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台灣農業所面對的外在情勢相當不平靜,波濤洶湧,險象環生。首先是大陸商務部提前發布「2023年第54號商務部關於就台灣地區對大陸貿易限制措施進行貿易壁壘調查最終結論的公告」,認定台灣對大陸貿易限制措施構成貿易壁壘;台灣違反WTO最惠國待遇的不歧視原則及兩岸ECFA第一條規定的義務,對大陸已造成總體的負面影響。
誰不公平貿易?
緊接著,國台辦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亦表示國台辦支持大陸商務部採取進一步措施。大陸極有可能取消「早收清單」我輸陸農產品零關稅的片面優惠。
對此,我政府極力反駁,認為大陸「片面」進行的貿易壁壘調查違反世貿規範,而且「不符事實」,因此我政府絕不接受這樣的「最終結論」,要求中國大陸「停止政治操作」。我政府藉此意圖再次撈取「反中價值」,無意盤查清點我對大陸貿易限制措施可能構成的不公平貿易壁壘。
其次是,這幾天正於台北進行「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第二階段的實體談判,聚焦在勞工、農業和環境等章節進行討論。在農業議題方面,只談與美國有利的國際「標準」,卻不談關稅減讓,更沒有早收清單,對台灣農業是相當不利的。該倡議幾乎可以說都是以「美國優先」為出發點。
「美國優先」的考量
美國針對勞動、農業、環保等議題談的都是強調「標準」,「標準」確實可以引領產業發展,但不同國家有著不同的國情與產業發展路徑,我政府實應多召開公聽會,彙集民意,據理力爭。
從兩岸關係來看,ECFA很有可能會遭到取消。放眼全世界,各國(例如韓國、智利、新加坡、日本等)所簽雙邊「自由貿易協定」(FTA),均具互補效益,FTA當然是簽愈多愈好,沒有國家會用一個雙邊FTA來取代或替代另一個雙邊FTA的。
一般而言,雙邊自由貿易協定會談關稅減讓,以及早收清單等來展現雙邊自由貿易的企圖與決心,但是「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卻以「美國優先」,就農業議題而言,美國無意談早收清單和關稅減讓,該倡議根本無法比擬兩岸ECFA所創造的龐大商機與利益。
恐難與東南亞競爭
此外,台灣近年與其他國家洽簽FTA均無進展。萬一兩岸ECFA被取消了,早收清單和關稅減讓都沒了,再碰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東協10國及中國大陸、日本、韓國、紐西蘭、澳大利亞全部15個成員國在去年均已完成生效程序,並相互實施關稅減讓或零關稅,台灣農產品未來在大陸市場、日韓市場怎麼和東南亞的農產品競爭?另一方面,「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要求我農畜產品進出口採用「食品安全檢驗與動植物防疫檢疫措施協定」(SPS)的國際標準,可預期的美國農畜產品進口將大增。「屋漏偏逢連夜雨」,我農業恐成「反中價值」、「美國優先」祭旗下的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