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者心》四知、全知、無知

施壽全 / 醫師 2024/07/21 19:13 點閱 2652 次
在知識爆炸的現代社會,禍從口出,能不慎言嗎?(網路截圖)
在知識爆炸的現代社會,禍從口出,能不慎言嗎?(網路截圖)

東漢縣令王密為感謝太守楊震的提拔之恩,曾於某天夜晚前往拜會,並稱「幕夜無知者」,請太守收下所攜的黃金厚禮,楊震回應「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而予以拒絕,是歷史上有名「四知」的故事。

「無知」才能維護隱私

務實來說,「天知、神知」,最後的審判,總是在人過去之後的事,現世無從評斷,但如果要保證活著時只有「我知、子知」的狀態,則不論事況性質如何,「四知」必須對外等同「無知」(無人知道),才能維護隱私,這種狀況當事人若能信守承諾,守口如瓶,並不難辦到。

然而,電子科技勃興之後,如今已與從前完全不可同日而語了。人口愈來愈密集,運輸普及方便,通訊也無遠弗屆。任何人一有什麼動作,可能隨時被撞到或窺見,或者被記錄到監視器中,或者被跟蹤拍攝等等。

「全知」影響深遠

與從前不同的,還有價值觀的改變。動作以外,話語的傳播更快。有人掌握了某種機密,見獵心喜,所以沒想清楚就公開講了。這個人或許不是真的「無知」到,不知道公開後「全知」影響深遠,但能達到譁眾取寵的目的,應該就是他覺得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

講話並不算是簡單的生理動作,但有人用「舌頭震動」來代表講話,也算是傳神的形容。舌頭不震動則已,一旦震動,另有一種極端的狀況是,有人也是聽聞了某種敏感情形,想分享又覺得不太確定或時機不宜,但不說憋著也難過,所以就先告訴一位好友。

這人雖然叮嚀好友不要講出去,但好友又囑咐他的好友不要講出去,再對下一位也是如此,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最後造成所有的人都知道的「全知」狀態。

禍從口出 慎言慎行

剩下來,可能只有舌頭開始震動的那一位當事人,陷入荒謬的「無知」境況,其實別人都知道,只是他不知道別人都知道,還以為別人都不知道,只有他與第一位好友知道。

從「無知」到「全知」,在知識爆炸的現代社會,其實只有一線之隔,欲蓋彌彰,何必當初呢?禍從口出,能不慎言嗎?

且看聖經的訓示。雅各書3章6節:「舌頭就是火,在我們百體中,舌頭是個罪惡的世界,能污穢全身,也能把生命的輪子點起來,並且是從地獄裡點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