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五年來600多位到門診初診的病患,其中有六成在一年內試過兩種以上的減肥方法,其中有三成更嘗試三種以上的方式,尤其現在媒體資訊龐雜,民眾東聽西聽不見得有效,往往幾經失敗,才會嘗試到診所求診。
肥胖成因大不同
許多病人的反應都是,「為什麼別人(用某某減肥方法)有效,但我就沒效」,針對這個迷思,其實用對方法比速度更有效,也不應該東施效顰。畢竟肥胖是個人體質的問題,並非由單一因素造成,成因就是因人而異。
世界上沒有兩個人的肥胖成因是完全一樣的,所以也不能一概而論說,他有效,我就有效。所以給大家減肥方向就是,先要自我評估,先診斷是什麼原因?
十項標準自我評估
這次列出十項檢視標準供民眾評估,包括「是短時間肥胖或慢慢胖起來」、「親屬是否有肥胖狀況」「有無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的狀況」、「有無飲酒習慣」、「是否使用精神科、抗生素等藥物」、「固定運動的習慣」、「日常飲食是否常見高澱粉食品」、「是否有吃宵夜的習慣」、「一個月吃吃到飽的頻率」與「日常壓力多大」等。
先進行自我評估之後,從中找出肥胖的肇因,之後再來討論解決的方式,並規劃「要」跟「不要」的部分,像是沒有運動習慣的民眾可以開始培養作息;酗酒的民眾也可以慢慢改變生活習慣。
熱量控制仍為首要
第二步就要從實戰入手,最重要的部分還是熱量控制,網路上很多限量、限時的減肥方法,其實都是換湯不換藥。針對熱量進行限制,具體建議想減肥民眾可以採用「三二一」的飲食比例,三份蔬菜水果、兩份碳水化合物與一份蛋白質,更建議民眾要做「飲食流量表」,把每天三餐的內容與熱量都記錄起來,並觀察體重變化,來調整日常飲食。
運動習慣也不脫幾個原則,包括一定要是「有氧運動」、要「建立持續性的習慣」,並「維持一定強度」。如此一來,大多數人都能達到減重成效。然而,如果民眾做到上述這些事情,仍無法成功減肥的話,可能就要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透過抽血或基因檢查,發現一些遺傳性或病態性的肥胖問題。
吃緊弄破碗
過完年以後,大家都開始還春節的熱量債,剛好診所病患一直抱怨說,很多醫師說某某成份能夠減肥,但怎麼吃了都沒用。其實大家要知道一個概念是,許多食品中有效的減肥成份,要在臨床上發揮功能,都需要很大量攝取才會有效,但民眾不可能一口氣就吃好幾公斤食物的。
達不到減肥的目標其實不是因為不夠努力,而是因為弄錯方向,春天是減肥季,但網路或社群上很多減肥文章不一定適合大家,所以先確定正確的減肥方向,才不會減肥不成,反而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