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選舉早已結束,如今2025年了,台灣的整體政治氛圍還是不平靜。上週六晚上,民眾黨代理主席黃國昌在自由廣場發起了一場10萬人抗議,雖然主題是對抗司法不公,為前黨主席柯文哲喊冤。但是現場群眾來自各路人馬,如果要勉強為他們歸納出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反對賴政府。
對抗綠政府是主流?
對於現場抗議的人數,各方說法不一,主辦方喊到十五萬,有議員說警察統計才一萬多。但是任何一場運動,單看人數是不準確的,而是要看出場的人本身有多少代表性,背後又能影響跟驅動多少人?
如果說,現場除了民眾黨立委之外,還有十幾位的國民黨立委,另外有不少有影響力的網紅,這樣的民意代表性,如果還不足以喚起執政黨的重視,那只能說賴總統對民意太過輕忽了。
其實當天的抗爭活動早就從柯文哲轉向了罷免立委,許多口號跟動作都在強化罷免對方的立委跟議員。這種運動能量的轉化,正表示了台灣內部的藍綠白對抗正在越演越烈。
罷免將更激化抗爭
罷免會不會成為下一個戰場,完全要看藍綠政治領袖的智慧。一旦罷免開始,動輒數個月的煙硝期,還能剩下多少空間給法案討論,著實令人憂心。偏偏民進黨又沒有人數優勢,身為執政黨卻在法案上既是盡顯被動,恐怕對接下來的選舉沒有加分。
接下來的一年,美國的政壇也相當不穩定,對全世界的衝擊都很難說,台灣因為身為中美對峙前線,又擁有台積電的晶片,已是各方覬覦的目標。台灣內部也是非常緊張。台灣其實需要更穩定的內部,才有辦法應對外部的變化。可惜執政黨目前採取的戰術,都只會進一步激化在野黨的反彈。
民進黨需先整合
賴總統身兼民進黨主席,首先必須思考,如何重新為民進黨內部的路線進行整合。從近來民進黨立院黨團內部,就能看出總召柯建銘跟黨團內部成員,路線落差很大。另外就是民進黨各路側翼跟基層支持者,基本上也都有各自為主的戰場,如果任憑各方繼續衝撞,恐都會讓民進黨在調度跟指揮上,反而陷入被動。
從前幾日賴總統跟黨秘書長對柯建銘的罷免行動,無論如何規勸都無效,就能看出端倪。
在野思考團結
國民黨跟民眾黨也要思考,的確依照人數上的優勢,目前法案通過幾乎是所向披靡。但是隨之而來的,卻也是對在野黨的仇恨值,也會跟著快速攀升。國民黨自己也曾經多次執政,應該很了解,要團結一個國家絕非只要偏愛藍營支持者就能達到。如何往中間路線修正,同時盡量降低綠營的反彈跟抵制,這也是藍白面臨的功課。
國家越是對立,未來就會越難彌合,如果國民黨有意願重返執政,現在就該思考怎麼重新團結台灣。不然光只是激情的互嗆,未來的傷害都只會更大。
大和解咖啡登場
賴總統即將跟立法院長韓國瑜會面,喝大和解咖啡,這可以當作是近來政治僵局的轉捩點。只要彼此都有意願,一定可以拉近彼此的歧見。
可以肯定的是,台灣內部藍綠白越能夠彼此溝通,應對危機的彈性跟速度就會越快。希望台灣藍綠白要能夠有杞人憂天之識,不要只會關在小池子裡面當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