一筆錢,所以你心想自己或許也應該這麼做;堂妹在Instagram上分享全家人精采的迪士尼之旅(只是重點短片而已),所以你就想:「我應該去度假嗎?」
「我應該嗎」永遠會回到「我能夠嗎」這個問題,讓焦慮感持續發酵。我們知道自己需要做點什麼,只是不確定到底要做什麼、何時要做或甚至自己做得到什麼。
此時,大部分的人都會感到癱瘓,最後什麼也沒做,原因往往有三個:我們沒有信心自己知道什麼才是最好的。太多選擇使我們無所適從,不知道應該相信自己的直覺、在電視上對著我們大叫的那個人,還是其他毫不相干的東西。
確立一套決策系統
我們沒有一套決策系統。這件事我會在整本書談到很多,但基本上就是我們需要確立一套系統來幫助自己決策。沒有這套系統,我們只是隨心所欲地花錢和存錢。
我們害怕面對真相。我們的財務狀況像一個黑箱。金錢飛進飛出我們的帳戶,但我們猜想一切應該沒事,畢竟餘額從沒有歸零,可是我們其實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也很害怕得知。
怎麼辦?有那麼多因素使你動彈不得,要如何打破癱瘓的狀態?這本書就是要幫你解決這個問題。我第一個、也是最大的建議或許能帶你跳出任何一個財務的死胡同:別再想錢。
錢為我做些什麼?
真的。因為這整件事根本和錢無關。好吧,確實跟錢有點關係,但是金錢不是重點,也不是終極目標。事實是,當財務使我們備感壓力,是因為我們不確定自己的金錢決定是否跟我們想過的生活相符。
我們需要問自己的問題不是「我能嗎」或「我應該嗎」,而是「我希望錢為我做些什麼?」回答這個問題,就能幫助我們應付無窮無盡的選擇、模仿鄰居的壓力,以及覺得自己就是不懂理財的癱瘓式恐懼。
「我希望錢為我做些什麼?」這個問題就像一種信念確認,能夠讓我們看見是不是自己的優先順序在驅使各種金錢方面的決定。如果知道我們希望錢為我們做些什麼,選擇就會變得沒那麼可怕,自信很快就會取代壓力。
不斷確認信念
我希望錢為我做些什麼?你花了這麼多時間工作、花錢、存錢和焦慮,是否曾經問過自己這個問題?沒有也請別擔心,大部分的人都不會這樣思考金錢,而且老實說,這個問題很難回答。
另外,答案會隨著時間改變是很正常的。所以,你才需要在每次做出金錢決定時,都不斷確認信念,這樣可以再次確定自己的優先順序,或打開眼界進行必要的改變。
讓我說清楚一點:「我想要什麼」跟「我希望錢為我做些什麼」是不一樣的問題。我不是要你寫下度假地點的願望清單。「我希望錢為我做些什麼?」這個問題是要你決定自己想過什麼生活,接著制定計畫,讓金錢幫你實現目標。
決定優先順序
假如你現在沒有過著想要的日子,那你希望怎麼生活?如果你的答案跟目前的現況天差地遠,不要擔心。只要想想什麼對你來說很重要就好了。或許你想要的生活是能待在家裡照顧孩子、每年到歐洲度假、重返校園或純粹減少賬單帶來的壓力,也有可能上述的一切全都是。不重要,重點是決定你的優先順序,然後制定計畫,實現它。
少了計畫,你會飄忽不定,希望人生有一天自動找到方向。這就好比上大學卻從不決定主修科目(或許你以前就是這樣),或者去超市買菜卻隨意亂拿架上的東西,希望這些能變出晚餐(或許你現在就是這樣)――這其實是很多人對待金錢的方式。
金錢在我們未多加思索的情況下來來去去,直到突然間,我們開始感到壓力,而且我們甚至往往沒有發覺自己在對金錢焦慮。一切都感覺難以招架。
想想要的是什麼
什麼是那個人生計畫?其實就是預算。沒錯,預算。你需要,我也需要,我們人人都需要預算,不管我們有多少錢(或根本沒錢)。你既然拿起這本書,大概已經知道這一點,但是預算這個概念可能還是讓你相當害怕。
如果你擔心預算太死板、侷限很多、過於嚴苛,那麼你應該從不同的角度看待預算。別再想你不能用自己的錢做到什麼(我負擔不了那趟旅行),也別再想你必須用自己的錢做到什麼(我得付清學貸)。
反之,想想你要的是什麼,然後從那裡出發。比方說:我想要帶家人去義大利;我想要過著沒有債務的生活;我想要聘請私人家教學義大利文。預算可以幫助你規劃這一切。
優質預算的美妙
我先前有提到,很多人在金錢方面的選擇上遭遇困難,是因為沒有一套決策系統。你的預算就是那套系統,這是根據你想要什麼來設計人生的工具。沒有編列預算,你就沒有辦法知道花費的優先順序。
你往往甚至不知道自己的錢到底跑到哪裡了。你可能因為負擔不了對自己重要的東西而感到焦慮,同時卻又把錢隨興花在其他事物上――儘管如果看見買了那些東西要付出的代價,你其實會很願意捨棄。這就是(優質)預算的美妙:它會讓你清楚看見自己的支出如何影響生活的其他層面。
或許義大利之旅好像超出了你的現況,但是同一時間,你不怎麼享受的外食習慣每個月卻花了你幾百美元。你的衣櫃可能塞滿衝動網購後鮮少拿來穿的衣物,但是學貸餘額卻又令你感到頭痛。
需要一個計畫
假如你在想自己到底有沒有哪天能夠買得起□□(請自行填空),你或許不需要看得比你以為的還遠。編列預算就是因為這樣才好玩、讓人充滿自由。沒有東西比得上刪掉無意義的花費、把錢用來存下曾經像白日夢的事物所能帶來的喜悅。想像一下,你的度假基金不斷成長、同時腰圍縮小(雙贏!),或者學貸漸漸消失、衣櫃也不再亂七八糟,那是什麼樣的感受。
金錢不再隨便流失後,你可以把它用來支持你真正在乎的事物,別讓它消失不見。預算可以讓你毫無罪惡感地花錢和存錢,因為你已經決定好你希望那些錢用在哪裡。這會幫助你用全新的角度看待金錢,使你永遠滿意自己的決定,無論你的決定是花錢或不花錢。
每個人的實際狀況都不一樣。仔細檢視你的支出之後,你或許會決定外食和網購對你來說的確相當重要,只是可能沒有存錢去義大利或付清學貸那麼重要。無論你決定什麼,你都可以找到方法資助對你來說組成美好生活的任何事物。你只是需要一個計畫。(宇欽/輯)
《YNAB,史上最簡單有效的個人理財預算法》
作者:傑西.麥坎姆
出版社:臺灣商務
其他書訊:
《全球競局,區域競爭與國際貿易的權力遊戲》
作者:孫聆軒, 林建
出版社:山頂視角文化
在經濟活動的全球化進程中,各產業的發展模式與價值鏈分工日益深化。本書詳細解析全球農業、能源業、製造業與高科技產業的供需分布,探討國際市場的貿易流向及產業轉移趨勢。隨著科技進步與生產模式變革,跨國企業的供應鏈戰略與產業布局不斷調整,對全球經濟影響深遠。
本書聚焦世界經濟地理,探討全球經濟活動的區域特徵與發展趨勢,涵蓋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整合、對外投資與全球價值鏈等議題。內容結合理論與實務,剖析不同地理環境對貿易的影響,並透過豐富資料與案例,呈現全球主要產業的供需與貿易結構。全書脈絡清晰,資訊詳實,適合國際經濟與貿易領域的學習與應用。
《川普2.0時代》
作者:朴鐘勳
出版社:高寶
川普歸來,全世界風雲變色!2024年,川普再度當選美國總統。沒有連任壓力的「超級川普」,將毫無顧忌地推動政策,顛覆全球經濟與地緣政治秩序。在川普2.0時代,唯有理解趨勢,才能化危機為轉機!
追蹤國際脈絡近30年的知名經濟專家朴鐘勳,深入分析川普2.0時代的政策,幫助讀者理解當前全球變局。無論是全球經濟、國際關係還是區域競爭,書中都提供重要的見解。
《一生都受用的客戶經營學》
作者:劉教授
出版社:橙實文化
這是一本一生都受用、所有人都該學會的客戶關係管理法。有好的待人處事態度,才能贏得同事與客戶的信任,提升同事(內部客戶)及客戶(外部客戶)的滿意度,建立個人品牌的正面形象,得到客戶的忠誠度,進而獲取財務績效及達成組織績效。
近30年的實務經驗,結合理論與實務的工具書,顧客的心理隨時都在改變,想要抓住動態的市場和顧客心理,就要學會互動行銷,也要學會建立個人品牌,讓你的工作與人生往上升級,擁有好的客戶關係也等於你的職場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