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人工智慧(AI)熱潮方興未艾,人工智慧係利用數據、解決方案範例及其相互關係的力量來應對各種挑戰。
AI正在影響各個產業(包括農業)的發展。在台灣,不僅賴總統將卓內閣定位為「行動創新AI內閣」,農業部陳部長亦將「智慧、韌性、永續、安心」列4大行動策略方案。
優化農業和作物管理
人工智慧在農業中的運用,係使用機器學習和預測分析等先進技術來優化農業和作物管理的各種流程,可以改變農業和糧食生產,徹底改變決策,並幫助農民解決從作物疾病到極端天氣事件等新出現的問題。
例如加速抗逆作物育種、優化種植計劃、快速評估土壤健康狀況、監測作物牲畜健康、預測病蟲害、無人機運用(噴藥、授粉、巡視、運送)、自動化雜草控制管理、除草、採收等多功能機器人、精準灌溉系統、精準天氣預報、強化農作物產量預測行銷、建立透明高效的供應鏈及優化物流、降低運輸成本、提高配送效率等。
從會種地到「慧種地」
這些進步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助力農民從「會種地」邁向「慧種地」,大幅改善農民生計,還透過減少水、肥料、農藥、能源、化學品使用,有助於打造永續和更有韌性的農業系統。
人工智慧也可以在農業行銷中發揮作用例如,使用預測分析工具幫助農民確定最佳價格,以鎖定合約或建議銷售時間;還可以強化食安及健康管控(例如可根據營養和食物特徵為糖尿病患者推薦食物);人工智慧影響貫穿從農場到餐桌的整個價值鏈。儘管人工智慧的全部潛力尚未充分發揮,但它已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讓農民翻身!
未來幾年,農民將大幅增加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技術的使用,可預期AI普及可使農業由夕陽轉為熱門產業,農民的角色也渴望從耕種者轉變為創新者,從社會底層翻身!
2023年全球人工智慧農業市場預估值為18.2億美元,近來生成式人工智慧(ChatGPT)能夠根據提示產生文字和圖像,可以幫助無法讀寫的農民或農場工人,縮小農民的技術差距,有助於AI 普及,預計2028年可成長至47億美元,2034年將達到124.7億美元,2024-2034年複合年增長率為18.95%;機器人和自動化使用預計將在未來十年將勞動力需求減少20%。
AI技術面臨的挑戰
儘管AI技術帶來機遇,也面臨挑戰包括:相關資料精準度和可用性;農民不信任政府機構或私人公司掌握他們的數據;使用的簡易度和方便性;支付成本偏高;相關資料遭濫用、外洩和安全維護;網路可用性;小農利用數據、技術的公平性;操作AI系統所需專業技能不足等。
想有效應對這些挑戰,需要政策制定者、利益相關者和農業從業者之間的協作努力,共同制定監管架構、增強技術能力並推廣道德標準,以促進人工智慧負責任地融入農業。
政府應支援技術與人才
先進AI農業科技的精進,需要政府政策明確支援、龐大的經費和跨領域人才,而台灣政府雖宣稱要將推動智慧農業列為施政主軸之一,卻未見具體行動,民間企業因獎勵誘因不足,投入農業科技研發創新意願不高,致使農業科技研發的主力及經費,仍須仰賴政府轄下的試驗研究機構。
然而根據農業部最新提出114年度歲出編列總預算數1692.54億元中,科技發展支出僅編列49.97億元,只占總預算比率約3%,其中直接編列推動農業智慧化研發經費竟然只有2.74億元,較今年預算4.2億元不增反減(-1.46%);加以科研編制員額嚴重不足(僅700多人),根本無法滿足開發AI智慧農業需求,導致當前國內智慧農業普及率偏低。
AI智慧農業的制約
政策未落實,研發資金短缺、技術不足、專業人才短缺,缺乏執行力,仍是制約台灣AI智慧農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尤其小農普遍面臨獲得高品質數據的機會有限、技術基礎設施不足、財務限制和資料隱私暨安全,實施人工智慧系統的高昂成本,恐加劇農業領域的不平等,工作機會流失等,極需政府給予大力的支持,來確保農民不要因技術被拋在全球競爭力之後。
然而,卻未見賴政府拿出具體可行的解決方案(包括法規、經費、人才、教育、培訓等等),讓民眾質疑政府打假球。另;國外許多大學已意識到農業可以在統計、數學、人工智慧、化學工程方面為下一代勞動力提供培訓,也反映在大學教育學程內容和讓學生在實際農業環境中,學習相關技術技能,台灣教育界在反映未來農業需求,培養懂代碼、懂技術、懂農業的學生上明顯不足。
給魚更要給釣竿
人工智慧不僅作為一種工具,也是21世紀永續農業的催化劑,隨著人工智慧的進步,以及量子運算和合成生物學等新興技術創新,將徹底改變農業結構,也預示著創新和永續發展的農業新時代即將到來。
台灣農業部門不應將有限的人力及心力,虛耗在公糧收購價要不要提高的小議題上,不只給魚(福利補貼),更要給釣竿(AI智慧農業)並教會農民釣魚,才是真正造福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