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原力》

醒報編輯 2024/05/16 02:59 點閱 726 次

身為劍橋醫學院學霸,阿里.阿布達爾(Dr Ali Abdaal)曾以為「吃苦就是吃補」。然而,他剛當上住院新手醫師時,卻發現「吃苦」策略嚴重失靈,讓他效率不彰,一度崩潰。

他埋首腦科學、心理學研究後,發現「愉悅心態」能帶動「創造樂趣→激發動力→提高生產力→創造樂趣…」的正向循環,而這才是高效率的真正關鍵。他將所學運用在生活和工作中,也成功讓自己跨界創業。

從Netflix網飛、歌手愛黛兒、諾貝爾獎得主到奧運選手,本書結合豐富的企業名人故事案例和完整的架構,帶領你巧妙運用正向情緒科學,完成「激勵、解鎖、續航」三大步驟,從此無痛展開高效率的全方位人生!

太平洋屋脊步道並不適合膽小的人。它橫跨美國西部兩千六百五十英里的山區地形,涵蓋了美國從南到北,從墨西哥邊境的沙漠到華盛頓州北部的山脈,是最艱苦,甚至是最危險的徒步旅行路線之一。

每年夏天,成千上萬無畏的徒步健行者都會踏上山路,他們早在春天便已出發,現在還要再走五個月,才能抵達加拿大邊境。對大多數人來說,這聽起來像是地獄般的耐力壯舉,但對於密蘇里大學教授肯農.謝爾敦(Kennon Sheldon)來說,這無非是一個進行心理實驗的絕佳機會。

兩種類型的動機

謝爾敦是近年來研究人類動機浪潮中的泰斗級人物。千禧年之初,許多人認為,關於動機的重大問題已經獲得解決。正如本書第一部所說的,自一九七○年代起,科學家就發現了兩種類型的動機:內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和外在動機(extrinsic motivation)。

內在動機是指你做某件事情是因為它本身讓你感到愉快;外在動機是指你做某事是因為外部的獎勵,比如賺錢或獲獎。自從這兩種動機被發現以來,無數研究指出,當我們有內在動機去做某件事時,做起事來會更有效率、更有勁。

而從長遠來看,外在獎勵會降低我們做某事的動力。因此,內在動機總是和「好的」畫上等號,外在動機總是和「不好」畫上等號。道理就是這麼簡單。

只不過謝爾敦認為事情遠不只如此。一九九○年代起,他開始懷疑動機科學是否遺漏了某些面向。的確,表面上看,外在動機似乎比內在動機「更糟糕」,但同時,生活中又顯然充斥著受到外在獎勵而獲得動力的例子,而且也確實激勵了人們。

凱妮絲的學習動機

試想,有一個學生正在為考試複習,我們姑且稱她為凱妮絲。凱妮絲並不喜歡讀書的過程,所以她的學習動機不是內在的。現在,她受到讀書和學習的純粹樂趣之外的動機所激勵。凱妮絲是如何激勵自己讀書呢?以下是一些選項:

選項 A:我讀書是因為爸媽強迫我去做這件事。我討厭這門課,但如果不及格,就會被禁足一個月。我需要好好讀書來避免這種可怕的懲罰。

選項 B:我之所以乖乖讀書是出於罪惡感。我討厭這門課,但我知道爸媽辛辛苦苦把我送到這所學校,我應該珍惜機會,好好學習,這樣才能進入好大學。我如果不好好讀書,會感到焦慮和內疚。為了這次考試,我每天晚上都會花幾個小時讀書。

選項 C:我讀書是因為我真心想要在學校表現出色。沒錯,我討厭這門課,但我必須通過這次考試,才有資格選修我明年真正想上的課程。我努力學好這門課,是因為我很想上大學、開闊視野,也許將來還能申請醫學院。爸媽並沒有強迫我做這些事。的確,如果我失敗了,他們會失望。但我不是為了他們而讀書,我讀書是為了自己。

工作和生活的態度

這些選項都屬於「外在動機」:在每種情況下,凱妮絲並不是因為讀書本身令人愉快才去讀書。相反地,她讀書的目的是為了達到某種外部結果,如避免懲罰、消除罪惡感或進入自己想念的學校。

但很明顯,這三種選擇代表了對工作和生活截然不同的態度。選項C甚至可能是一種健康的激勵方式:它鼓勵凱妮絲朝著她所重視的目標而努力,即使這個過程本質上並不令她感到愉快。

凱妮絲的例子指出,事實上,並非所有的外在動機都是「不好的」。就像凱妮絲學習她討厭的科目一樣,我們有時不得不去做自己討厭的事情。更何況,即使我們一開始喜歡某件事,如果做的時間夠久,總會遇上倦怠的時候。在這些時候,需要有人可以告訴我們,只要我們繼續努力,就能堅持下去。

太平洋屋脊步道實驗

這又把我們帶回了謝爾敦和太平洋屋脊步道的心理實驗。他認為進行山脊步道的健行者,在旅途的某些時刻多半會經歷內在動機的崩潰。他想知道,究竟是什麼原因促使他們繼續走下去。

於是,他決定做個實驗。二○一八年,謝爾敦招募了一群有興趣進行山脊健行的人。這群人的能力參差不齊,其中七人從未徒步健行過;三十七人徒步健行過「幾次」;四十六人「經常」徒步健行;有四個人「總是」在徒步健行。

健行開始之前,謝爾敦讓參與者對以下的敘述進行評分,而每一個敘述衡量了不同類型的動機:我參與徒步健行是因為……

◆ 太平洋屋脊步道健行很有趣。

◆ 太平洋屋脊步道健行對我個人很重要。

◆ 我想為自己感到自豪。

◆ 如果我不進行太平洋屋脊步道健行,我會覺得自己很失敗。

◆ 如果我完成太平洋屋脊步道健行,我會博得他人的讚賞。

◆ 老實說,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參加太平洋屋脊步道健行。

謝爾敦在研究資料時發現,在馬拉松式健行的過程中,所有健行者的內在動機都明顯下降。這並不奇怪,當你得花上五個月,徒步穿越兩千六百五十英里的冰天雪地,很難真正享受每一步。

相對自主性的連續體

謝爾敦更感興趣的是,當健行者的內在動機轉化為外在動機時,他們的外在動機是什麼形式?到了二○一七年,許多科學家開始認為,就像凱妮絲為了考試而學習一樣,除了純粹的內在動機外,另外還有三種不同類型的動機,統稱為「相對自主性的連續體」(relative autonomy continuum,RAC)的範疇:

外部動機(external motivation)。「我這樣做是因為他人會更喜歡、更尊重我。」給這句話打高分的人,具有較高的外在動機。

內攝動機(introjected motivation)。「我這樣做是因為如果不這樣,我會感到內疚或認為是自己的不對。」給這句話打高分的人通常具有高度的內在驅力。

認同動機(identified motivation)。「我這樣做是因為我重視它能幫助我實現目標。」給這句話打高分的人具有較高的明確動機。

內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我這樣做是因為我喜歡這個過程本身。」對這句話打高分的人具有較高的內在動機。

四種動機圖表化

我們可以把這四種動機繪製成一個自主性由低到高的圖表。

外部動機是外在動機的一種形式,自主性較低,並非受到任何內在的力量所驅動,而是受到他人的意見、規則和獎勵所影響。進一步來看,認同動機則是外在動機中,自主性較高的一種。儘管我們可能是為了外部獎勵而去做某事,但我們看重這個獎勵或最終目標,而且其中的價值是由我們自己決定,而不是他人所強加給我們。

謝爾敦利用這個架構發現到,徒步健行者之所以成功,往往與他們的內在動機減弱時,所利用的特定類型外在動機有關。謝爾敦利用從健行者身上所收集到的動機、幸福感和健行表現數據,發現內攝動機和認同動機較強的人,更有可能完成徒步健行。他們會設法利用這些類型的外在動機來幫助自己持續向前,即使遇到了困難也一樣。

完善的主觀福祉

與此同時,謝爾敦還利用一系列完善的「主觀福祉」(subjective well-being,SWB),也就是心理學術語的「幸福感」測試,詢問每位健行者在健行中的心情。他有了第二個耐人尋味的洞察:唯一與更高幸福感相呼應的外在動機是認同動機。

換句話說,健行者透過將自身行動與自己重視的事物相結合,來激勵自己完成健行,並因此在抵達終點時感到快樂。雖然謝爾敦並沒有使用「愉悅生產力」這個詞,但你可以說這些健行者體驗到的正是這個東西。

降低倦怠風險啟示

這項研究為我們提供了降低倦怠風險的啟示。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探討了如何避免我所說的過勞倦怠,也就是因為承擔了太多工作所產生的;消耗性倦怠則是因為工作過度耗費心神所致。第三種則是我所稱的錯位倦怠(misalignment burnout)。

錯位倦怠源於當我們的目標與內在自我不符時產生的負面情緒,我們感覺很糟、成就感降低,因為我們不是發自內心去做。我們的行為在這些時刻受到外部力量的驅動,而不是出於內在自我和我們所做的事情之間更深的契合。這種一致性只有內在動機與認同動機才能提供。

解決辦法是什麼?找出對你真正重要的事物,並使自己的行為與之保持一致。

這種方法能使人蛻變;它能讓我們從根本上改善生活。我們探討過,每個人都必須去做自己不喜歡和別人期望我們做的事情,例如我不喜歡把車送修、清洗馬桶或是納稅。我們不喜歡做某些事,因此會消耗我們的精力。(宇欽/輯)

《高效原力》
作者:阿里.阿布達爾
出版社:三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