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良談影》思索當前的臺灣電影困局

梁良 2024/08/25 13:14 點閱 2752 次
今年第一部賣座破億的本地製作《角頭:大橋頭》。這部電影一上片便氣勢如虹,首周末票房打破5000萬,主要是仗著《角頭》這個「臺灣商業電影第一大IP」的威力。(中央社)
今年第一部賣座破億的本地製作《角頭:大橋頭》。這部電影一上片便氣勢如虹,首周末票房打破5000萬,主要是仗著《角頭》這個「臺灣商業電影第一大IP」的威力。(中央社)

當前的臺灣電影似乎陷入了一個困局,一直到8月底,才出現了今年第一部賣座破億的本地製作《角頭:大橋頭》。這部電影一上片便氣勢如虹,首周末票房打破5000萬,主要是仗著《角頭》這個「臺灣商業電影第一大IP」的威力。

臺灣電影的「忠實影迷」也的確是「餓戲」太久了,他們在缺乏IP支撐的原創搞鬼喜劇《鬼才之道》得不到原來以為可以得到的足夠HIGH的娛樂性滿足,便轉向支持緊接著上映的黑幫動作系列片《角頭:大橋頭》,於是創造出爆發性的高票房。無奈,當前臺灣影壇擁有類似票房吸引力的商業電影IP大概也只剩恐怖片系列《紅衣小女孩》和《粽邪》,並不足以拉抬起已經相當低迷的市道。

商業電影第一大IP

那麼,有什麼辦法能夠讓臺灣的電影業繼續支撐下去,不致製作萎縮,產量枯竭,被迫重回《海角七號》(2008)出現之前的那幾年的慘痛歷史呢?當大部分的電影公司都以「申請到輔導金」作為開拍電影與否的前提,那麼拍攝大製作的主流娛樂片便成為一種不切實際的奢望。如何能夠降低拍片成本,以相對有限的製作規模創作出具有一定吸引力的商業類型片,便是臺灣的電影工作者必須積極面對並思考的課題。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首先,那些獲得了政府補助的輔導金、卻仍一直在心底裡沉溺於滿足個人風格的文青導演們,當他幸運地拿到足夠的預算,決定(不管是自願還是被迫)要為了爭取「票房」而開拍類型電影時,便需要明白「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立刻把自己心愛的「文青風」暫時收進抽屜,好好按觀眾習慣的類型電影規律或三幕劇故事結構去做。

這就像出道以來一心走產業路線的程偉豪和殷振豪師徒,他們分別拍的《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與《當男人戀愛時》,便都廣受觀眾的熱烈歡迎,成為臺灣商業電影的中流砥柱。而那些堅持「類型為用、文青為體」的影片,如《查無此心》、《破浪男女》、甚至《鬼才之道》,都在市場上遭遇了嚴重的滑鐵盧,藝術評價也不見得有多好,有點兩面不討好。

至於那些沒有拿到輔導金,或是只能在資本市場得到有限資金支持的低成本電影,編導們的最佳策略便是選取獨特題材的小故事,用最少的演員和最集中的場景把故事講完,但觀眾在聽故事的過程中,依舊能夠因為說故事技巧的高明和演出的精彩而感到高潮起伏,津津有味,而忽略了影片在製作規模方面的弱勢。

少數演員演出的小片

有不少國外的獨立電影,從頭到尾都只由一個到兩個主要演員演出,一個人主演的名片有《活埋》(Buried,2010)、《127小時》(127 Hours,2010)《失控》(Locke, 2013)等。由兩個主要演員演出的電影更多了,最知名的是費時20年拍完的《愛在黎明破曉時》三部曲,更早期的代表作則有拍過新舊兩版的《偵探》(Sleuth, 1972/2007),都相當賣座。

即將在臺灣上映的日本片《自白》,讓兩個大學登山社好友,在畢業16年後再度登山時遭遇暴風雪,他們在避難的木屋內因當年的一宗謀殺案自白而引起困獸之鬥,謎團翻轉又翻轉,過程高潮迭起,相當吸引人。臺灣女導演王明霞也嘗試只用兩位陌生女子和一輛車拍完一部劇情長片《她說》(2024),但它完全走小眾電影路線來宣揚女性主義,商業性就談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