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擊的行為科學》

醒報編輯 2024/08/08 19:48 點閱 751 次

近50年以來,我們比過去5,000年還要更清楚理解人類的行為模式。這本書顯示了行為科學如何徹底改變我們對於人類真正思考方式的理解,以及如何運用行為科學影響行為並獲得競爭優勢。

當代企業無論規模大小,真正了解「行為」才能夠成功;本書特別主張及述說了:怎麼擊敗往組織過度自信的決策心態,認清「事後合理化」的危險之處,用新的工具及思維以「試管精神」實證市場──這才是下一代企業在行為科學時代必備的商業邏輯

如同本書作者所說:「我之所以想要從事能夠應用行為科學的職業,是因為我看到了行為科學幫助他人的潛力,不但可以協助他人做出自己想做的決定,還可以輔助企業打造出能夠改善人類生活並為經濟做出貢獻的好工作、好產品和好服務。」

只要你是企業中的一分子,你就會受到行為影響。唯有能夠影響行為的企業才能成功。企業必須說服民眾購買或使用其產品或服務,才能產生收入。

此外,那些產品和服務,也需要人類來製作和提供。至少這些產品和服務需要由人類發明出來,或是由人類撰寫程式後才讓機器進行製作。企業若想要生存和成長,就必須在上述項目中做得比競爭對手更好。

這種事人人都知道。然而,許多企業所做的決定,卻經常與關於人們如何及為何做出某些行為的最新科學證據相悖。更糟的是,很多企業沒有想過要試著改變行為,而是只改變感知或態度,並誤以為行為會因此而出現改變。

行為科學的重要教訓

行為科學最重要的一個教訓就是:人類所做的事,往往與他們所說或打算做的事情相異。假如企業不了解人類的決策方式,不知道人類通常是由自己也沒感覺到的潛意識或外部因素所驅動,就只是在浪費企業(及股東)的錢而已。

好消息是,在過去50年以來,我們已經比過去5,000年還要更清楚理解人類的行為模式和原因。如同醫學、科技和電腦不斷日新月異,我們對於行為科學的知識也不斷在增加,而這都歸功於行為經濟學、社會心理學、演化心理學、神經科學等學科的理論,以及許多從事行為科學相關職業的實踐者。

本書提及的許多前衛思想家,現在都是全球政府和企業的重要顧問。其中兩位重要的人物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教授和理查.塞勒(Richard Thaler)教授,甚至在本世紀獲得了諾貝爾獎。

深入了解人類行為

企業需要學習的東西還很多。然而,本書不是科學指南,也不會列出所有人類行為中的偏誤及不合理的表現,因為(竊竊私語)我並不是行為科學家。雖然我在發表演說時,常常被介紹為行為科學家(或行為經濟學家及心理學家)。

但我認為自己是一位實踐者。我的工作是運用行為科學的知識影響他人行為。我對於這項學科的知識和熱情,完全來自於工作所需。這份工作必須發揮行為科學的知識,為公共部門與私人部門提供服務。

深入了解行為,可以造成更大的影響。當我在英國的衛生部工作時,我們的戒菸政策負責人曾向團隊表示,我們每年所挽救的生命,可能比某些外科醫生一輩子所救的還要多。那時我才發現,若能更清楚了解真正驅動行為的因素,就有可能以大規模的方式改變民眾的行為。

行為科學解決問題

我後來發現,公共部門運用行為科學讓民眾擁有更長壽的幸福生活的方式,也可以用於解決其他問題。

我處理過的行為相關問題包括:戒菸、從軍、喝烈酒與小酌的問題、大學學費、報稅、促進團隊合作、製作扁平包裝的家具、完成時間表、大眾交通工具,以及購買各種產品和服務等相關問題。

我和同事曾經根據行為科學制定策略,而在2014年因應家庭暴力的社群媒體運動中,贏得了年度最佳全球運動獎。這也促成了全球最成功的戒菸手機應用程式「我的戒菸夥伴」(My QuitBuddy)問世。我曾經為客服中心人員、執行長、行銷總監、創意工作人員、電視播報員、客戶體驗總監、大學行政人員及各行各業的人員進行培訓。我曾經向國務卿進行簡報、為金融科技的新創公司提供建議,並且向衛生工作者、商業心理學家和營養學家發表演說。

我的職業之所以能夠如此多采多姿,是因為我有幸能夠研讀深諳此道的人的著作,並且與他們合作。他們的姓名都會在謝詞中出現。本書不是只有我的個人想法,而是與以上諸位的思想理論揉雜而成。在撰寫本書時,我採訪了25位充滿啟發和思想的實踐者,藉此從他們的最佳範例中學習。

對大腦運作充滿好奇

在訪談過程中,我發現這幾位實踐者都有一些共同之處。雖然彼此的學術和職業背景各不相同,但他們都天生對大腦的運作方式充滿好奇。在其他人致力於發展新科技時,他們渴望理解人類為什麼做出看似毫無邏輯的舉動、挑戰傳統思想,並因此讓事業一帆風順。正如愛因斯坦所說:「重要的是,千萬不要停止懷疑。好奇心自然有其存在的理由。」

在進入商業行為科學的美妙世界之前,我還有最後一句話想說:這些影響他人的工具,比許多人想像中還要強大。最近發生在全球各地的事件,在在反映出這個事實。行為科學所引起的道德爭議是非常重要的問題,而本書也將提及相關議題。

我之所以想要從事能夠應用行為科學的職業,是因為我看到了行為科學幫助他人的潛力,不但可以協助他人做出自己想做的決定,還可以輔助企業打造出能夠改善人類生活並為經濟做出貢獻的好工作、好產品和好服務。

讓生活變得更美好,而不是更差勁。(宇欽/輯)

《進擊的行為科學:不靠直覺與猜測,求證意想不到卻符合人性的決策洞見》
作者:理察・查塔威
出版社:大寫出版

其他書訊:

《優勢談判:把自己的思想放進別人的腦袋》
作者:羅傑.道森
出版社:平安文化

你的一生中,至少需要經過上千次甚至上萬次的談判。

談判,不是你死我活的零和遊戲,而是生活的一部分,如何在談判後各取所需,爭取有利的籌碼,卻又能讓對方不失顏面,甚至變得與你更親近,是一門藝術。

不論是在職場、學校、家庭,談判都「無所不在」。

親子之間的溝通、購物時的討價還價、租屋時的租賃協議、向公司爭取加薪升遷,乃至所有商業合作都是談判。

學會更好的談判技巧,就能帶給你更好的生活品質。

《古希臘羅馬人原來這樣過日子》
作者: 加勒特.瑞安
出版社:麥田

古歷史學家加勒特.瑞安集結了一系列簡短而幽默的文章,探討了他在課堂和網路上回答關於古希臘人和羅馬人的問題。

與大多數關於古典世界的書籍不同,本書的重點不是著名人物或事件,而是日常生活中引人入勝的細節,幫助我們看到古希臘羅馬人的真實生活,理解他們的真實想法,以及對他們來說真正重要的是什麼。

這本極富娛樂性、引人入勝,提供了一種有趣而新鮮的方式來理解古代世界。

《一本書讀懂科技趨勢關鍵詞》
作者:金敏九
出版社:商業周刊

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對人的生活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無論從事什麼行業、擔任什麼職位,都脫離不了科技的影響。

舉凡財經新聞都有的產業大勢(AI、機器人…)、每個人的生活應用,連休閒娛樂也離不了它。

金敏九擔任《每日經濟新聞》撰稿人,寫作的對象是新知好奇的一般大眾、需應用科技知識的商務人士、需要理解產業趨勢的管理者,以及投資人,善於以大白話解說「最新的科技該如何應用在商業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