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鳳來影》師兄陳坤厚創作不輟 侯導身影不缺席金馬

胡幼鳳 / 前台北電影節總監、楊士琪紀念獎主委 2023/11/12 11:08 點閱 2379 次
陳坤厚導演至今仍自己掌鏡。(金馬獎委員會提供)
陳坤厚導演至今仍自己掌鏡。(金馬獎委員會提供)

今年金馬獎終身獎得主是陳坤厚,他和侯孝賢可算「師出同門」的師兄弟,前不久,侯孝賢的家人因他罹患阿茲海默症,在去年新冠確診後病情惡化,為他發出退出影壇回歸家庭的聲明,而84歲的陳坤厚則至今創作不輟,新作《青銅葵花》改編自小說家曹文軒的作品,目前還在江蘇拍片。

師出同門

說起「師出同門」,他們與李行、賴成英的淵源深厚,只是後來各成一家,侯導以長鏡頭美學,揮灑自如的風格成為國際電影大師,陳導則遵循較嚴謹傳統的方式拍電影。

論年紀,攝影出身的陳坤厚比場記、編劇出身的侯孝賢大8歲,論輩分,陳導比侯導早入行9年,但陳坤厚卻比侯孝賢2020年獲得金馬獎終身成就獎晚了三年,我曾為陳導抱不平,認為這是「遲來的榮耀」。

金馬執委會頒獎有內幕

不過據金馬執委私下透露:早在2019年,圈內就已盛傳侯導失智的訊息,侯導遍得國際大獎,什麼獎都不缺,但金馬執委會開會決定要趕在他病情惡化之前,儘早於2020年頒給他終身成就獎,讓他風光謝幕。

那天侯導如常穿著黑夾克牛仔褲,戴著白色棒球帽,神采奕奕站上金馬獎的舞台,由電影圈與他合作多年的夥伴,電影圈人稱「福祿壽」的李屏賓、廖慶松、杜篤之獻獎,他的班底演員陳淑芳、高捷、游安順、林強、蔡振南、張震等人都圍繞在他身邊,留下一幕溫馨感人的畫面。他在台上井井有條地致辭感謝昔日工作夥伴,還說:「拍電影要感動別人,先要感動自己」。


”AA”
陳坤厚在拍新作《青銅葵花》(陳坤厚提供)

我認為這句話應是傳承自台灣電影教父李行。

師出 李行、賴成英

說起他們和李行、賴成英的淵源,陳坤厚1962年考上中影時,是跟隨舅父賴成英(現92歲,2022年得到金馬終身成就獎)當攝影助理,賴成英1963年擔任李行第一部國語片《街頭巷尾》的攝影,從此成為李行長期合作的御用攝影師,而陳坤厚此後也擔任多部李行電影《汪洋中的一條船》、《小城故事》、《早安台北》的攝影,得到不少座金馬最佳攝影獎肯定。

侯孝賢是1973年入行,擔任李行《心有千千結》的場記,1975年賴成英第一次當導演,導《桃花女鬥周公》找了侯孝賢當編劇和副導演。而陳坤厚1980年開始當導演,和侯孝賢長期合作了系列賣座的青春偶像電影,如《天涼好個秋》、《蹦蹦一串心》、《就是溜溜的她》、《風兒踢踏踩》等,兩人輪流當導演,都是侯孝賢編劇,陳坤厚攝影,循著李行賣座電影的模式:「大明星+愛情+流行歌曲」拍片。

就是想賣座呀!

1981年我到南投拍片現場採訪侯孝賢第一部導演的《就是溜溜的她》,攝影是陳坤厚,其實當時並非衝著他們組合而去,而是因為女主角是剛嫁給香港富商的紅歌星鳳飛飛,當時鳳飛飛的化妝台上放著劇本,足証這個時期侯導拍片是有劇本的,記得當時我問侯孝賢為什麼取這麼奇怪的片名?他的回答很直白,「就是想賣座呀」。

這個回答其實與他後來每次談電影並無二致,他都說「我要拍一部商業片」,從來沒說過「我要拍一部藝術片。」

1982年小野、吳念真在中影策畫四段式的《光陰的故事》,在票房及口碑上小兵立大功。同時,侯孝賢、陳坤厚和張華坤合組了萬年青公司,改編朱天文的《小畢的故事》,把朱天文拉進了電影圈成為編劇,這部陳坤厚導演的寫實派電影,在票房上大獲成功,為台灣電影開創了新路。

新電影「定海神針」

中影找了侯孝賢和兩位新導演萬仁、曾壯祥改編黃春明小說的「兒子的大玩偶」,已擔任多部電影導演的陳坤厚擔任攝影,為這些新導演親自掌鏡成為「定海神針」,台灣新電影的浪潮於焉風起雲湧,揚名國際。

陳坤厚和侯孝賢後來各自都拍了不少部朱天文小說改編的電影,但風格迥異,劍法各有千秋。

大巧不工 抽離煽情

編劇出身的侯孝賢練成「重劍無鋒,大巧不工」的劍法,有招就是無招,揚棄了過去的賣座模式,抽離了煽動觀眾情緒的情節和鏡頭。


”AA”
侯導遍得國際大獎,但金馬執委會開會決定要趕在他病情惡化之前,於2020年頒給他終身成就獎。(本報資料照片)

我曾看過《戀戀風塵》的劇本,相當感動,也認為一定會賣座。而他自創長鏡頭美學,用鏡頭語言取代情節,讓觀眾自行走完最後一哩,拍出來的電影和劇本已經是兩碼事了。

侯導的電影啟發了多位電影導演,贏得各國際影展的大獎肯定。儼然成為台灣電影大師,紐約時報稱他是「台灣最偉大的電影人」。

引領風騷

他大器、利他,與他合作的人都得到很大發揮空間而受惠,他的攝影師李屏賓成為國際知名的攝影大師,繼張艾嘉、李安之後當上金馬獎現任主席,姚宏易、陳懷恩都已是獨當一面的導演,廖慶松則被兩岸三地華人新導演奉為「救星」的「金剪刀」。

他以金獅獎《悲情城市》得到的獎金紅利180萬買了同步錄音的機器無償送給杜篤之,杜篤之至今每年都有作品問鼎金馬獎及台北電影節的最佳音效、錄音獎。

堅持過庶民生活

陳導和侯導師出同門而各成一家,但相同的是,都堅持過庶民生活,不擺大導演的譜。

侯導在2014年籌拍《刺客聶隱娘》之前,先後擔任台北電影節主席和金馬獎主席,為推動台灣電影而犧牲自己拍片十年,他以公車、捷運代步,並自豪可以找到最快的捷徑搶先搭上電梯。

我曾在他擔任台北電影節主席時擔任總監,有任何活動,只要我傳個簡訊給他,屆時,他就會背著雙肩包悄然出現在現場。

他提攜後進不遺餘力,我記得2009年3D風潮乍起,我邀曲全立為台北電影節拍了台灣首部3D廣告,他因而結識曲全立,立即邀他次年合作了上海世博會台灣館的360度電影《台北的一天》。

陳導84高齡創作不輟

而陳坤厚導演也是俠心仁厚且劍及履及,有一次他聽我說起知名影評人李幼新家中堆滿書籍剪報,坐困愁城沒路可走,連電燈壞了都沒法修,只能到巷口7-11寫稿,隔天陳導就帶著兒子到他家中闢了條路,也把電燈修了。

陳坤厚至今仍維持自導自拍的創作模式,前年他移居台南,平日以腳踏車代步,身體狀況良好,今年六月到江蘇鹽湖拍戲,有時會傳照片分享他拍片的狀態。看他嚴謹一如既往,卻又更添詩意,讓我很期待他的新作《青銅葵花》。

92歲的山田洋次 還創作不輟

而我始終對侯導會停止創作存疑,並且抱著一線希望。

畢竟92歲的日本導演三田洋次還有新作《日安,我的母親》在金馬影展放映,80歲的馬丁史柯西斯新作《花月殺手》正在全球熱映中。我相信假以時日休養,侯導有機會因新藥的問世而能再創作。

今年金馬有侯導監製兩部新片參展,包括開幕片《車頂上的玄天大帝》,和入圍七項的《老狐狸》。

金馬獎盛會師兄陳坤厚得獎,侯導的身影也並未缺席。


”AA”
陳坤厚跟隨舅父賴成英當攝影助理,1963年賴成英擔任李行第一部國語片《街頭巷尾》的攝影,從此陳坤厚成為李行長期合作的御用攝影師。(資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