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農改抗議系列3-3》台灣農業拚永續 應企業化、加值化

呂翔禾 2024/03/11 18:10 點閱 9798 次
觀察歐洲推動農改的同時,許多專家也對台灣農改提出許多意見,包括立體農場、改種高價值蔬菜、減少稻米生產等。(中央社)
觀察歐洲推動農改的同時,許多專家也對台灣農改提出許多意見,包括立體農場、改種高價值蔬菜、減少稻米生產等。(中央社)

【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台北報導】「我國小農太多,政府應輔導退場,並改種附加價值高的作物、減少小農以增加減碳效應!」被問到台灣要如何農改,中興退休教授姜保真建議政府不能再給農民補貼,應該鼓勵高價值產業發展,並讓大農智慧化轉型、改種高價值蔬菜、多應用立體農業。前台大教授徐世勳也說,應取消「公價收購」稻米。

減少小農 大農企業化

近日歐洲農業改革引發討論,許多人也關注台灣農業該如何改革。中興大學農資學院退休教授姜保真受訪時指出,很多人建議要農業智慧化,例如改成溫室農業、裝設監測等等,但這需要興建溫室、架設水電等成本,開銷比一般農業還要多,不如改成「立體農業」,在大樓裡面種菜、養豬。

他說,立體農業的好處是可減少土地需求,外界污染很難進來,且給水或飼料都可智慧化管理,豬產生的排泄物還能沼氣發電。但姜保真指出,小農的能力與知識有限,很難將農業智慧化,他建議由政府出面讓農民認股,農民可以不用給現金買股票,但要把農地釋出,拿來蓋立體農場、甚至是社會住宅。

「政府一定要都市計畫重劃,讓更多農地釋出,進行更有效利用!」姜保真強調,台灣都市發展的困境就是缺地,上述政策若落實,農場可以分紅,政府的天災賠償花費也可減少許多。他也指出,小農的經濟與減碳效益不佳,應該逐漸減少小農、增加大農,配合上述改革,才能讓農業改革成功,且對農民利益侵害較少。

減少稻米浪費

台灣產業關聯學會名譽理事長、前台大教授徐世勳直言,台灣生產太多稻米,我國戰備儲量是3個月,但實際上常會超過9個月,而且台灣是少數還有稻米「保價收購」的國家,而且現在種稻愈來愈容易下,農民為了獲利一定會大量生產,而過剩的稻米到最後爛掉的話,只能拿去做堆肥,相當可惜。

他認為應該要仿效新加坡,由公部門帶動私部門減碳,例如新加坡的人造肉,已經獲得美國批准,不只不用殺生、不用飼料,還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並增加附加價值與就業。徐世勳說,新加坡沒有齊頭式補貼,而是政府先出一部分錢後,鼓勵外資進入,讓產業可以減少對政府依賴。

農業非減碳優先

但逢甲大學創能學院助理教授葉守禮認為,目前我國碳權對於製造業與工業較重視,農業的碳權仍相當困難界定,因為耕作會改變土壤的性質,如何計算與制度化尚未有很明確的規範,且農業若沒有一定規模,可生產的碳權就很低,且農民長期在政策上不見優待,政府應該更關注大企業的減碳問題。

他也反對如以色列滴灌、溫室等智慧農業,並認為這對多數農民都是太大負擔,智慧化應該要更接農民地氣,讓農民方便使用,許多農民可能只需要更方便的濕度感測器、可以即時了解北農特定農產菜價的APP就好。葉守禮說,有國家的智慧農業要用WiFi做溫度自動檢測,但很多農村收訊不佳,因此成效就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