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一下你跟父母、朋友、兄弟姐妹、另一半的關係,關係的建立來自於每一次接觸,你對他們做了什麼,他們對你做了什麼。跟錢的關係也一樣。每次碰到錢,你都做了些什麼?想到錢,你的情緒如何?你如何與別人談論錢?
大多數人都為了追求理想生活而努力工作,但被問:「你理想的生活需要多少錢?」大家就沉默了。到底你的理想生活是什麼樣子?需要多少錢?可能因為答不出來,解答就變成「別想那麼多,先好好工作再說」的鴕鳥心態。
這本書將推翻所有你學過的金錢知識,重新定義財富的價值,擺脫對「有錢」的過度執著、對「窮困」的過度恐懼,讓你跟金錢的關係逐步恢復到健康狀態。
人生沒錢就完蛋?對於錢的誤解、盲目追求,讓我們聽到很多傳頌已久的至理名言:貧賤夫妻百事哀、沒有錢就天崩地裂──這正是困乏者心態的首要寫照。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絕對不是。讓這一切發生的不是因為沒錢,而是「沒有錢,我就什麼都沒了」的困乏者認知。
小時候不管去到哪裡,其實最常看到的情況是,長輩們因為沒有錢而愁雲慘霧,像是父母吵架、父親借酒澆愁。後來很多人也告訴我,長輩會因為自己混得不好,親戚間就不互相聯絡,感覺沒有錢就會被看不起、沒尊嚴。
如果你對這些描述感到熟悉,那我們一樣,都是在困乏思維的環境下長大。你不孤單,但這也不能怪我們的上一代,因為他們也是無條件接收再上一代的觀念、也受著整個社會的主流價值觀所影響。只是我們比較幸運,在資訊發達的現在,有更多管道知道不同的觀點。也正因如此,我希望所有讀者從今天開始,都能為自己負起全責。
有困乏者思維的人
如果你真心希望能致富,造就狀態A的人生,那麼從今天開始,不要再怪罪原生家庭、不要再歸咎自己的學歷、能力、背景、年紀;不要再重複一樣的行動卻期待有不同結果。對於重複發生的同一件事,只有做出全然不同的理解,才有可能看到不同的學習機會,並採取不同的行動、做出不同的決定、創造不同的結果。
接下來的篇幅,我所說的窮人都不是指沒有錢的人,而是有困乏者思維的人。有困乏者思維的人,再有錢都很難滿足、快樂;而有富足思維的人,例如馬斯克,就算是出身貧窮、遭遇危機,我們也知道他們能成就偉業、東山再起。
窮人在為錢煩惱的時候,你不會看到他們好好地跟老婆小孩說話,也不會看到他們依舊照顧自己的健康,定期運動、注重飲食與作息。更別要求他們,在工作之餘依舊朝著自己的夢想推進。這不是因為沒錢,是因為腦海裡的困乏者思維讓他覺得,他被「沒錢」毀了,他也沒有「頻寬」去處理其他事情了。
當我們陷入這種狀態,千萬不要認為一切等到有錢就能回到正軌。而是要先讓自己的心態保持正軌,才有機會讓財富重新回到眼前。
為未來願景而存在
但是該怎麼做呢?如同前面章節所說的,假設我們心目中的理想生活除了錢以外,也希望有健康、家庭、夢想、人際關係等。那麼從今天開始,我們就該為這些領域投入時間、精力、資源及努力。
換言之,對於富人(這邊開始的篇幅,富人泛指有富足心態的人)而言,無論是錢、家庭、工作、健康等都同樣需要投入,都是生命中的一部分,一切都是為了未來的願景而存在。也因此,富人更能清楚知道,不能讓任何一個地方的短暫問題,影響其他領域、造成更大面積的損害。
當富人的財富領域有了狀況,第一件事不是拋家棄子、不顧生命危險地跳進去解決,而是先做好隔離—意識到問題存在,但不讓一個問題影響到其他領域。例如即便為錢操心,回到家也要好好跟孩子吃頓飯,好好和伴侶溝通;依舊維持自律的作息,不讓自己的日常生活也跟著亂掉,如此才有餘力應對單一領域的挑戰。
他們可能會告訴朋友們,自己最近在處理一些問題,暫時沒辦法碰面──也因此我們總是覺得,那些富人似乎即便發生天文數字的虧損或危機,也總是能解決。
富豪谷底求翻身
這不是有沒有錢的問題,一來是他們更有能力冷靜沉地著面對現況,而不是天崩地裂;二來則是他們能用其他領域的健全,協助自己解決個別領域的問題。
前幾年有一部《富豪谷底求翻身》的紀錄片,讓我有更深的體悟,極力推薦大家都去欣賞一下。而在這裡我想用一個問題總結:假設今天比爾.蓋茲跟你的隨便一位同事被丟到人生地不熟的偏遠小鎮,一切從零開始。你覺得十年後,比爾蓋茲跟你同事,誰比較有可能變有錢?
我想,不只是你跟我,說不定連你同事都覺得比爾.蓋茲更有可能。
打造自己的財務系統
所以我們要做的是,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財務系統。在一開始就能藉由這個系統徹底改變自己與錢的關係,不管是你看待錢的視角,以及在你看到金錢、擁有金錢時,能幫助你真正擺脫稀缺的恐懼,也能知道自己如何使用它,並且讓它幫助你創造出最棒的體驗。
也就是說:在打造系統之前,你要先知道系統最終為何服務。讓我很直接地定義何謂人生財富—你的財富是你能體驗多少,而不是你擁有多少。
這個定義對於金錢的創造極其重要,只要理解這點,我們就能擺脫對「有錢」的過度執著、以及對於「窮困」的過度恐懼,讓你跟金錢的關係逐步恢復到健康狀態。
恢復健康關係狀態
什麼是健康的關係狀態?以我自己與女兒的關係為例,對於我的女兒而言,跟爸爸的關係,除了不應該是父女反目成仇、討厭爸爸;也不應該親密到一想到明天上學看不到爸爸,就難過到睡不著覺。健康的關係是在爸爸身邊時,能好好享受爸爸在一起的時光;爸爸不在身邊時,也能因為知道爸爸支持她,所以能放手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而不是整天捨不得、哭哭啼啼找爸爸。
把這樣的親子關係拿來對比大家跟錢的關係,再想想沒錢的時候,大家都是怎麼樣?焦慮、抱怨、開始廢寢忘食的工作、加班賺錢、覺得沒錢就沒希望了⋯⋯這些是你要的「和錢的關係」嗎?
你是牢籠迴圈族嗎?
無論你認為你的財務狀況多麼複雜,你一定處在這四大分類當中。從損益表的收入扣去支出,我們得到了盈餘,從資產負債表的資產扣去負債,我們得到了淨值。
而盈餘、淨值為正值、負值、或零,則可以用四個象限來表達,這一至四象限分別是(+,+)、(-,+)(-,-)(+,-)。接著我們便可以來探索,四個象限的財務現況,如何啟動實現人生財富的優先行動策略。
在這個象限(牢籠迴圈)裡的人,每個月的收入能夠涵蓋支出,目前可能也有貸款,假設發生極端狀況,將手上的資產變賣,至少能把負債還清,或是還有一些資產剩餘。只是即便如此,他們並不覺得自己壓力有比較小,或是生活有比較輕鬆。第一象限的人涵括了兩端的人,其中一端甚至是高薪族群。這個象限裡的眾多案例,通常有兩個共通要素:努力賺取收入、拚命克制開銷。
選擇打造人生財富
例如有一些醫師、牙醫師、工程師、創業家,他們的收入遠高於普通人、生活開銷有人較高,有人還是很節制,但他們的生活無非就是更努力、花更多時間工作獲得收入。有可能是因為多買了一間房所以需要付貸款,有可能是因為孩子出國讀書需要付學費,或是因為新進口的跑車、遊艇、高爾夫俱樂部年費⋯⋯時間總花在獲取更多的財務報酬,而非打造人生財富。
另一端的組成是薪資一般,但在工作之外,常額外耗費很多心力在控制開銷上。例如需要控制飲食、交通、購物、休閒、聚會、旅遊等,花費時間比價、跑到較遠的地方買更便宜的日用品、等待打折,或是在網路購物時花更多時間確認CP值等。
並不是說這些不好,甚至我也鼓勵大家,如果這些能帶來樂趣、為你提供更多價值,仍可以投入去發展。只是這麼做的人,他們的反饋大都是「沒辦法、因為收入不多,更需要小心翼翼地生活」。從這裡我們看到的是,為了控制開銷,需要花很多時間在與人生財富不相關的地方。
牢籠迴圈族的起點
注意到了嗎,無論薪資高低,從人生財富的角度來看,都是一樣的問題:為了錢,犧牲更重要的時間,並且在這條路上看不到終點。因為無論是誰,只要一停下來就斷糧,頓失生活來源。而繼續這樣下去,高薪的人,開銷越來越大,身體萬一變差可能還有更多花費;低薪的人,則是發現職涯發展有限,再怎麼存錢也不可能足夠安心退休。
在這個象限的人,核心策略來自於時間與收益的思考,例如能不能用一樣的時間賺到更多錢?能不能用更少的時間賺到一樣的錢?或是再進一步,用更少的時間賺到更多的錢?當我們願意這麼想,而不是一想到需要更多錢,就一味地更拚或更省而亂衝時,我們就能刺激自己的大腦去思考更多可能。
要實現這樣的方向,最重要的莫過於前述的主動收入結構,在這個象限的人一般都能滿足生存條件(包含緊急備用金),所以應該編列時間與財務預算去探索、學習,找尋自己的財富因子,實現J型曲線。
願景回推的財務目標
另一方面,則是開始做資產盤點,從願景回推的財務目標,掌握財務現況與目標的差距,重新進行資產配置、打造投資組合。例如先不急著把債務還完、增加進攻型基金的比例、學習價值投資等。
特別要提醒採取行動的朋友們的是,執行過程中,可能會因為短期看不到成果而感到受挫、灰心或是面對新衍生的開銷、財務決策而心生不安。請大家記住,對未來多有信心,就能對現在多有耐心。能適時放下安全感正是人類進步的原動力,對人生也是一樣重要。
從上古時期打獵採集、每次出手就有東西吃的模式,慢慢開始有人願意停下來耕種、拉長時間獲取幾個月後的可能收成,這本身就需要放棄收成前不能獲得食物的安全感;快速推進到現在看到的人工智慧發展,也是拋開需要趕快看到「獲利」的概念、接受了投入可能全部石沉大海的大量資料餵養,才有機會催生出生成式人工智慧的誕生。過程可能讓我們不舒服,但它是值得的。(宇欽/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