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林依晨事件的深度省思

醒報編輯部 2024/09/10 13:41 點閱 3800 次

林依晨近期的「我是成都人」發言,引起了台灣社會的熱議。這句話雖然看似平常,卻被放大解讀,甚至成為攻擊的靶子,尤其來自某些政治立場明顯的群體。

首先,讓我們回顧事件的始末。林依晨在一檔節目中提到「我是成都人,我爺爺是成都人」,這句話本應是對家族歷史的簡單陳述,卻在台灣被某些政客和媒體解讀為「親中」或「不忠於台灣」的表現。這樣的攻擊無疑是過度解讀了她的話語,將個人身份認同問題政治化。即使是「認同」也應該是個人選擇,不該成為他人攻擊的理由。

對中國極度敏感

為什麼在當今社會,個人的認同可以成為如此敏感的議題?林依晨的事件揭示了在兩岸關係緊張的背景下,台灣社會對於「中國」的反應極度敏感。這種敏感導致了認同問題的極端化處理,不僅忽視了個人的自由選擇權,更加深了社會內部的分裂。

在這樣的氛圍中,個人表達與中國相關的身份認同,無論是否涉及政治,都容易被誤解甚至攻擊。

認同本應是一個多元的、動態的概念。一個人可以同時擁有多重身份,這些身份並不必然相互排斥。林依晨在回應爭議時表達得非常清晰,她說「成都、台北、宜蘭是我祖父母、外祖父母還有我自己成長的地方,沒有這些地方、這些人,就沒有現在的我」。這段話展現了她對於家族歷史和個人成長的多重認同,無論是台灣還是中國,都構成了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種複雜的身份認同應該被尊重,而非被簡單地政治化。

認祖歸宗的文化

在很多國家,認祖歸宗的文化深植於社會,許多人都會強調自己家族的來源,不論是來自何地。這種對家族歷史的認同並不僅僅是個人選擇,更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許多人仍然會自稱來自某個祖籍地,即便他們從未在那裡生活過。

但問題的核心或許並不在於「成都人」這個身份,而在於更廣泛的社會氛圍。台灣目前某些政治力量過度強調與中國的區隔,甚至將這種區隔推向極端化,將任何與中國相關的言行都視為「背叛」。

這種思維不僅限制了個人的自由,更加深了社會內部的對立。當一個社會無法容忍多樣化的身份認同,反而試圖以單一的標準來衡量所有人,這樣的社會無疑是狹隘的。

外部力量的政治操作

值得注意的是,林依晨一直以來都被視為「零負評女神」,她在演藝圈的形象是溫和、善良且謙遜的。她不僅在工作中表現出色,私下對老師和家人也非常尊敬和關愛,這些細節無一不展現她的個人品格。因此這次的事件更像是一場外部力量的政治操作,試圖藉助她的影響力來達到某種政治目的。這不僅不公平,更是對個人自由的踐踏。

這一事件讓我們反思,社會應如何對待個人認同的多樣性。在全球化的時代,每個人都可能擁有多重身份,這些身份是歷史、文化、地理、社會等多方面影響的結果。

無論是「我是成都人」,還是「我是台灣人」,都應該被尊重,因為這是個人選擇的自由。在這樣的背景下,政府和社會應該鼓勵多元文化的共存,而非利用政治力量打壓個人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