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整理舊物,翻出了小學時期的成績手冊,發現上面不但有學科成績,還有基本道德生活規範與衛生習慣實踐量表,其數量多達三十個項目,由級任老師逐項評分,看學生有沒有做到。
小學生的做人準則
這些項目的內容,無非是學童的道德、品行以及性格調查,例如與人交談時能否傾聽?待人是否誠懇和悅?師長同學的勸勉能否虛心接受?做事會不會偷懶欺詐?是否熱心幫助同學不驕傲?愛不愛道人是非?能否互助合作?答應別人的事能否守信用?走路是否抬頭挺胸?坐姿是否正確?….等等。
看到這些跟做人有關的準則,不禁讓我感慨,我們會提醒小學生要注意品格教育,但是離開學校已經不必接受任何規範的大人,又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尤其是已經邁入熟齡的我輩,生命中多已經沒有長輩來提醒,更會忘記這些做人的基本道理。
德智體群並重
記得在小學時,學校強調要德智體群四育並重,學科成績衡量的是智力發展,這個生活規範考查評估的是德育跟群育的表現,再佐以量化的操行成績。有趣的是成績單上還有健康報告表,關心的是學童是否有正常地發育。
這樣的評量設計乃奠基於一種教育理念,也就是人格成長必須在精神(道德)、心智、體能方面均能兼顧方為完整,也就是大家所習稱的身心靈;至於群育,則指的是融入群體,即是否具備社會化的能力。因此在正規課程之外,也會鼓勵學生參與社團活動,加強與他人合作的經驗。
我們在學校接受教育,除了幫助我們建立成熟的人格,另外一個實際的目的,就是讓我們學會專業技能,可以參與社會投入生產的行列。遺憾的是,當社會變得越來越功利,大家多只重視智育的部分,而越來越輕忽德育與群育的養成。
畢業後仍要進步
其流弊造成許多只在乎私利不在乎公益的工作者,一但當他們自職場退休,就必須要面對與人生價值觀相關的生命課題,而感覺空虛、無能與缺乏存在感。
人生其實是無止境的學習,但是我們離開學校後,就很容易有一種求學階段已結束的錯覺。或許學歷可以代表我們在智育方面已具備的能力,但是在品德涵養、體能素質以及樂群能力方面則有賴個人的努力。而熟齡是否過得好,也有賴自發性地注重德智體群的均衡照顧。
許多人自職場退休後,沒有了朝夕相處的同事,變得退縮、孤僻,越來越宅,他們排斥科技,不肯接受新事物新觀念,與下一代無法溝通,更嚴重的是因為輕忽健康,不肯運動,而造成體力缺乏或行動不便,讓他們困在窄小的生活圈中,百無聊賴。此外,也因為沒有信仰,無法看淡生死,缺乏安全感,反而比年輕時更愛斤斤計較,造成與他人關係上的阻礙。
要脫離這樣的困境,我覺得熟齡族必須要能夠回到童年時德智體群齊頭並進的學習狀態,這樣才會成為一個不跟現實脫節,心態年輕,活力充沛,神智清明,人人都樂於親近的智慧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