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人的書櫃總有一本心理學書》

醒報編輯 2024/03/21 20:43 點閱 1293 次

我們隱隱約約地知道財富和金錢會影響人類的行為,然而我們並不了解具體的「有錢人思考方式」心理機制。為了加以了解,我見了五十多位有錢人,努力地想解開、認識並理解他們得以獲得成功的秘訣,以及專注在這個問題上。
截至一九八○年代,經濟學領域都沒有人分析過「人的心理」,因為那時候經濟學中的「人」被定義為傾向穩定且具一致性的合理決策者,人是很穩定的存在,會根據制度給予的獎勵做出適當反應。

在史丹佛大學附設托兒所實驗室,米歇爾博士提出一個假設,即決定人生成敗的重要因素在於是否能夠抑制想要享受當下的享樂本能。

為了驗證這一點,他進行了一項實驗。他讓一群四歲的孩子餓肚子五個小時,然後把他們帶到餐桌前,給每個人分發了一個棉花糖並告訴他們:

控制享樂本能

「等我回來的時候,如果你沒有吃掉棉花糖,我就會再給你一個。」

在經過十五分鐘後,一些孩子無法抑制享樂本能,吃掉了棉花糖;而另一些孩子展現出自己的耐心,克服了誘惑。十幾年後,這些孩子之間的差異出乎意料地大。

那些能夠抑制享樂本能的孩子,比無法抑制享樂本能的孩子取得更優異的高中畢業成績,SAT分數也高出了二一○分。二十年後,他們的大學畢業成績也相當出色,在社會上適應良好,成為了更富有的有錢人。

雖然米歇爾博士的實驗存在爭議,但很少有人對於能夠抑制享樂本能的人更有可能成功和致富的觀點提出異議。

通常提到「有錢人」,人們就會聯想到那些不需要進行什麼特別的活動,憑著累積下來的財富就能搭遊艇和專機,叫私人教練和整形外科醫生到家中,或悠閒地在游泳池、溜冰場、高爾夫球場、飯店餐廳消磨時間的有錢人的樣子,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

全球著名的財富學專家湯瑪斯•史丹利博士(Thomas Stanley)曾反駁道:「在美國成功的有錢人大部分都是白手起家,他們住在中產階級的社區,開著中低價的汽車或二手車,而不是高級轎車。」

有錢人的模式

根據丹•斯特魯策爾(Dan Strutzel)的《有錢人的模式》(The Top 1%),有錢人的支出遠遠低於他們的收入,他們會存下25%~50%的收入,這筆數字相當驚人。

此外,他們還不分時間和場所,深受長時間工作、壓力和睡眠不足之苦。他們只是用和普通人不同的方式做著不同的事情,他們也一樣為了生計比任何人都還要努力工作。

最重要的是,有錢人之所以能享受長期的經濟自由,是因為他們堅持抑制當下的享樂本能,願意承受大大小小的犧牲。華倫.巴菲特至今仍然住在一九五八年以三萬一千五百美金買下、位於奧馬哈的一間只有五個房間的房子。

還有一則傳聞說,他曾經住在一間沒有門的簡陋房子,結果遭到入室竊盜。華倫.巴菲特從小就教育自己的孩子:「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他的孩子也學會了為自己規劃和開闢適合自己的人生。

同樣地,光源產業的李秀英會長自從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 建校以來,總共捐贈了七百六十六億韓元,創下最高紀錄。她也是穿著在網路或電視購物上買的價值一萬韓元的衣服,戴假的珍珠項鍊,而非名牌服飾。

日本的大小便訓練

一九六○年代,日本因極高的儲蓄率而被稱為「儲蓄大國」,心理學家將其歸因於生理上的快樂與儲蓄率之間的關係。日本的房屋大多都是木製住宅,房間地板上鋪設榻榻米,夏天涼爽,冬天溫度也不會下降太多。

然而榻榻米是用稻草做的,如果小孩在上面大便,可能就會卡在榻榻米上,難以清理,因此日本的父母從小就開始嚴格地對小孩進行大小便訓練,由於小時候經歷過控制生理上快樂的大小便訓練,導致日本的節約和儲蓄率很高。

這個邏輯背景涉及精神分析理論(Psychoanalytic Theory),由西格蒙德•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提出,他透過該理論開啟對人類行動的理解和精神治療的新篇章,他曾經強調小時候的大小便訓練會決定成年後節省和浪費的態度。

對於能夠控制享樂本能的有錢人來說,自我節制是必要條件。光是看每年《富比士》評選的全球富豪榜上提到的富豪,就可以發現沒有一個人過胖。

有錢人社區無胖子

一位從事全球貿易的朋友曾經說過這種話:「看看街上路人們的身材,大概就可以知道這個社區有不有錢。在我曾經居住過的有錢人社區裡,幾乎找不到胖子,但是有運動習慣的人卻隨處可見。」

這是因為肥胖的人受到外部信號的影響大於從自己身體裡發出的信號,導致他們對快樂的控制能力下降,因此減肥的失敗率很高。

有錢人不會在賭博上孤注一擲。讓賭博成癮者感到幸福的並不是贏錢,而是那一瞬間的享樂本能。許多投資者明明知道不能做,卻還是沉迷於賭博或短期交易,這也是因為他們無法抵擋刺激和快感。

我曾經採訪過每天實際坐在證券公司裡解決兩餐的人,他對我說:「我沒辦法忍住想要交易的本能,在夢裡也總是出現股市走勢圖,只要一天不交易,我就會不安到快要發瘋。」

綜上所述,減肥成功的人可以說已經具備成為有錢人的必要條件。有錢人即使開餐廳也不會變胖;有錢人即使住在葡萄酒窖也不會醉;有錢人即使經營賭場也不會賭上全部的財產。最終,有錢人就是能夠控制享樂本能的人。

為了幸福而消費

二○一三年,日本的星巴克東京晴空塔店公布了一則消息,他們要以三十倍的價格,大約一○三萬韓元銷售原本價值三到四萬韓元的限量版保溫杯。

「保溫杯要價超過一百萬韓元?」當人們懷抱疑問去詢問時,相關人員回答:「的確是以這個價格在銷售。」一位二十幾歲的客人買了保溫杯後表示:「現在是我感到最幸福的一刻。」

這個世代「為了幸福而消費」,他們透過在Instagram、YouTube和Facebook等社群媒體上炫耀來結束這筆消費。儘管經濟不景氣,他們仍然引領著星巴克的銷售成績。

不僅在日本,這種現象也在韓國出現。星巴克在日本和韓國都是名副其實第一名的咖啡連鎖企業,這個名聲已經維持了超過二十年。美國、澳洲和加拿大等地的人們看到爭先恐後收集星巴克保溫杯現象後,紛紛表示完全無法理解。

「不是啊,在美國或加拿大,咖啡在下午時段賣得不好,所以經常推出飲料打折或買一送一的優惠,但在這裡就算沒有打折,人們也會根據不同設計購買星巴克的保溫杯,還會集點,甚至連一些和咖啡無關的東西只要印上星巴克的標誌就會引起風潮,真的是難以理解。」

星巴克的成功

星巴克的成功不能單純地用結合了咖啡的味道、香氣,以及在艱困的現實中期待幸運降臨的感性訴求行銷策略來解釋。

韓國首間開張的星巴克在哪裡呢?答案就是在梨花女子大學前。為什麼選在韓國最好的女子大學前呢?因為在介紹相同食物時,根據介紹者的身分,受眾感受到的信任度會有所不同。

例如,與路人介紹的餐廳相比,電視上的李英子 所推薦的餐廳更值得信賴。如果星巴克不是開在梨花女子大學前,而是開在警察大學前,情況就會有所不同。有時候評價結果會根據介紹食物的人的權威性而改變,而不是產品本身。日本首間星巴克門市選擇在東京最高檔的街區「銀座」也是出於同樣的原因。

梨花女子大學的大學生拿著印有星巴克綠色女海妖賽蓮圖樣的紙杯,給人留下了「星巴克=高級咖啡代名詞」的強烈印象。現在依然有許多人對坐在星巴克門市裡,一邊使用筆記型電腦,一邊喝咖啡的自己的模樣,賦予特殊的感受,他們會到處上傳星巴克杯子的打卡照到社群媒體上。

事實上,星巴克掌握了顧客重視的炫耀性消費傾向因素,開發相應的產品,提高了客人的忠誠度。忠誠的客人們自動拿著印有星巴克標誌的杯子行走或在社群媒體上炫耀,因此星巴克無需為了宣傳品牌投入資金,星巴克的客人會在日常生活中展示他們炫耀的慾望,這本身就是廣告了。(宇欽/輯)

《有錢人的書櫃總有一本心理學書》
作者: 鄭寅鎬
出版社: 平安文化

其他書訊:

《從讀到寫,林怡辰的閱讀教育》
作者:林怡辰
出版社:親子天下

願閱讀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重要指引與能量,把孩子帶到我們想像不到的地方。

現在,書籍,是改變孩子生命的起點。

過去,是閱讀安頓了林怡辰的身心。如今,她用熟悉的方式,拯救一個個脆弱的心靈。

自身成長過程的不順遂,加上常駐偏鄉小校,林怡辰對孩子總帶著更深一層的同理與關懷。

書中也回應了經常讓父母、老師頭疼的問題。

她堅信,閱讀是翻轉貧窮的力量,教育是脫離弱勢的管道。

《CEO 思維的班級經營術》
作者: 蔡孟耘
出版社:親子天下

身為教師的你,一早踏入教室就被各種進度壓力、學校行政、學生行為問題,追著跑嗎?

漫長的教學路上,她不斷以行動實驗,嘗試、修正後找到了解方,如今小壁虎老師的教學部落格擁有20 萬瀏
覽人次的閱讀量,老師們爭相取經他的班級經營學。

班級就是個小型社會,在職場我們無法選擇合作對象, 透過班級經營幫助孩子學習容納異己、與所有人都
能共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