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從《中國人》談主體意識的自信

醒報編輯部 2024/11/05 15:23 點閱 2141 次

劉德華近日在台北小巨蛋演唱會上演唱《中國人》一曲引發的爭議,反映了台灣社會在身份認同和統戰議題上的敏感性,也顯示了當代文化藝術在特定政治環境下可能被賦予的多重意涵。

儘管音樂本質上應該是一種跨越國界、凝聚人心的藝術表達,但當歌詞、演唱者身份及背景被放大檢視後,藝術便難免被賦予政治色彩。在此背景下,大家應理性面對這一事件,既不要過度解讀音樂的統戰意圖,也注意一下特定背景下的文化滲透風險。

文化滲透風險

《中國人》的歌詞包含「一樣的血,一樣的種」,好像在呼籲「讓世界知道我們都是中國人」,讓不少綠營觀眾聽起來很刺耳,認為其中隱含統戰意味。有人質疑,劉德華作為「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其演唱會歌單選曲是否意在宣揚特定政治立場。透過輸出「中國觀念」的文化、價值觀和生活方式,逐步滲透台灣,以實現其政治、經濟或社會影響力的控制。

批評者認為這就是中國透過劉德華這樣的明星,試圖讓台灣人認同「中國人」的身份,淡化台灣的主體意識。

過於敏感?

廣大歌迷則持相反意見,認為這樣的指責過於敏感,並指出劉德華的音樂歷來純粹且不該被過度政治化。尤其劉德華長年來關懷華人社群,無論在兩岸關係上的立場如何,其對公益的貢獻無可置疑。綠營的這種指責反而顯得「可悲又可笑」,因為綠營長期塑造的意識形態玻璃心竟如此脆弱,簡單的就被一首3分多鐘的歌曲打破。

誠然,台灣社會對於中國統戰的警戒心是必要的,但不應過度敏感和防範,導致正常的文化交流也被誤解。除非歌單是刻意安排納入,這首歌既未針對台灣,也無特別政治談話,只是一條老歌而已。本來台灣與對岸的不同之處在於台灣的多元與包容性,台灣能接受歌手演唱不同主題的歌曲,這本身就是民主多元的體現,而過度解讀反而削弱了這種價值觀的自信。

文化應有包容

這場事件進一步顯示了文化交流的複雜性,文化滲透是強權國家的一種政治手段,它透過娛樂和文化產品,輸出自己的價值觀和意識形態,過去好萊塢多少電影都是在宣揚美國的價值觀。劉德華演唱《中國人》,或許無意間充當了這種滲透的載體,但這不代表每位聽眾都會因此接受「中國人」的認同。

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種文化輸出的背後蘊藏著對特定的意識形態形成壓力。對於台灣而言,關鍵在於如何在開放的社會氛圍下,既保持對文化滲透的敏銳度,又不至於因過度防範而喪失文化包容的價值。

劉德華的《中國人》在台灣的演唱會中引發的熱議,是對台灣社會在身份認同和文化滲透議題上敏感性的檢視。這場爭議提醒我們,藝術作品在特定的時空背景下容易被賦予不同的意涵,但這也不應讓我們忘記藝術本身的獨立價值。

台灣社會可以在尊重多元文化的前提下,建立更加自信的主體意識,用包容的心態看待這類事件,這樣才能真正展現台灣民主社會的成熟與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