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重少數的賴清德 應該獨攬政治資源嗎?(嚴震生)

嚴震生 2024/01/15 15:32 點閱 2862 次
賴清德在總統選舉中占優勢,立法院卻出現三黨不過半的情形。(中央社)
賴清德在總統選舉中占優勢,立法院卻出現三黨不過半的情形。(中央社)

(作者為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在今年大選中,以四成的選票勝出,民進黨在立法院的席次,則是由原先的61席,跌到未過半的51席,輸給國民黨1席,屈居立院第二大黨。

選舉的結果和選前大部分的預測吻合,就是賴清德在總統選舉中占優勢,立法院則會出現三黨不過半的情形。

這和過去馬英九與蔡英文兩任總統同時擁有國會多數席次的情況完全不同,也與陳水扁總統執政時的後六年半政治生態迥異,因為至少在2001年底立委選舉後,雖然席次未過半,民進黨已經成為國會第一大黨。

修憲 改兩輪決選?

這次國會選舉的結果,儘管國民黨僅僅多出民進黨一席,但若是能夠和民眾黨結合,再加上兩位無黨籍立委都不是小綠,在國會擁62席對51席的優勢,可以對賴清德的執政構成強烈的制衡力量,甚至讓政治學者在重新思考台灣目前憲政體制下的雙首長制,究竟該如何運作,才符合選民的授權(mandate)?

此外,如果民眾黨的柯文哲是一個不同於過去泛藍或是小綠的第三大黨,我們有可能走向墨西哥的總統選舉模式,就是在三組人馬競選時,獲勝者的選票可能不到四成,超過六成的民意站在對立的一方?在此情況下,我們是否應當修改憲法,總統選舉改採兩輪絕對多數制?

綠雙重少數不同以往

1996修憲後,台灣就由原先偏內閣制的政治體系,走向法國模式的雙首長制,當時大部分的學者認為即使行政院長的任命已不再需要國會的同意,仍應尊重國會的多數,因為左派的法國總統密特朗兩度在面對社會黨在國會居少數時,都任命右派的政治對手擔任總理。

1997年,右派的席哈克總統在左派贏得國會多數後,同樣也任命社會黨領導人喬斯潘出任總理,左右共治(cohabitation)長達5年之久。

不過,物換星移,台灣繼2002年後,首次出現總統所屬政黨為國會第二大黨,除了選民分裂投票(splitting vote)外,2008年開始實施的單一選區兩票制,也讓民眾黨雖然沒有贏得任何一個選區,卻可以靠政黨票拿下八席,成為關鍵的少數。
賴清德在面對個人得票僅四成,民進黨在國會為少數黨的情況下,難道還應該獨攬所有政治權力嗎?

綠白合作不易

如果民眾黨與國民黨因總統選舉的藍白合破局,而無法共組聯合政府時,賴清德當然可以邀請民眾黨為結盟對象,畢竟兩黨在國會席次和起來也占多數。不過,柯文哲在選舉期間強烈批判賴清德所屬的民進黨新潮流派系,雙方是否能夠合作,不無疑問。

若是聯合政府產生困難,法國雙首長制也出現過少數政府(目前的情況就是如此),但至少總統所屬的政黨還是第一大黨,且他本人也是兩輪選舉產生的絕對多數總統,與這次台灣的雙重少數不太一樣,賴清德若是僅思考民進黨的利益,就很難謙卑地接受這次選舉的分裂民意,思考讓出行政院長的職務與組閣權。

過去總統都獨攬大權

我們過去宣稱政治體制最靠近法國的雙首長制,後者總統負責國防外交、總理則主導經濟、財稅、內政、教育、交通等部會的政策。我國也做過類似的分工,總統負責兩岸外交國防,行政院長則推動其它國內的重大政策。

不過,無論是陳水扁、馬英九、或是蔡英文,都是大權獨攬,並沒有尊重他們與行政院長的分權。由於他們同時也是黨主席,而執政黨在國會又是相對或絕對多數,因此確實可以強力遂行其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