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電影獎系列四之一》短片比完美日常 長短動畫競爭懸殊

胡幼鳳 / 前台北電影節總監、楊士琪紀念獎主委 2024/06/26 16:58 點閱 756 次
入圍最佳新人的女主角林怡婷,已得到金穗獎的最佳演員,影片細膩且貼近生活地呈現回收場的日常。(網路截圖)
入圍最佳新人的女主角林怡婷,已得到金穗獎的最佳演員,影片細膩且貼近生活地呈現回收場的日常。(網路截圖)

今年台北電影獎入圍的短片,均以自然寫實的風格描繪日常。而入圍的動畫片則是風格各異,長短片同場競逐動畫首獎,其中最長的是96分鐘的《八戒》,最短的是只有4分鐘的《游墓》,實力相當懸殊。

《回收場的夏天》一路拿獎

短片中,執行度完整、流暢的《回收場的夏天》,是公視學生劇展的作品,導演陳浩維以29分鐘的片長,由去年入圍金馬獎、敲金鐘獎,一路戰到今年金穗獎,甫獲今年金穗獎最佳劇情片。

陳浩維為短片做足田調,在台中的回收場實習了近八個月,不著痕跡寫出拾荒者以白鐵冒充青銅以賺取小利的內行細節。入圍最佳新人的女主角林怡婷,已得到金穗獎的最佳演員,影片細膩且貼近生活地呈現回收場的日常。

林怡婷演出青春期的少女小萱,為經營回收場的媽媽工作,做分類、計價、騎摩托車收貨,還要照顧稚齡的妹妹,她沒錢、沒閒和同齡青少年玩樂,內心不平衡又叛逆,青春的悸動與冒險,使她在一場和學長於U2親密約會後,爆發了與母親的衝突。

母女的衝突與和解,在情緒的堆疊與宣洩,導演處理得張弛有度,此片的攝影師是以《詠晴》得到金馬獎最佳短片的導演張誌騰,運鏡純熟也為影片加分不少。

罕見兩部大陸短片入圍

一向標榜以國產片為獎勵對象的台北電影節,今年首度有兩部標示大陸出品的短片參賽,依照台北電影獎的入圍規定,只要導演是具有中華民國身分或居留身份者即可。

攝影出身的秦海是高雄人,曾是2018金馬電影學院的學員,畢業自捷克表演藝術學院影視學院(FAMU),初次執導的《新年舊日》,靈感來自疫情期間與母親相隔兩地,他想像母親獨自生活的景況,創作了這部描述大陸女子在喪夫後獨居的日常。他以平靜樸素的手法,來雕刻母親一生角色遷徙,始終孤獨且堅韌。



圖說 :《新年舊日》,靈感來自疫情期間與母親相隔兩地,他想像母親獨自生活的景況,創作了這部描述大陸女子在喪夫後獨居的日常。(網路截圖)

此片得到去年86358賈家莊短片周的最佳影片,這個影展是由大陸名導賈樟柯在他家鄉山西汾陽賈家莊主辦的影展,是全球華語短片競賽,秦海獲得首獎殊為不易。

大陸導演錢檸曾在台藝大攻讀,也曾是金馬電影學院的學員,他的《河童》在青海拍攝,是他參加西寧FIRST青年影展訓練營拍的短片,他的導師是曾以《爸媽不在家》得到金馬獎最佳影片的新加坡導演陳哲藝。描述受到同儕排擠的過動男童,結識了一個在河邊出沒的怪童,兩童間的互動與探索。

《公鹿》是朱建安連續以養鹿場拍攝的「鹿場三部曲」的系列之三 ,是養鹿人家的生活切片,養鹿人為取鹿茸須與公鹿搏力,朱建安藉以引喻男性權力場的爭強鬥勝。

《下風處》諷刺味濃

《下風處》是入圍短片中唯一以環保為議題的,以石化廠空汙嚴重還要擴建,引起居民抗議,資方釋出補助方案軟化抗爭,只有一位罹癌的老者堅持抗爭。
當居民發現廠方對老者提出特別優厚的條件時,決定也採激烈抗爭,以換取更優惠的補助。

導演陳浤設計在同樣的場景以第三視角冷看鄉民變質的訴求,呈現人心的貪婪與短視,諷刺手法頗具創意。


”AA”
圖說 :《下風處》是入圍短片中唯一以環保為議題的,以石化廠空汙嚴重還要擴建,引起居民抗議,資方釋出補助方案軟化抗爭,只有一位罹癌的老者堅持抗爭。(網路截圖)

動畫《八戒》聲勢強

動畫類的競逐者中,聲勢最強的是已得到金馬獎最佳動畫獎的《八戒》,以華麗科幻的賽博龐克風格,將《西遊記》去西方取經的故事,轉換成在未來科幻世界中,人們一心嚮往一切由AI主導的美麗新世界,而牛魔王負責篩選誰對社會最有貢獻,誰就可以去新世界。

平凡的八戒也想讓老媽過上好日子,得知自己被選上,欣喜若狂,後來發現其實是搞錯了,不惜坑矇拐騙出賣朋友,以達去新世界的目的,但他良知未泯,藉由保全人員悟空的協助,撥亂反正,打敗幕後主導的牛魔王。

這部動畫片得到很多國際影展肯定,在巴西AnimaVerso Festival得到最佳動畫、劇本、美術、視覺效果、音效五項大獎。也在台北電影獎入圍了最佳美術設計、造型、聲音設計,成為近年最受矚目的國產動畫。

美國紐約冬季電影獎頒給最佳動畫獎,並給此片極高評價:「透過華麗豐富的視覺設計,與幽默驚喜的動畫想像,探討人性在未來科技衝擊下的選擇,是台灣動畫成功結合商業元素與動畫藝術的代表作。」

蹭許光漢熱度搶一杯羹

《八戒》紅到海外,在國內上片卻備嘗艱辛,甚至得蹭許光漢的熱度,設計以許光漢站C位的配音演員群海報宣傳,讓人產生錯覺是許光漢主演的新片《八戒:決戰時刻》,吸引觀眾走入戲院,但相比由許光漢配音的日本動畫《蒼鷺與少年》創下台灣票房一億八千萬,《八戒》票房至今尚不到一千萬。


”AA”
圖說 : 邱立偉導演為《八戒》原創設計。(網路截圖)

另一部揉雜鄉野傳奇「魔神仔」、生態環保議題的《妖怪森林》,取了個類似日本動畫的名字,並以類《神隱少女》的結構,叛逆少女走入充滿各種妖怪的森林解救父親,今年初上片票房僅三百多萬,都道盡國產動畫想和日本動畫分一杯羹的艱辛。

長短動畫競逐首獎 有失公平

動畫短片可純為創意而生,甚至一人即可手工完成,而動畫長片《八戒》動員了360位動畫師,製作預算在五千萬以上,要既有藝術價值又經得起市場考驗,實不可一概而論,放在一起競賽,有失公平。

短片可天馬行空自由創作,擅長以捏麵人偶做動畫的黃勻弦的《眾生相》,以停格偶動畫,表達出慾望如巨獸的抽象概念。謝宗旻把自己大學畢業後居家看護爺爺十年的心路歷程,獨立完成《長期照顧》。而4分鐘的《游墓》,以黑白的手繪筆觸,畫出無人祭拜的墓,在雨中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