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們都有點怪,與世界格格不入也沒關係!》

醒報編輯 2024/09/30 19:23 點閱 1024 次

對於自己容貌的焦慮、明明很富足卻老愛哭窮、無法抑制的購物欲等,有些令人難以理解的行為模式,背後都有可以被分析的心理狀態。無論它們看起來多麼荒謬可笑、不合常理,其實背後都有自圓其說的動機。

如此,學會理解他人,也更能認識自己。擁有同理之心,就更願意探索世界。

本書結合心理學與媒體傳播兩位作者專業背景,用輕鬆有趣的筆調,梳理我們日常會遇到的心理困惑,解答我們在情緒、情感、職場與生活、個人成長、自我療癒等方面的現實難題,不吝分享自己的人生經歷,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接納這一切。

社交恐懼和過度社交,看起來問題截然相反,然而我卻認為他們是同一根藤上結出的兩個瓜,它們都源於一個人對自己的不自信,這種不自信導致了這兩種不同的狀態。

社交恐懼者是指害怕社交的人不願與人交際、不敢公開發表意見、不想引人注目等特徵。過度社交是善於社交,開朗大膽,和陌生人也能很快熟悉起來,願意表現自我,敢於在公共場合做一些引人關注的行為,且毫不擔心別人異樣的眼光。

譬如,在某飯店過生日時,總會有一群熱情洋溢的員工舉著燈牌圍著你唱生日快樂歌時,這一幕簡直是害怕社交的人的「噩夢」。而善於社交的人則反其道而行,他們會主動加入派對,熱情地與飯店員工、互動,自信滿滿地現場調度。

一開始我對於過度社交者並沒有感性認知,只停留在字面意思上。直到有一天我陪家人逛街,正好看到一個年輕人,一路扭著貓步、轉著圈向我們走來,用誇張的肢體動作和語言與周圍的人交流和互動,無懼別人的目光。起初,我以為他在表演節目,可找了半天也沒有找到攝影機,我才恍然大悟,他只是想要引起注目。

缺乏自信的根源

社交恐懼和過度社交,看起來問題截然相反,然而我卻認為他們是同一根藤上結出的兩個瓜,它們都源於一個人對自己的不自信,這種不自信導致了這兩種不同的狀態。

社恐者的不自信,源於他們害怕別人發現自己做得不好、做得不對,或者留下什麼把柄被人掌握,所以希望別人盡量不要關注自己;而社交過動者的不自信,則源於害怕別人不認可自己,所以過份賣力地表現企圖引起周遭的關注。

這兩種社交類型的人,在某些條件下可能也會相互轉化。譬如有很多人,小時候可能是個社交高手,跟誰都能快速親近,聊個十分鐘,雙方的家底都交代清楚了,但是由於太過真誠、熱情外露,很可能會受到很多傷害,在社會上遭遇的挫折多了,學會了保護自己,從而變成了社恐。

也有一些人,一開始可能害怕社交,將自己保護得很好,但是隨著經濟能力、社會地位的上升,可能沒有以前那麼多的顧慮,於是開始釋放自我,盡情展現。

沒跨越「自我中心期」

「去自我中心化」未完成除了不自信、渴望得到關注,我認為社交過動症還有一個原因:沒有跨越「自我中心期」。

尚.皮亞傑(Jean Piaget)提到過,學齡前(四至六歲)的孩子的成長會經歷「自我中心期」(Egocentric),認為世界應該按照自己的需求去運轉;艾爾肯(D. Elkind)青春期(十三至十七歲)的孩子則會經歷一個「個人神話期」(Personal Fable),認為自己的一舉一動都會被別人特別關注和留意。

這兩個時期的共同點是:個體認為自己就是整個世界的中心和焦點。

如果一個人在學齡前沒能很好地度過「自我中心期」,或者在青春期沒能跨越「個人神話期」,那他就沒能達成這個階段該達成的成長目標—「去自我中心化」(Decentration)(也就是認識到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和焦點),如果沒有順利完成去自我中心化,其結果就是他會進入這樣的心理狀態:我想成為世界的中心,我渴望大家都關注我。

在今後的成長過程中,他都會希望自己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當他發現別人不關注他的時候,他就會做出種種過度社交的行為來引起別人的關注。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小朋友都像是社交達人,譬如逢年過節在親朋好友面前背唐詩、唱歌,表演時絲毫都不會怯場的。青春期的孩子也常常會有類似的特質,人越多越願意忘我地盡情表演。但是成年之後,大多數人都不會這樣了(除非工作需要),這是因為大多數成年人已經完成了「去自我中心化」這個成長任務。

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在青春期階段,很多人既想成為社交達人,又會不好意思,因此很多類似「真心話大冒險」的遊戲,能幫助他們光明正大地展現自己的社交能力。這個時期的年輕人因為正處在「去自我中心化」的進程中,所以需要一個合理的藉口,來滿足自己「引人關注」和「成為焦點」的小願望。

自己的社交性格

社交恐懼和過度社交孰好孰壞,也得分情況來討論。首先,如果是正常人際互動內、不影響自己和其他人的社交行為,不僅無可厚非,甚至在很多場景和職業中是被需要的。

譬如演員、銷售人員等職業非常需要自我展現,在這些社交性比較強的工作中,善於社交是一種很有優勢的技能。又譬如在學術研究、技術研發等可以較少與人打交道、需要耐得住寂寞的職業中,害怕社交的性格反而能讓人踏踏實實地潛心於工作。

再舉個例子,朋友們一起出去玩,如果其中有一個人扮演「開心果」的角色,那麼聚會大概不會有冷場,大家多年後回想起來還是會覺得那是一段令人愉快的記憶。所以,很多生活場景都需要善於社交的人。

但是如果社交狀態呈現出一種病理性的特徵,那就要引起我們的重視。因為一些心理功能不健全的人也會表現出類似的症狀。不專業的人可能並不知道這是一種精神疾病的症狀,是需要治療的。譬如憂鬱症、焦慮症、恐慌症患者身上就會出現社交恐懼、社交障礙的情況,有的患者甚至整日把自己關在屋內,害怕見到任何人,嚴重影響正常的工作、生活和人際交往。

表演型人格的行為

而有些表演型人格的人,往往喜好以高度飽滿的情緒做出誇張的行為,在不恰當的場合自我表演。他們的言行舉止過分戲劇化,自我放任,不考慮他人感受,表現出高度的自我中心意識,生活處處都是自己的舞台,隨時都能開始表演,彷彿永遠有聚光燈追著自己,這就是一種病理性的過度社交。

又譬如有雙向情感障礙的患者(或者是一些輕度躁狂症患者),當他們躁狂症發作時,就可能情緒高漲,表達欲增強,思維奔逸,精力充沛,莫名自信,會感覺自己非常棒,給人愛好交際、社交活動很多的樣子。

如果患上病理性的社交障礙,還是需要盡早求助專業人士,如身心科醫生,再配合以藥物治療、心理諮商輔導等介入進行調整。

其實,這個世界本來就不是完美的,能有幾個人的關鍵期、成長期都是按照教科書的標準度過的呢?正如前文所說,只要不對自己、他人和社會造成不好的影響,不管你是什麼社交屬性,希望你都能接納自己的性格,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電話恐懼症

很多患有電話恐懼症、說話恐懼症或社交恐懼症的人,都是太在乎別人的眼光。譬如,有的人在辦公室沒法打的電話,回到家關上臥室門後竟能暢快溝通。其實這還是因為害怕自己說錯話,當眾出醜,在私密空間裡則沒有這個顧慮。

一次聚會,朋友問了我一個學術問題:是不是存在語言認知和文本認知兩種不同類型的人?也就是說,有人要透過說話才能更好地理解內容,而有人要透過文字才能更好地理解內容?我肯定地回答他:「的確如此。」

這位朋友追問道:「我感覺我理解別人說話很吃力,經常開會大半天,我還不知道對方要表達什麼,往往要等到翻閱會議記錄時,才恍然大悟。我在表達上也有同樣的感受,工作上的事情不能發郵件嗎,為什麼非得打電話?電話溝通時,經常講著講著,話題就扯遠了,原先的主題就被模糊了。」

鹿老師也拚命點頭表示贊同:「我工作上的事情也喜歡發郵件或者傳訊息,條列出一、二、三點,邏輯清晰,一目瞭然,事後盤點起來也有據可循。我最怕正在給客戶寫訊息時,主管突然來一句訊息又慢又說不清楚,為什麼不打電話?電話溝通才最清楚、最有效率的。每當這種時候我就會懷疑人生,難道只有我覺得文字訊息才說得清楚,電話溝通說不清楚嗎?」

不同吸收的方式

她們均表示,經常是掛了電話都沒有明白對方的意圖,而且電話溝通又沒有文字訊息可以進行梳理,常常令人崩潰。鹿老師分享自己的應對策略:「現在,如果有人打電話給我,我會等對方掛掉電話後,傳訊息過去:剛才在忙,請問有什麼事情嗎?」

我說:「難怪你倆都是鍵盤吵架第一名、微信群脫口秀太后、朋友圈單口相聲即興表演藝術家,但面對面吵架就瞠目結舌,要熬到第二天半夜三點才能梳理清楚脈絡,懊惱自己沒有發揮好。」

這時,另外一位朋友表達了相反的感受:「我和你們相反,我很怕寫郵件,我喜歡打電話。我覺得打電話三言兩語就能把事情說清楚,寫郵件或者傳訊息不同,還得反覆斟酌用詞、組織語言、檢查錯別字、檢查文句、檢查標點。有些事電話一分鐘就能講清楚,寫郵件十分鐘都不一定能理順邏輯。譬如草擬五百字的訊息通知,我需要花一下午的時間,但口頭通知的話,只要兩句話就能把事情說清楚!」

朋友們的這些討論很有意思,也讓我想起讀者們經常提出兩種完全不同的訴求:一類是「你的文章能不能拍成影音或者錄音?我想好好學習。」,另一類是「你的線上課程有沒有文字版?我想好好學習一下」。

有的人偏好文字的接收和表達,有的人偏好語音的接收和表達,為什麼會存在這種現象呢?

語言表達的偏好

從腦科學的角度出發,我可以試著解釋:雖然都是言語的表達,但是文字語言和口語表達是由不同的大腦區域來負責運行的。

人類大腦的布羅卡區(Broca's Area)是運動性言語中樞,和口語表達的功能有關。研究發現,布羅卡區嚴重損傷者,可能出現一種「運動性失語症」現象,即不能將語言以口語方式表達出來,但仍保留聽懂別人說話、寫字和閱讀的能力。而大腦的另一個區域韋尼克區(Wernicke's Area)受損的話,患者聽覺並不受損,但不能理解話語中的意思,同時患者也能開口講話,但話語混亂而割裂。這種現象被稱為「感覺性失語症」。

而另外一類閱讀障礙者,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接收理解能力都沒有問題,在閱讀和拼寫方面卻存在困難。相關研究顯示,位於頂葉角回位置的BA39被認為是和書寫有關的腦區。

書面語言的能力

這些研究結果表示,書面語言的認知能力和口語的認知能力,可能是分離的,即它們分屬不同的系統。因此偏愛口語表達的人,可能就是布羅卡區和韋尼克區更發達,而偏愛文字表達的人,則可能是頂葉角回發展得更好。

像第一位朋友自述她開會時理解別人的話語有難度,但是閱讀郵件、圖書毫無障礙,很可能就是她的韋尼克區不如頂葉角回發達。

所以,如果有讀者認為自己「怎麼郵件寫不好」或者「怎麼口語表達能力不行」,不必過於焦慮。人本來就是有長處也有短處的,不同的人擅長不同的領域,只要工作和生活沒有被嚴重影響,就不必太放在心上,揚長避短就行了。

電話恐懼也是焦慮

聽到不同腦區的功能後,鹿老師提出了一個疑問:「我的語言表達能力並不差,只是害怕接打電話而已,面對面講話我也不害怕。這就不是腦區分工的問題了吧?」

她說得非常正確。鹿老師的口語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都很強,她的布羅卡區、韋尼克區、頂葉角回應該都很發達,她就是接打電話有困難。每次打電話之前,她都要用紙筆打草稿,反覆排練,而且接起電話就容易緊張,一邊講電話還一邊做記錄。她說有時遇到重要的電話,她甚至會大腦一片空白,不知道該怎麼說話。

這種情況和腦區的分工的確關係不大,這是典型的「電話恐懼症」。所謂電話恐懼症就是明明平時人際互動沒問題,只要一拿起電話就不知道該說什麼,甚至為此非常恐懼接打電話。

電話恐懼的調查

英國有一項調查,詢問了五百名受訪者的電話恐懼情況,結果發現百分之六十二的受訪者存在電話恐懼的表現。其中一九八○後、一九九○後的人可能是最容易有這種表現的群體—超過百分之七十的人表示曾經有過電話恐懼的情況,遠高於一九六○後百分之四十的比例。

出現電話恐懼症的原因大致包括:害怕無法應對突發情況,害怕冷場,害怕別人的負面評價等等。也有人害怕電話溝通中因缺乏表情和身體語言的傳達而導致訊息被誤解。所以,存在電話恐懼的人,重要的事情寧可等一兩個小時也要跟人當面溝通。

我則不同,我寧可電話溝通,也不想與人當面對話。其實這也是一種焦慮狀態—說話恐懼症。不管是害怕接打電話,還是害怕當面溝通,其實都是社交焦慮的一種形式。(宇欽/輯)

《其實我們都有點怪,與世界格格不入也沒關係!》
作者:張昕、夏白鹿
出版社:晴好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