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新總統川普不只新官上任三把火,還是想要一把火燒掉全世界的舊有秩序。這幾天的發展,普丁已經與俄羅斯總統普丁通了電話、達成協議,即將在沙烏地阿拉伯會談未來的烏克蘭地位,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反而不得其門而入,彷彿成了兩大國手上的魚肉。
歐洲反思與美關係
反應最激烈的是歐洲各國,因為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在歐洲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直接演說嗆聲歐洲各國,不但直接跳過跟盟國協商,直接定義烏克蘭的領土不可能恢復原狀。更嗆聲歐洲各國必須配合美國,對歐洲各國與會高官極盡羞辱,讓各國媒體痛批美國太過自大。
台灣也是這一波川普危機的重度受災戶,多家重要媒體都報導,美國總統川普要求台灣台積電,必須想辦法承接英特爾的業務,要提供技術跟英特爾合股開公司。這樣的作為等於公開搶劫,沒想到台灣這邊卻是一聲不吭。
台灣對美毫無底氣
面對美國川普的恐嚇威脅,賴清德總統主動表示願意把國防支出提高到GDP3%,但是美國積欠台灣的軍火價值,其實已經高達205億美元(約合新台幣6554億元),從飛機坦克到各式飛彈魚雷,洋洋灑灑拖延至今,台灣對於付了錢拿不到武器,國防部卻是低調再低調,說相信美國會全力提供。
台灣對美國的卑躬屈膝,能否換來川普的青睞,當然需要後續觀察。不過這樣對於美國的態度,其實正是台灣內部衝突的來源之一。眾所周知,台灣面對美中衝突,原本就是左右為難。但是近年來,親美言論佔據主流,對於跟中國的來往幾乎全面中斷。如果這樣的結果,是換來美國對台灣的重視跟尊重,或許值得一試,但如果台灣只能順美國的意,委曲求全,那有甚麼道德正當性可言?
對美態度開放討論
對於台灣來說,中國其實也有試圖釋出善意,例如說開放更多觀光客來台旅遊,或是採購更多台灣產品,但是都被政府以危害國安所拒絕。但是台灣的觀光產業真的都不需要中國觀光客嗎?或是台灣的傳統產業跟農業都不需要外銷到中國嗎?到底政府有甚麼立場一邊向美國屈膝,一面要在中國面前嗆聲呢?
如果台灣可以為了更大的利益,對川普總統言聽計從,又有甚麼立場堅持,對中國一方就是談判上寸土不讓、錙銖必較呢?甚至還因為這些堅持,讓台灣內部繼續激起更大的衝突。台灣人不可以懷疑美國,不可以質疑川普,但是卻可以對習近平極盡能事的貶低。如果說外交需要兩面討好,台灣梭哈式的押到美國身上,現在的川普值得我們如此信任嗎?
美國唯利益至上
賴清德總統對美國內政十分了解,自己也曾經留學哈佛大學,應該很了解美國的外交傳統中,就是利益至上。如果要細數過去被美國背叛的國家族群,那真是不勝枚舉。像是最近的阿富汗、庫德族、伊拉克還有過去的南越,都是在美國抽手之後,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或是崩毀,美國除了把對其有價值的人物轉移之外,剩下的人就只能自尋生路。如果看過這些例子,還不懂得要自我保護,還要把自己的命運梭哈押在美國手哩,那就不只是在欺騙自己,也是在拿國民身家財產開玩笑。
台灣不要利空出盡
面對美國的獅子大開口,並不是就要台灣一面倒靠向中國。只是希望政府高官要懂得利用局勢,為台灣自己爭取利益。難道美國會對台灣靠向中國無動於衷,或是美國不知道也要爭取台灣這個盟友嗎?台灣最耀眼的皇冠台積電,都必須去無償幫英特爾開公司,貢獻自己的專利、技術跟經驗,還有甚麼比這樣更喪權辱國的呢?如果各國都懂得尋求最大利益,怎麼就只有台灣需要貢獻自己的最大利益?
不要再拿賣台來當紅帽子,如果涉及違法賣台,這樣的人都應該嚴懲。但是台灣內部對於自身命運的討論,應該更有論辯的空間。只有民間討論的積極跟強硬,才能成為政府的後盾跟底氣。台灣需要更加團結,團結需要彼此命運一體。台灣的命運,請以台灣的利益為利益,不要不知不覺間甘願變成美國的殖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