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腳督政見系列三》候選人紛喊贊助學費 教團:應明訂標準

簡嘉佑 2023/12/05 10:12 點閱 9850 次
圖為南崁高中。三黨總統候選人紛紛提出教育政見,都提到免學費或補助的牛肉政策。(Photo by Yu-Cheng Hsiao on Flickr under C.C. License)
圖為南崁高中。三黨總統候選人紛紛提出教育政見,都提到免學費或補助的牛肉政策。(Photo by Yu-Cheng Hsiao on Flickr under C.C. License)

【台灣醒報記者簡嘉佑台北報導】「教育政策不能視為福利政策!」國教行動聯盟常務理事張文昌針對各黨候選人紛紛祭出「免學費」的政見指出,免學費看似公平,但因為學區或學校的不同,會導致學生受教品質不一,應明訂如排富等區隔標準。但前北商大校長張瑞雄與中華民國私立學校文教協會秘書長藍培青受訪時卻認為,高中職免學費沒有問題,對學生與家長都是好事。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最近提出每年補助私大生學雜費3.5萬的政見,已獲行政院背書;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則加碼提出,當選後推動公私立大學學費全免;之後,賴清德與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再加碼:「高中職學費全免」。然而,免學費的牛肉究竟是德政、還是買票?

教育不是福利政策

對此,張文昌指出,「教育政策不能視為福利政策,最重要的是要把教育辦好,而不是拿政府的錢做福利」。他舉例說,台北市長期都有明星高中,有些家長砸下大量資源到了升學為主的私立高中,這樣的學校也要免學費嗎?

張文昌強調,教育部經費每年大概3千億,其中幼教與高教拿了最多的錢,但拿最少錢的國民教育卻還要用經費來補助學費,而非用來改善教學設施或教學人員的品質,結果就形同是「發紅包」。

高中職免學費是好事!

然而,藍培青則認為,公私立學校長期都有學費差距的問題,便宜的公立高中成為了家長與學生們的首選,如果推動高中職免學費政策,可讓有特色的私立高中職更有競爭力,也能讓學生在教育選擇上更多元。

「無論如何,對家長或對學生來說,免學費政策都是好事,」藍培青說,其中的關鍵在於補助經費是「給學生」還是「給學校」,隨著少子化浪潮,愈來愈多的私立高中儘管招滿學生,依舊有經營困難,所以如果能把經費挹注給學校,並投注更多輔導措施,協助私立學校特色辦學,會是較好的作法。

張瑞雄也說,相較於高教學雜費的問題,12年國教算是基礎教育,和高教不同,免學費是沒問題的。

公私大學應公平對待

針對各黨高教學費的政見,張瑞雄分析表示,國民黨「全免學費」的政見或民眾黨訴求「大學學費應自由化,要漲就漲」,相對賴清德補助私校的政見更為優越,「要不就是大家都免學費的公平制度,要不就按照物價指數來調整學費,」他說。

藍培青則指出,面對私立學校的經營狀況不佳,現在教育部的態度是:只要財務經營狀況不佳就退場,但這卻缺乏教育多元的精神。他進一步說,因為現在很多私立大學都是特色辦學,若因為地處偏遠、學生數不足等導致財務不佳,就要被迫退場,會讓學生失去多元的選擇機會。

但張文昌認為,許多私立大學已招不到學生,辦學品質也有疑慮,而教育部若全面補助學費,恐成為後段私立大學的續命丹,最後結果將是「劣幣驅逐良幣」,而讓許多辦學品質不佳的學校繼續存活。

私校應有自救之道

他指出,教育政策應優先把關教育品質,而不應一視同仁的全方面補助。張文昌說,私立大學更重要的應是產學合作,如果這些經費能夠用來加強企業與學校的合作,讓企業認知到培養學生就是培養企業未來的員工,就會挹注財源給學校。

張瑞雄強調,教育部面對私校退場的浪潮,「尤其私立技職,應以培養學生的一技之長為首要任務,不能再按過去的大學評鑑方法去要求私立大學」,教育部應放寬對公私立大學的管制,以增加私校與公校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