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掘多面向的自我:人生逆境中的探索和鼓舞》

醒報編輯 2025/02/17 19:16 點閱 195 次

你是不是也是一邊很努力,但一邊又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自卑感上呢?練習轉向一下你的注意力,看見你的努力,看見你在目標的路上,那都是你很值得認識你自己的地方。每個人都像鑽石般擁有許多不同的面向,不要輕易地被流言蜚語所困擾,用心活在當下,實現自我價值。

正常人都會有情緒,要坦然面對,瞭解無法讓所有人不失望,才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和滿足。完成比完美更重要,你是完美主義者嗎?請改變自己的完美標準,將目標限定在合理的範疇。性格決定際遇,用積極的思維取代消極的想法,充分利用本身的優點,來實現自我價值。樂觀者常樂,真摯地活在當下!

我們是否都成為寓言故事中披著獅子皮的驢子呢?假裝強大來掩飾內在的脆弱。這可能源自於我們成長的過程中被要求的模樣,而我們長大了,可以擁抱脆弱了。人們與自己朝夕相處,然而又有多少人真正認識自我?

著名的《伊索寓言》裡面有這樣一則故事:一頭沒有主張又自卑的驢子,對自己、同伴以及世界和生命都沒有了絲毫指望。

伊索寓言的驢子

有一天,這頭憂愁又消極的驢子在野地無聊閒逛時,突然發現了一張獵人無意間遺留下來的獅子皮。由於窮極無聊,牠便將獅子皮套在身上,獅鬃毛亂蓬蓬地圍繞在胸前。

就在這時,有隻小鹿從林中飛跑岀來,看到這隻披著獅皮的驢子,還真以為碰到了獅子,嚇得飛快地跑開了。沒多久,幾隻小兔子從小徑上跑來,撞上了這頭披了獅子皮的驢子,同樣嚇得四處逃散。

驢子見到這種情景,不禁得意,膽子也就大起來了,大搖大擺地四處閒晃。不到一天時間,牠幾乎把林子裡所有的動物都嚇著了,村民見到牠也都急忙逃進屋關上門窗。

但有一隻動物例外,那就是狐狸。牠看著這頭得意揚揚的驢子,冷笑著說:「我才不會輕易上當呢!我聽得出你的叫聲,你不是獅子,你不過是頭驢子!」村民們知道了這件事,認出了這頭卑鄙的驢子,對於牠的捉弄感到憤怒萬分,狠狠地痛打了牠一頓,懲罰牠的欺騙行為。

驢子到獅子的轉變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那頭驢子在發現獅子皮以前,一直是沒有內在的安全感的,而一旦牠披上了獅子皮,就顯得很威武。牠原本不健全的自我感覺,在有了那張獅子皮之後,也就有了一種代表強壯和勇敢的東西,內心發生了變化。

在牠自己的感覺裡,牠已經是一頭獅子了,而不再是又蠢又笨、任人擺布的驢子。但是牠始終不知道,威武是來自內心的,而不是來自獅子皮。我們都知道故事中的驢子很愚蠢,但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卻經常披著透過各種方式得到的「獅子皮」,期待實現從驢子到獅子的轉變。

年輕律師的獅子皮

有位前程似錦的年輕律師曾對我說過:「我最害怕的就是自己內在的弱點最終被別人發現,因而破壞掉我堅強、無懼的形象。」他時刻擔心著,一旦「獅子皮」被揭去,他的本來面貌就會顯現出來,驢子終究還是驢子。

如果這個時候他能好好地看看自己,努力發掘自己被回避的自我,相信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發現。以為例,在外人看來,那位年輕的律師自信且有主見,還有著一副極具權威性的外表,周圍的人都十分信任他。

然而,一旦你與他討論外表與實質的差異問題時,就會發現,他的自卑感與他的外表顯然是不相符的。他從來都信不過自己所披的那張既自信又能幹的「獅子皮」,時時處於怕被揭穿的恐懼之中,內心苦苦掙扎,無法自拔。

自我認同接納過程

在心理學中,有一個概念叫作「自我認同」(self-identity),是指人格發展的連續性、成熟性和統合感,一直是心理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通常認為一個人只有完成了自我認同,才能實現真正的人格獨立,即精神上的獨立和世界觀的獨立。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這樣的人生信念雖然灑脫,但如果一個人沒有形成獨立的價值觀,就會習慣把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作為標準。

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馬西亞(James E. Marcia)在研究青少年尋求自我認同的過程中發現,有些青少年會出現一種失敗:由於從小到大,這些人沒有自己思考過有關自我發展的重大問題,他們自我投入的目標、價值、信仰反映了父母或其他權威人物的希望,從而形成了一種「權威接納狀態」。

處於這種「權威接納狀態」的人,往往會太在乎別人的看法,容易喪失自我。人們真正需要的是:如何進行正確的自我發掘,如何充分地認知自己。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任何時候都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表現,不會因為喪失自我的獨立完整性,就像變色龍一樣,隨環境變化而改變自己的顏色。

真認識自我價值

認知自我,不僅在於瞭解自己的弱點,與自己的「阿基里斯的腳踝」和平共處,還在於瞭解、發現自己的長處,並接納它們,真正認識自我的價值,並且確信「一棵野草乃是一棵優點還未被發現的樹」。

正如那頭驢子,牠天生懦弱膽小,從未想過發掘自己其他方面的才能。只有當牠披上了那張獅子皮後,才發現自己原來也能如獅子般勇敢威武,自信也就隨之產生了。

而那位年輕的律師不明白的,正是這一點。如果他能承認事實客觀存在,坦然地面對自身能力的某些不足,也許反而不會有那麼多疑慮,不會再有嚴重的自卑感了。

人人都有弱點的

真正地認識自我,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最重要也是首要的是,你必須接納並且承認真實的自己。你要明白,人人都是有弱點的,這並不代表世界末日。當你真正明白自我,真正能夠接受自我的一切時,無論是短處還是長處,我都要恭喜你,因為你已邁出了尋找自我中關鍵的一步。

這時,雖然你已經不會為某些短處感到自卑,但可能還是免不了會想:「命運實在不公平,我要是再聰明一點,再成功一點該多好!」但命運是有其特性的,就像某些無法消失的「阿基里斯的腳踝」,絕對不容談判,絕對不可改變,也絕對不會向你妥協的,但這只是問題的一半而已。

人的命運雖然具有不可抗拒的、絕對的「特定性」,就像我們拿在手裡的一副牌,它可能很好,也可能很糟,但一旦你拿到它,它就屬於你了,你就有了支配它的自由。

自我的真實感覺

找回自我並不難,你可以從每日的想法中獲取對自我感覺的認知,並從中獲取新的體驗。當你體驗到真實的自我時,你的感覺會非常良好,你的心靈會充滿期待而不是無望,充滿歡樂而不是絕望,滿足而不是焦慮,平和而不是憤怒,接納而不是羡慕,自重而不是驕傲,完整而不是孤獨,充實而不是恐懼。

但切記不要把「自我感覺良好」與「受歡迎」混為一談,後者是指別人覺得你好。而你對自己、自己的性格和自我成就所持的看法到底是什麼,很值得你去充分認知。

我相信,如果你充分體認了自我的真實感覺,並要求改變,把被你認為是缺點的地方,善加分析和把握,反過來,它會成為一種你先天的優越條件。你無須耗費太多的金錢和時間,就可以獲得生命的新起點,發展出獨有的自我優勢。

【導讀推薦】人生難題的解答來自於和自己的對話
曾心怡(伴旅心理治療所所長/伴旅馥心心理治療所執行長)

在心理治療的過程中,每個人都在面對人生的困境,也許是來自於成長的程度,也許是來自於人際關係的,也有很多來自於自己對自己的批判。當我們內心被困住久了,就很難不感慨人生的意義,並且否定自己的價值,甚至讓自己的內心封閉起來。

通常,最難的是「不執著」:不執著於被喜愛,不執著於為何自己不傷害,不執著於為何自己不夠好。你也許會問:難道這些傷害以及遺憾我們就該算了嗎?我會說:不是算了,而是那些療癒的過程需要來自於自己。

練習聚焦在「我」

生活中有太多時刻我們聚焦於「他者」,丈量著我以外的人怎麼看待我,如何擁有更多我以外的事物,憤怒著我以外的人為何要這樣對待我……。也由於都是他者,我們就會難以掌握和預測,也很難完全讓他者照著我的期待走,因此我們聚焦於他者時,就必然會冒著失望的風險。

所以我們需要練習聚焦在「我」。首先我們需要先理解,聚焦在自己不是一種自私,反而是讓自己不執著在對於他者的疑惑。回到自己身上,開啟覺察,看見自己的優點,也看見自己的缺點,知道這些都是我們的一部分,和這世界上的所有人無異,每個人都擁有強項與弱項。

也許沿途中我們都會被焦慮所困,被憤怒所挾持,接納情緒的存在,也理解情緒來自於自己的意念,和自己對話各種鬆動情緒的可能,這些都是聚焦於自己才能夠完成的。

人生沒有標準答案

這本書是一本人生的陪伴書,概括範圍很廣,也充滿著作者對於人生的體悟。讀者可以運用每一章節的測驗來看看自己目前各種狀態,包含對自己的了解程度,焦慮程度,追求完美,感情觀等等,可以作為一個了解自己的參考,再順著文字的引導去思考自己目前的狀態。

也由於人生沒有標準答案,也才顯困難,在這樣一個追求人設,卓越,效率的時代,能夠靜下心來洞察自己是很可貴的。

我們也許在人際,在職場都正在解決許多的難題,這本書透過作者用不同方向的說明來告訴我們:解答來自於和自己的對話。不論是放下防衛,調整心態,或是自我實現,都是和自己的功課。

我常和演講的聽眾分享,我們也許無法擁有完全平靜無波的人生,但是我們可以祝福,所有人生的難關都可以被療癒。面對自己不是一個容易的功課,需要時間練習,需要歲月催化。然而當我們的主軸對了,把生命的舵回到自己的掌握,那麼就算偏倚也不至於傾斜,祝福所有的讀者都能在自己的航道中,感受到人生的有滋有味。(宇欽/輯)

《發掘多面向的自我:人生逆境中的探索和鼓舞》
作者:陶思璇
出版社:好的文化

其他書訊:
《小資媽媽育兒向前衝》
作者:帕帕珍
出版社:台灣東販

備孕過程讓我充滿了焦慮與不安……從假性懷孕到屢次的失落感,再到「夫妻交作業」的無奈,壓力重重。之後卻在離職後放鬆了心情,隨意喝啤酒慶祝,竟然意外懷孕了。懷孕期間,每次檢測報告都讓我心跳加速,另外,懷男寶和女寶的體驗差異,還有滿月甜點試吃這些生活中的小挑戰,都成了我面對的考驗。

孩子降臨後,每日都像在拆驚喜包,總會有意想不到狀況發生,經常讓我哭笑不得、疲於奔命,有時甚至都要崩潰哭泣。儘管育兒過程充滿挑戰,小寶貝不自覺可愛天使的舉動,卻也療癒了我,後續又為了要不要生二胎兒有各種小劇場……。記錄育兒日常中那些讓我會心一笑的瑣事,讓大家看到孩子帶來的歡樂遠超過小小的挫折,並希望爸爸媽媽在育兒的路上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

《北海道,閒晃小時光》
作者:林君萍
出版社:柏樂出版有限公司

有別於東京的繁華、京都的靜謐,北海道自身擁有一種清爽的風格,各大城市也都有別具特色的特質,每天的旅行時光都有意外感受。

維持旅行繪日誌的一貫風格,lemonz一樣是親手書寫與手繪每一頁圖文,除了用照片、文字與插畫記錄 lemonz 在北海道各個城市的旅行心情以外,在 2025 年度繪日誌中,更以專屬「旅行提案」的主題,增加繪日誌深度,以自我經驗以及充滿旅行感趣味的圖文,帶著大家在北海道一帶閒晃,探索每個讓人驚喜的旅行時刻,讓你的 2025 年,每一天都充滿北海道新鮮又有趣的北國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