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良談影〉兩次「港台新浪潮導演交流」敘事

梁良 2024/01/28 18:16 點閱 2144 次
整理家中收藏的電影資料,找出了一份在42年前由「時報周刊」舉辦的「港台青年導演座談」活動紀錄文章,十分珍貴。(作者提供)
整理家中收藏的電影資料,找出了一份在42年前由「時報周刊」舉辦的「港台青年導演座談」活動紀錄文章,十分珍貴。(作者提供)

因為整理家中收藏的電影資料,找出了一份在42年前由「時報周刊」舉辦的「港台青年導演座談」活動紀錄文章,十分珍貴,如今雖早已時過境遷,但回顧其中內容仍相當有歷史價值,值得跟關心臺港電影發展的年輕影迷分享。
其實在1982年舉行的這個大型港台導演座談,是同類性質活動的第2次。史上第1次是在1980年金馬獎期間登場。時任新聞局局長的宋楚瑜正在積極改革金馬獎,1979年的第16屆金馬獎即破天荒邀請到天王巨星伊莉莎白泰勒等4位好萊塢嘉賓參加頒獎典禮。

金馬獎正在積極改革

接下來在第17屆金馬奬邀請了7位香港新浪潮導演聯袂來台舉行影片觀摩與座談會,這7位導演與其觀摩作品為:徐克的《地獄無門》、譚家明的《名劍》、劉成漢的《慾火焚琴》、嚴浩的《夜車》、梁普智的《有你有你》、黃華麒的《兵來賊擋》、許鞍華的《撞到正》(台譯《小姐撞到鬼》)。

這個時期,台灣影壇也出現了幾位新導演推出了令人矚目的處女作,包括:王菊金《六朝怪談》、林清介《學生之愛》、王童《假如我是真的》、李力安《明天只有我》。他們在當時雖然未能像香港新導演那樣激起一股浪潮,但依然喚起了一番準備改革的新氣息。所以在1980年於成立才一年的電影圖書館舉辦了港台新導演交流座談,給台灣的一批新導演帶來強烈衝擊。


”AA”
許鞍華導演。(作者提供)

給台灣的新導演帶來強烈衝擊

到了1982年8月底,被譽為台灣新電影起點的《光陰的故事》上片,積聚已久的台灣新導演能量開始爆發。10月22日,當時的主流娛樂媒體「時報周刊」趁金馬獎活動期間又舉辦了一個「港台青年導演座談」,由發行人簡瑞甫和總編輯華景彊(即影評人景翔)親自出馬主持。


”AA”
金馬56終身成就獎得主人王童 個人榮獲過6座金馬獎 代表作為假如我是真的。(網路截圖)

對談的香港影人共9人之多,包括:徐克(《蝶變》導演)、泰迪羅賓(香港新藝城公司監製)、劉家榮(《小生怕怕》導演)、余允抗(香港世紀公司常務董事,《凶榜》導演)、邱剛健(香港世紀公司編審、由台赴港發展的編劇)、嚴浩(《夜車》導演)、唐基明(《殺出西營盤》導演)、鍾志文(《瘋劫》攝影、現任導演)、黃志强(《舞廳》導演)。台灣參加的年輕導演甚多,在席上發言的有:王銘燦(《人肉戰車》導演)、侯孝賢((在那河畔青草青》導演)、朱延平(《小丑》導演)、林清介(《畢業班》導演)。

台灣新導演羨慕香港拍片環境

由於「香港新浪潮」此時已開始名揚國際,新藝城和世紀公司等的出品也在台灣市場攻城掠地,所以台灣新導演頗多吐苦水和羨慕香港拍片環境的發言。譬如邱剛健說:「在香港拍電影,一個攝影師的酬勞就多過台灣一個攝影師所得酬勞三、四倍;香港的導演拍一部影片所用的底片,一般都有6萬呎左右,台灣都還是2.5到3萬呎,因此導演的創作被限制了。」

朱延平說:「台灣的老板懂電影的不多,全憑他和片商有交情,能夠把這個戲賣掉。他其實很窮,一毛錢也沒有,就可以做老板。」

林清介說:「我第一部戲《一個問題學生》,台北好像賣出700多萬,當時看到這種成績,想一定會有人來找我拍戲,結果等了半年,沒有一個人來找我。在這種情况下,我只好自己爭取機會,找了一些同學、朋友、同學的媽媽,好不容易湊了200萬拍《學生之愛》,拍了一半,沒有錢了……」。
其他有血有淚的發言還很多,整理後再跟大家分享。


”AA”
林清介導演。(網路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