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遠側土壤乾燥 坑中蘊藏大量冰凍水

莊宇欽 2025/04/16 09:30 點閱 240 次
中國科學家分析發現,月球的遠側表面為乾燥土壤,每公克土壤的含水量估計不到1.5微克。(Photo by NASA on Unsplash under C.C License)
中國科學家分析發現,月球的遠側表面為乾燥土壤,每公克土壤的含水量估計不到1.5微克。(Photo by NASA on Unsplash under C.C License)

【台灣醒報記者莊宇欽綜合報導】月球兩側的水含量大不同,土壤坑中竟蘊藏豐富冰凍水!中國嫦娥六號去年完成人類史上首次月球背面採樣,調查發現月球的的遠側表面為乾燥土壤,每公克土壤的含水量估計不到1.5微克。然而,科學家強調,隕石坑中卻蘊藏著大量的冰,未來可形成珍貴的冰凍水。

月球土壤水含量低

Earth.com》報導,中國科學家近期針對從月球遠側表面帶回的土壤和岩石進行研究,發現月球遠側可能比始終面向地球的近側更為乾燥,然而,需要更多的樣本才能確認土壤乾燥的普遍性。研究人員指出,了解月球地函中的含水量有助於解釋月球的演化進程。

中國科學院研究員胡森表示,其團隊收到了5公克月球土壤樣本,並選取578個顆粒以利用電子顯微鏡進行詳細分析。對此,他們估計每公克土壤的含水量不到1.5微克,相較於月球近側的土壤,每公克土壤的含水量位於1微克至200微克之間,月球遠側的土壤處於乾燥狀態。

據報導,土壤樣本分析的重點是礦物顆粒,尤其是磷灰石(一種已知能捕獲氫的磷酸鹽礦物)以及稱為「熔融包裹體」的微小古代熔岩袋。如今,這項研究為月球探索貢獻新的科學觀點,即不再將月球視為極度乾燥,而是意識到月球地函中蘊藏著少量但意義重大的水。

冰凍水蘊藏豐富

美聯社》報導,中國嫦娥六號去年完成人類史上首次月背採樣,其從古老廣闊的南極-艾特肯盆地中挖出了火山岩和泥土,該盆地是太陽系中最大的撞擊坑之一。研究發現,南極-艾特肯盆地的撞擊可能將水元素吹到了近側,導致遠側的水資源枯竭,但也可能只是兩側的水量垂直分佈不均。

然而,月球遠側永久陰影的隕石坑中蘊藏著大量的冰,這些冰凍水可用於飲用、烹飪和製造火箭燃料。對此,美國太空總署計劃明年透過其阿爾忒彌斯計畫將4名太空人送上月球,最快將於2027年登陸月球南極附近,而中國則計劃在2030年前實現太空人登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