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是一份禮物?!你接受嗎!?罹癌,你拿什麼來接換禮物,絕望、痛苦、孤獨,還是釋然、放下,享受深沈的孤寂。
癌症是禮物?
更準確的說法,孤單但不寂寞,逆來順受後的智慧與成長,更能洞察生命,珍惜周遭。
近年遠親至愛,陸續罹癌,擠身為癌家屬,奔波於關渡和信醫院與台大癌醫院,進出的頻率增多了,我就不再追問為什麼,臣服在老天爺的安排,盡全力做好陪伴工作,昨天傍晚被好朋友拉去看《交換禮物》紀錄片,觀賞過程中的冷熱心情交迭,
病魔帶走了至愛
但看到用力與癌症拼搏的33歲病患王琦雰,在病塌上舉行婚禮,與心愛男友,互帶戒指,完成結婚登記,但那位裹著絨帽娟秀的女孩,最後拖著瘦削疲憊的身影,還是被病魔帶走,讓人熱淚盈眶,心疼不已。
一切彷彿都是命,人的一生,有人以長度取勝,也有人在乎厚度,甚至匆匆路過,見好就收也未嘗不好。
新銳導演林明謙與女友曾寶儀,攜手完成4年「心靈之旅」《交換禮物》紀錄片,他們扛著攝影機,走訪30位醫界專家與癌症病友,探索癌病治療新選項,並紀錄一個個生命故事,幸運者,對症下藥,逐漸復原,或與癌細胞和平共處,長年相安無事,但也有跳躍式的病情變化,治癒又復發,復發又治癒,叼鑽頑劣,讓人聞癌色變。
曾寶儀的男友導演
劇中有專家形容癌細胞,是體內的壞小孩,根據醫護機構統計,癌症列名十大死因之首,在台灣,每5分鐘,就會增加1名癌症患者,癌症儼然已成為現代社會中的「慢性流行病」,無論是患者或親友,都在與那個壞小孩,對峙抗爭。當面對身邊至親,甚至是自己罹癌,該怎麼辦,如何自處,又如何尋求幫助,又該如何反思身體與人生的意義?
從2019年至2023年間,曾寶儀與林明謙,親身走訪台北、台中、台南,並飛越太平洋至西雅圖和洛杉磯,深入採訪超過30位醫生、博士、教授、科研團隊與癌症病友,展開一段深入認識癌症、探索另類療法的旅行。
《交換禮物》紀錄片的誕生,不僅為提供更多溫暖且實用的資訊,更希望能將那些療癒對話,化作「禮物」,撐起無數癌症病友與家屬的希望,並喚起每個人對健康人生的珍惜與重視。
紀錄片評估各種療法
該紀錄片中,揭露癌症多種治療方向,包含中醫、自然療法、心靈諮商,和能量醫學,也有研究經絡檢測儀器的團隊,能幫助社會大眾認識身體,進而了解人為什麼會生病,而中醫也從科學脈診、指診脈象,結合東西營養學的飲食新觀念,為觀眾提供全方位中西醫合療與自然療法的視角。
當身邊的人罹癌,馬上面臨的是治療方式,西醫開刀、化療、放療,還是中醫的調理,或所謂的另類治療,莫衷一是,經常存在各說各話,讓人舉棋不定,更是無所適從。
我是為你好?
「與癌共存」癌症病人與陪病者的必修課程,然而,面對罹癌家人,經常陷在「我是為你好」的出發點,反而成為雙方的精神壓力,矛盾與衝突不斷,其實,那是嚴肅的學習之旅,雙方都必須學習「與癌症共存」,癌症並非人生的終點,也許是一個全新的起點。
如果癌症,是一份禮物?拿回生命的主動權,除了學習與癌症共處,更要思考人類在生命旅程中,雀屏中選,獲得特別的體驗機會,未嘗不是一份禮物。
過去不少研究指出,樂觀,可以延緩癌症的惡化;悲觀憂鬱,則會加速癌症惡化。病友透過生活方式改變,增強存活機會 癌症不見得全無病癒可能。隨著醫療科技發展,癌症已不再是絕症,她從電影中得到的禮物是「把握當下」,珍惜每個生命的緣分,感恩惜福勇敢面對挑戰,感謝導演與團隊,讓那份溫暖的禮物,療癒人心。
一份陪伴的禮物
「交換禮物」,指的不只是讓人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與價值、拿回自己生命的主動權,更希望紀錄片,能成為一份陪伴的禮物,為那些正走在抗癌之路上的朋友們,給予一點支持的力量。
《交換禮物》是真實記錄與真情理悟,不把癌症視為一切的終結,反而藉此叩問生命的本質,提醒這可能是人們生命中本就會預見的挫折與困難之一,唯有正面直視恐懼,在裂縫之中,才能確切接納全部的自己。
導演林明謙特別強調,該片最終目的,想告訴癌病人與家屬,挺起胸膛,走過癌症那段必經過程,坎坷崎嶇,但並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