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思集)「垃圾島」應如何重回「美麗島」?

朱言改 / 財經作家 2023/11/22 12:31 點閱 3045 次
台灣不止陸地垃圾污染嚴重,海洋污染不遑多讓,影響海洋生態及海岸環境。(中央社)
台灣不止陸地垃圾污染嚴重,海洋污染不遑多讓,影響海洋生態及海岸環境。(中央社)

台灣少子化去減少11萬674人,垃圾卻暴增,創歷年新高,達1185萬噸,因法規不完備,廢棄物處理困境嚴重,美麗島已快速淪落到垃圾島。2050淨零排放之外,如何防止被垃圾淹沒,已成環保重要課題,無時間再等,環保部應速謀對策解決。

垃圾與人口反向

台灣去年人囗數為2326萬4640人,較2021年12月底的2337萬5314人,減少11萬餘人,人口負成長歷年最嚴重。但是垃圾未因人口減少,稍有減緩之勢,連續2年暴增,垃圾年產量已突破1千萬噸,去年更激增至1185萬噸,其中479萬噸為一般垃圾,657萬噸為資源垃圾,48萬噸是廚餘,廢棄物處理績效不彰,問題嚴重。

6都垃圾增速最快的是新北市,2022年較前一年增加32.8%,達208萬噸。台中市增加28.5%,達163萬噸。依次是高雄市增加13%,達154萬噸。台南市增加5.4%,達104萬噸。桃園市增加4.6%,達134萬噸。台北市1.2%,達77萬噸。年年激增的廢棄物卻又沒有妥善處理方式,全台僅有15個縣市有焚化設施。

「垃圾島」之恥

沒有焚化爐的縣市,新竹縣仰賴新竹市及苗栗縣代燒,但是兩地焚化廠年邁,自顧不暇,只能代為處理每年10萬噸垃圾的一半而已,另一半還要等到2024年縣內高效能垃圾熱處理設備完成,才得以解決。桃園市、花蓮縣、南投縣也都沒有焚化爐,打包封存越積越多,惡臭難聞的垃圾山,溪流、海邊廢棄物到處可見。

台灣垃圾山暴增,數量從2017年的8.1萬噸,增加到2022年的75.2萬噸,垃圾危機比2025非核家園、2050淨零排放等環保問題更嚴重,而且「垃圾島」危機,就在眼前,嚴重影響國人生存環境,如何解決,有賴中央政府編列預算,設置焚化爐只是方法之一而已,長久之計還是減量更重要。

海洋污染嚴重

不止陸地垃圾污染嚴重,台灣海洋污染不遑多讓,西海岸每一平方公里,廢棄物高達102公斤,遠超過日本東京的66公斤,中國大陸沿海的15公斤,垃圾的種類包括廢棄拖鞋、便當盒、傢俱、寶特瓶、破漁網、衣物、塑膠製品、還有工業廢棄物爐渣、廢土。海岸、海底同遭汚染,影響海洋生態及海岸環境。

海洋汚染物的來源,應是陸地上許多不法業者任意傾倒廢棄物所致,使得海洋生物慘遭人類蹂躪。即使環保人士平均每天三次淨灘活動,-年清出60萬件海洋廢棄物,還是趕不上陸地傾倒的速度,海洋污染,每年造成無數海洋生物斷送寶貴生命,已成為環保之恥,有待加強查緝改進。

期待重回「美麗島」

台灣廢棄物處理,始終趕不上「製造」速度,即使環保回收再利用,也因為沒有市場去處,回頭還是被當垃圾丟掉,造成「假回收真棄置」問題。資源循環使用政策工具不足,法令不完備,成效不彰。而環保單位與其他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協調,常為顧及經濟發展需要,放棄堅持環保立場,導致事業廢棄物始終有增無減。
台灣現在全力推動2050淨零排放環境保護,然而,各類廢棄物年年暴增,種類亦只增不減,「垃圾島」污名不脛而走,快速污染的大地及海洋,不容大家視而不見,環保署現在已升格為環保部,如何解決廢棄物問題,應儘速拿出具體辦法,使台灣能重現「美麗島」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