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歲月〉慈母手中線

朱全斌 2024/01/30 17:37 點閱 2513 次
思念母親的愛「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編織永恆的記憶。(網路截圖)
思念母親的愛「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編織永恆的記憶。(網路截圖)

108課綱刪減文言文前一陣子再度掀起爭議,刪減的理由有一部分是因為這些難懂的文言文已經不再切合今日的生活經驗。這兩天因為思念母親想起了唐朝孟郊寫的遊子吟,想想詩中描述到的場景:「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現在的孩子可能還真的沒經歷過呢。

但是在我小時候,是真的經常看見母親在幫我們這些兒女織衣裳的。那時候物資貧乏,家中也不寬裕,我們孩子一年只會買一次新衣服。每到過年的時候,母親領著五個孩子搭公車到武昌街的孔雀行買新衣,就是我們最盼望的事。

但為了省錢,並不是每年每個人都能全身換新,我排行較小,有時就得撿哥哥們穿不下的舊衣來穿。

母親編織的愛

因為怕我失望,母親總會親手幫我織毛衣。因為她是職業婦女,回家又是需要燒飯洗衣服的家庭主婦,所以只能撿零碎的時間來做這件事。記憶中,只要有機會一坐下來,她的手一定沒停地一直在織著毛線,從帽子、圍巾、背心、套頭衫到外套,她無所不能。坐公車時她織著,在辦公室有空檔時她織著,連全家都睡了,她還是在燈下織著…..

因為節省,母親不大買新毛線,她總是會將穿舊了或穿不下的毛衣拆了重織。我最喜歡在拆毛衣時做她的幫手,我將兩手伸直,她會勾出毛線搭著我的雙手一圈又一圈地繞著,並在另一端扯著毛衣,沒多久就拆成了線團。然後放在水中煮,再拿出來擰乾、晾乾,等毛線都平直了,就再捲成球狀,這樣又可以織新衣了。

從毛衣到布袋書包

毛線一般是按針數來定尺寸的,我每次看著母親用皮尺量了我的身子後,又在那邊算來算去的,每回毛衣打完時都剛好合適,我相信她的算術一定很好。有時為了織花毛衣,她也會將不同顏色的毛線混在一起織出各種圖案,那樣的針法就更複雜了,可是為了讓我們覺得好看愛穿,她總是不嫌麻煩。

除了毛衣,家中的縫紉機也沒閒著,從孩子長高了,褲腳需要放長這種簡單的活,到縫上一整件衣裳她都行。而且母親跟得上時代,大學四年中,我背的長長的琥珀色的嬉皮布袋書包,就是出自她之手,當時還是校園一景。

編織永恆的記憶

記憶中一直到了我三十歲,母親還幫我織了一件海藍色的毛海外套,後來還被妻子拿去穿,只可惜衣服不見了,但是在老照片上看見時,還可以感受到它的溫度。

現在社會富裕了,家中有穿不完的衣服,遺憾的是,母親親手織的,卻越來越希罕了。

母親95高齡的時候,我飛到美國去看她,他發現我褲子車邊裂開了,還要我脫下來幫我補,沒想到,這就成了她最後一次幫我這個遊子縫衣服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