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烏戰爭到今年2月24日將屆滿3年。這場二次大戰後最大規模的戰火,如今出現了轉機,停戰露出曙光,因為美國總統川普2月12日與俄羅斯總統普丁通上電話,並約定在沙烏地阿拉伯會面,推動終止俄烏戰爭。
川普是停戰的推手
俄烏戰爭是在美國前總統拜登任內爆發。過去3年曾有若干國家出面調停,包括法國、德國、土耳其,甚至中共,但全都無功而返。如今美國出面,情勢截然不同。因為世人普遍認為這場戰爭,實際是美國為了削弱俄羅斯國力,刻意主導的代理人戰爭。如今美國親自出面調停,自然會有一定的效果。也驗證了習近平所稱:「解鈴還須繫鈴人」。
川普與拜登有著不同的考量。不想讓這場戰爭再繼續下去。川普的競選口號是「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所以必須排除外部障礙,專注於內部整頓。因此競選期間就曾宣稱,若獲選總統將在24小時內結束俄烏戰爭。就任後積極推動停戰,自然成為他的首要工作之一。
和談之路左右兩難
川普與普丁通話,原則同意在沙烏地阿拉伯進行會談,令歐洲國家十分不滿。認為俄烏戰爭與歐洲關係密切,歐洲國家必須參與和談,不能任由美俄兩國決定一切。身陷戰火的烏克蘭更是惶恐,害怕自己被美國出賣。
川普任命的俄烏問題特使凱洛格2月15日在慕尼黑安全會議(MSC)上表示,烏克蘭當然會參與談判。但是歐洲不會在烏克蘭和平談判中占有一席之地。然而中共外長王毅卻表示,歐洲應參與和談進程。期待所有當事方和利害關係人都參與和談進程。
針對此一突發情況,歐洲主要國家領袖17日在巴黎召開緊急峰會,討論因應之道。目標顯然是希望能夠直接參與俄烏和談進程。
經驗法則顯示,兩造協商不難達成共識;三方協商則難度倍增。如果美國、俄羅斯、烏克蘭,以及歐盟四方協商,達成共的難度可想而知。倘若與烏克蘭鄰接的國家也要求參與和談,甚至如王毅所稱,所有當事方和利害關係人都參與和談進程,混亂的局面可想而知。
澤倫斯基困獸猶鬥
雖然川普同意烏克蘭參與和談,但烏克蘭並沒有談判籌碼。第一,烏克蘭沒有戰場上的優勢,在和談氣勢上已經大不如人。第二,烏克蘭實力不如俄羅斯,更遠遠不及美國,在三者之中敬陪末座。
最重要的是,烏克蘭完全是靠美國的支援,才勉強維持當今的局面。既然美國直接出面推動和談,烏克蘭根本沒有實質的話語權。不過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不甘束手就擒,仍在做無謂的掙扎。
川普已經公然表示,讓烏克蘭加入北約不切實際。於是澤倫斯基強調:「如果烏克蘭不在北約之中,這意味著烏克蘭將要在自家領土建立北約。所以我們需要一支和俄羅斯現在相當的軍隊。為了這一切,我們需要武器和金錢。而我們將會向美國要求這些」。在川普日前宣布凍結一切外援的現實環境中,澤倫斯基的理想能否實現,其實已經昭然若揭。
烏克蘭人民是最大的受害者
媒體報導,美國國務卿魯比歐、國安顧問沃茲與白宮中東特使威科夫,已經啟程前往沙烏地阿拉伯,會晤俄羅斯代表團,商議川普與普丁會晤事宜。烏克蘭並未受邀。
根據外交慣例,高階官員才是負責實質談判者。彼此達成共識後,才會安排元首會面,對外公開談判結果。由此看來,烏克蘭的命運,將在近期由美俄雙方代表團決定。
在民主國家,人民選出領袖,是期待領袖能夠帶給人民幸福,包括生命財產的安全。澤倫斯基是民選的總統,卻沒有審時度勢,想盡辦法避免戰火。即使成為抗俄英雄,卻使大量無辜的民眾犧牲生命。
成敗曲直,應由烏克蘭人民自行評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