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約有300萬人患有異位性皮膚炎,更有不計其數的民眾長期受皮膚過敏、蕁麻疹、濕疹、乾癬、脂漏性皮膚炎、香港腳……等種種頑疾所苦。
本書作者豊田雅彦博士不但曾經拿下世界皮膚科醫學會的各項大獎,更是每天門診大排長龍的「實證派」醫師。他結合學術研究及臨床經驗,將三十年來對於皮膚病症的診療心得,化成「每個人都可以執行」的簡易居家保健法,目的就在於傳授大家「自己的皮膚自己救」的觀念。
他進而希望每個深受皮膚病症所苦的患者,都能在啟用「肌活」這項預防式療法之後,「先改變強化肌膚體質、再搭配專科醫師用藥」,以求徹底解決各種皮膚病所帶來的身心煩惱!
作者在本書所倡議之「肌活」理論作法,跟我所提出不謀而合,寫出很多的皮膚保養要點,有助維持皮膚健康美麗,是一本值得大家一讀的皮膚保養聖典。
異位性皮膚炎的四大成因:「異位性皮膚炎難以根治」、「擦類固醇會讓異位性皮膚炎更嚴重」……,至今還是有許多人對這些錯誤觀念深信不疑,甚至相信「泡溫泉能讓異位性皮膚炎痊癒」、「芳療可以治好皮膚炎」等,把許多沒有根據的方法奉為圭臬。
身為醫師,我只能說:但願每位病患都能遠離這些道聽塗說,擺脫錯誤認知,趕快開始接受正確適切的治療。不過,為什麼大家會輕易相信這些說法呢?
誤信偏方、夜間搔癢
我們不妨先從認識異位性皮膚炎的成因談起。基本上,異位性皮膚炎的成因可分為「體質」與「體質外」兩大類。「體質」又可分為「過敏因素」與「肌膚因素」;「體質外」則包含「外在成因」及「內在因子」。
過敏因素,這是指遺傳性過敏體質。若體內較容易製造「IgE 抗體」(詳見第34頁),也會提高免疫反應失控的機率。
肌膚因素,通常是指肌膚防禦機能先天不足的體質。這類肌膚本身較缺乏皮脂膜、賽洛美與天然保濕因子這三大維持健康的要素。外在成因,泛指所處環境中具有塵蟎、灰塵、花粉等常見過敏原。內在因子,即指疲勞與壓力。
破除皮膚炎傳聞
然而,就算符合上述體質與體質外條件,也不代表一定就會出現病徵,而這也正是異位性皮膚炎的惱人之處。
舉例來說,有的人即使體內 IgE 抗體數值偏高,也不見得會誘發異位性皮膚炎;也有人經過檢查、排除過敏原之後,仍不見好轉跡象。
又好比同樣處在「滿室灰塵、塵蟎」的髒亂環境,有些人會感到渾身不舒服,卻也有人可以安之若素、毫無感覺。也就是說,即便人、時、地、物各種條件相同,但症狀的發作也不一定有規則可循。
此外,個人的健康狀況與精神狀態不同,也會對病況造成一定的影響。所以,並不是每位醫師都能給予最周全的治療,甚至,找不出真正病因就敷衍了事、忽視問題核心的無良庸醫,也所在多有。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過敏原與疾病惡化條件也會因人而異。
再加上對於治療的反應也會受患者本身體質與生活習慣左右,所以,種種變因都會更增添用藥與治療判斷的困難度。
妥善的治療
在這樣的情況下,各家醫師獨門的皮膚炎理論便開始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其中當然不乏早就過時甚至毫無療效可言的方式,然而,各種偏方眾說紛紜,只會讓民眾更加一頭霧水。所以,我還是希望大家能尋求真正專精於異位性皮膚炎的「專業皮膚科醫師」協助,並接受正確妥善的治療,這樣才是有助擺脫病況的正途。
揮別肌膚問題
舒緩異位性皮膚炎的關鍵在於「維持肌膚狀態穩定」,要點有三:1.對症下藥,肌膚發炎或搔癢難耐時,務必使用消炎止癢的外用藥或口服藥,以避免症狀加劇,同時,也要克制搔抓。2.做好肌活,
抵禦外界刺激、強化肌膚防禦力,就從日常生活做起。切記「保濕、降溫、清潔」是肌活的三大關鍵。
3.遠離有害肌膚的內外刺激。
盡量避免塵蟎、灰塵或致敏食物等過敏原,少穿容易刺激皮膚的衣物。同時也要適時排解壓力,讓自己遠離過勞。這些看起來沒什麼了不起的做法,只要養成習慣長期保持,就能看見肌膚的轉變。
近年來,網路上強調「速效」的皮膚炎偏方多得讓人眼花撩亂;而走進書店,放眼望去也盡是各種書名聳動的相關書籍雜誌。而往往這些以「速成、高效」為訴求的方法,更讓上述三大要點相形失色。然而,難道你不曾懷疑:「這樣就能治好我的皮膚炎嗎?」
異位性皮膚炎的誘發因子因人而異,甚至僅有些微差別,所以,如果將坊間那些速成療法照單全收,其中適合自己的機率終究不到千分之一。也因此,與其將健康押在毫無勝算的賭局,不如按部就班、腳踏實地遵從醫囑,才更有機會戰勝惱人的皮膚炎。
戰勝夜間搔癢
搔癢的程度日夜截然不同,可說是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共同的深刻經歷。通常,白天會斷斷續續輕微搔癢,但一到晚上,患部就會突然變得奇癢無比。其實,這也與人體的自律神經有關。
我們之所以不必特地對身體下指示,心臟就會跳動、腸胃就會消化食物、血液就會循環全身上下每個角落……,這一切全都仰賴自律神經的調節作用。
自律神經可分為「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當我們情緒緊繃或興奮, 「交感神經」的運作就會比較活絡;至於讓身體得以放鬆休息、進入睡眠,則是由「副交感神經」負責。
白天交感神經充分發揮作用,能讓我們全神貫注投入工作或家事。而在癢的感受方面,因為工作與人際互動會讓人神經緊繃,所以也就分散了對「癢」的注意力。
副交感神經登場
加上交感神經同時也會幫忙暫緩癢感,也因此,白天搔癢的感覺會較零散且微弱。
入夜後,結束了一天的工作,身心都放鬆下來,便輪到副交感神經登場。副交感神經能活化免疫細胞,但免疫機能過高則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過敏反應,讓夜晚的搔癢變本加厲。於是,夜間搔癢就成為異位性皮膚炎治療上的一大難關。
白天癢感較不明顯時,比較容易克制搔抓的衝動,也能藉由塗抹保濕產品達到鎮靜肌膚的作用。然而,全身放鬆、半夢半醒的夜晚,則容易無意識地頻繁抓癢,造成肌膚損傷。
就連二十幾歲的成年人,肌膚循環週期平均也要二十八天左右,而短短幾秒鐘的搔抓,就會讓好不容易再生的肌膚毀於一旦、傷口越抓越深,更加增添治療的難度。因此,如何解決夜間搔癢,就成為治療異位性皮膚炎相當重要的一環。
避免難纏夜間搔癢的妙方,在這裡,我謹提出下面幾種方法有助擺脫夜間搔癢的方法,以供參考:1.做好肌活並首重保濕,過敏原容易從肌膚乾燥部位、濕疹患處或搔抓傷口等屏障功能較弱的地方趁隙而入,所以肌膚愈乾燥,愈要加強保濕。2.配合外用類固醇或他克莫司軟膏,外用類固醇能快速舒緩濕疹造成的肌膚發炎。3.試試抗組織胺等口服藥,抗組織胺藥物能有效緩和搔癢。4.把指甲修短,
指甲過長容易抓傷肌膚、加深傷口。建議將指甲修短並維持平整。5.濕敷療法,預防夜間搔抓可參考第110頁的濕敷方式。塗抹藥膏後套上浸濕的束套,最後再取乾布完整包覆即可。6.戴上手套,戴著手套睡覺,也是預防搔抓的方式之一。市面上手套款式很多,可隨個人喜好選擇有助隔離搔抓的類型。
那穿學校制服都的日子
本院至今協助過無數病患,讓許多病人在看診後不僅揮別異位性皮膚炎,還學會「自己的皮膚自己救」的方法,從此輕鬆維持肌膚健康。在這裡,我謹從為數眾多的真實病例中,挑選3則與各位分享。
A小姐打從還在襁褓中就患有輕微的異位性皮膚炎,母親為了照顧她,可說費盡心思,包括在飲食方面避免過多的人工添加物、在衣物洗滌方面不使用合成清潔劑和洗衣精等。也多虧母親的一番苦心,讓她在小學畢業前能過著和一般人無異的校園生活。
然而,上中學之後,一切開始不一樣了。因為A小姐的全身性肌膚搔癢突然嚴重發作,不但夜夜無法好眠,加上整天衣服摩擦搔癢不止,種種的不適讓她百般痛苦。
她到住家附近的皮膚科求診,但醫生只要她「避開過敏原、一天沖三次澡」。然而,她連過敏原從何而來都不知道,想避也避不了。更何況,在學校不可能隨時沖澡,加上病因未明只能吃藥治標,如此一來,她的皮膚炎當然愈來愈嚴重。
換成純棉材質
就這樣持續了半年,某天,A小姐在化學纖維公司工作的父親突然想到,或許能藉由「貼膚測試」找出過敏原,於是,便帶著女兒至附近皮膚科進行檢測。這項檢驗的方式是在患者背部貼上待檢測的過敏原貼布,並做上記號,靜置48∼72小時後移除貼布、觀察變化,然後判讀結果。最後,終於發現讓她皮膚出問題的元兇,正是學校制服的衣料纖維。
從那天起,A小姐的母親便幫她把制服換成純棉材質。
但制服裙若改成棉布容易起皺,所以,只能暫時在裙子內穿上棉質黑色褲襪。而體育課規定要穿的運動服,也無法任意換穿,只好在運動服內加穿棉製內搭,至於易接觸肌膚的袖口,則另外縫製一層棉布做隔離。
想過平凡生活的
然而,穿著不同材質上衣、還要套上黑色棉褲襪這樣有別於其他學生的穿搭方式,讓她在學校彆扭不堪。加上當時的她不懂得要向老師或同學解釋自己的病情,因此吃盡苦頭。
有一次運動服袖口不小心碰到皮膚,導致搔癢發作,她試著把內搭上衣拉出來點,卻被老師斥責:「不要把裡面的衣服露出來!」。
此外,因為擔心一旦搔癢發作會無法上課,所以,學校午餐供應的咖哩她不能吃,巧克力和蛋糕之類會加重症狀的食物也不能碰。往往,她看著同學們開開心心、津津有味地一起吃著甜點,自己只能默默暗自傷心。那時候,她只盼望一件事。就是「和大家一樣過著普通的生活。」
因為,對於正值青春期的少女來說,被迫穿上不同制服、無法隨心所欲和大家一起吃吃喝喝…,這樣長期飽受壓抑的生活真是痛苦不已。身心備受煎熬之餘,甚至讓她萌生「如果註定要這樣過日子,那還不如不要出生」的悲觀念頭。
就在她感到瀕臨崩潰時,母親透過朋友介紹輾轉得知本院「URUOI 皮膚科診所」,並帶著A小姐前來接受治療。
四天就出現轉變
經過仔細問診,詳加了解她的病史、求診經歷與目前狀況後,我決定給她開立免疫抑制劑:Ciclospolin。
就這樣,在接受治療不久之後,她的病況出現了明顯的好轉。「在這之前,我的世界黯淡無光!」她告訴我,按時服藥後沒過幾天,眼前的世界似乎煥然一新、恢復往日燦爛。她也開心地向母親表示:「我覺得好像獲得重生了!」真切感受到「不再搔癢的日子,才覺察活著的美好。」
A小姐擺脫異位性皮膚炎之後,終於能夠好好享受一般人的生活。但要注意的是,即使症狀明顯改善,也不能完全掉以輕心,因為還是有可能反覆發作。此外,也有人會在睡夢中無意識去抓剛癒合的傷口,造成不適。
針對開立環孢素讓病患使用,也許有些醫師沒有十足把握。但以我對其療效的熟悉度以及在相關領域的研究,讓我有絕對的自信這樣說:正確運用環孢素不是問題!藉由配合症狀調整環孢素口服劑量,合併外用類固醇、抗組織胺塗抹,再搭配有效保濕並仔細追蹤病情,就能讓整個療程進展順利。
由於A小姐也很努力遵照我的指示,每天認真執行肌活,所以,沒多久,她的皮膚在入夜就寢後也不再感到搔癢,徹底達成「靠正確保濕就能維持膚況穩定」的終極目標。
立志成為皮膚科醫師
由於肌膚不再搔癢難耐,讓她能更全神貫注於課業,所以,她決定以醫學系為目標。「我想用我自身的經驗,去幫助更多和我一樣曾受肌膚問題所苦的人,也想成為像您一樣的皮膚科醫師!」她對我說的這一番話,讓我永遠也忘不了。
後來,A小姐如願應屆考上國立大學醫學系,還前往美國最具權威的異位性皮膚炎實驗中心進行為期半年的研習。而當時還是學生的她,不但提出研究成果,還被獲准在國際研究皮膚科學會上發表。
以前那個總是因皮膚炎臥床不起又脆弱的A小姐,真的消失無蹤了!如今的她,正朝著替病人設身處地著想的優秀醫師之路邁進,並運用課餘時間從事志工活動、幫助震災災民,甚至受到電視媒體的邀約採訪。看到她這樣努力活出屬於自己的美麗人生,真是令人高興!
有一件事,我想特別提出來補充說明。那就是A小姐離開家鄉去念大學時,我曾寫了一封信到她學校附近的醫院,希望協助她在外地繼續進行環孢素療程。然而,那邊的醫生因為沒有使用環孢素治療異位性皮膚炎的經驗,又怕產生副作用,所以,沒有答應幫A子小姐開立相關處方。而這個狀況,讓她的搔癢不斷復發,只好利用每次放假回家的機會,來診所找我拿藥。這樣來來回回好幾年,才得以讓她順利度過不受搔癢干擾的大學生活。
最後,她希望我告訴各位讀者:「不要讓肌膚搔癢阻礙你的美好人生,因為那太不值得。只要擺脫異位性皮膚炎,就一定能活出自信、屬於自己的燦爛人生。」
治療不見效?
「這孩子剛出生就被診斷出有異位性皮膚炎。」母親帶著B小弟來到我的皮膚科診所時,他已經3歲。伴隨搔癢的紅腫或疹子,好發於學齡前幼兒,而且通常是濕疹、脂漏性皮膚炎或蕁麻疹等所引起。
但若病灶呈對稱分佈,未滿1歲的幼兒症狀持續長達兩個月,或未滿6歲的幼兒症狀持續半年以上,就要留意是否為異位性皮膚炎。
剛出生就因免疫系統失調而引發過敏,這在嬰幼兒中算是相當常見的狀況,也是誘發異位性皮膚炎的因素之一。
有的孩子可以在1歲半至2歲左右靠自體免疫調整,讓皮膚炎自行痊癒,但B小弟直至3歲,皮膚炎發作時都會整個臉頰紅腫、患部化膿流湯,甚至全身乾皺缺水,皮膚也呈現紫色並有異常增厚的現象。
只是,異位性皮膚炎具有「時好時壞」的特性,所以即便母親帶著他求助過好幾間醫院,卻仍不見好轉;B小弟的皮膚炎始終反覆發作、每況愈下。
滿臉傷口紅腫潰爛
這樣的狀況,讓四處奔波、已經筋疲力盡的母親開始責怪自己:「都是做媽媽的太沒用……」她說,在孩子最可愛的年紀,卻因滿臉傷口紅腫潰爛,而無法像別的孩子一樣盡情拍照,就連僅存的照片,也因為不想每次看到他的肌膚慘狀都心疼落淚,所以就都全部丟掉了……。
我始終認為,治療異位性皮膚炎的關鍵,在於透過問診全盤掌握病患的生活習慣與身體狀況,徹底找出原因之後,才能對症下藥。
所以,我在多次看診過程中,不斷向B小弟的母親詢問孩子的病史、曾經接受過的治療、後來出現哪些狀況等,並一再詳加確認。
同時,也因為認為不應把責任都丟給母親,尤其是在面臨重要決定時,孩子的父親更不該缺席,因此,我也請B小弟的爸爸務必抽空前來陪診。然而,由於他的工作狀況特殊,只有禮拜天能挪得出時間,也因此,我也特別配合這家人的時間進行診療。
不使用處方藥?
很快地,我就發現:一而再、再而三失敗就醫經驗,讓B小弟的媽媽心灰意冷、對醫療信心盡失。對於這個現象,我覺得醫生必須負起最大的責任,因為那些醫生並沒有依照正確治療方式處理B小弟的皮膚炎。
但另一方面,媽媽的處理方式其實也大有問題。因為,她完全沒有使用醫師開的處方藥,取而代之的,是每個月花新台幣15萬元鉅額購買來路不明的「深層水」,供孩子洗臉或入浴,甚至當成飲用水來喝。此外,她也曾自行購入坊間的抗發炎乳膏給孩子使用。
那種藥膏並非外用類固醇,而是標榜「非類固醇」的外用藥—基於對「類固醇」三個字避之唯恐不及的心態,只要一看到「不含類固醇」的藥品,她都願意嘗試。
但是,越是脆弱、易起疹的異位性皮膚炎肌膚,越不應該選擇「不含」類固醇的藥物。事實上,我看過太多反效果的例子了!而經過實際檢查,B小弟起疹子的原因正是來自那條不含類固醇的抗發炎乳膏。停止使用非類固醇抗發炎的藥物,你就已經踏出根治異位性皮膚炎的第一步。
我明白B小弟母親對於類固醇的強烈恐懼,所以一開始我請她在上藥前先塗一層凡士林,做為肌膚的防護網,但我也不會刻意跟她保證這麼做就會避開類固醇,相反地,我會試著和她溝通,讓她慢慢了解使用類固醇的必要性,化解不必要的疑慮。 (章文/輯)
《自己的皮膚自己救!》
作者:豊田雅彦 (皮膚醫學博士)
出版社:蘋果屋
出版日期:2019/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