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台北報導】「衛生所不只打疫苗,還要提供心理健康服務!」心理衛生協會4日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擴大心理健康服務。心理健康司司長陳亮妤表示,除了年輕人心理諮商外,衛福部還將增設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盼114年能有71所。陽交大兼任教授邱淑媞進一步呼籲,設立跨部會心理健康委員會,並編列預算。
心理健康是人權
心理衛生協會理事長呂淑貞表示,今年是世界心理衛生聯盟成立75周年,10日也是「世界心理健康日」今年主題是「心理健康、普世人權」,盼強化宣傳「心理健康是人權」的觀念,除了讓中央編列相關預算外,也讓民間如學校、企業等單位更重視心理健康的重要,不能全部都靠公部門,要「公私協力」。
台灣心理健康聯盟召集人張珏指出,已經有64個團體響應「心理健康聯盟」,未來也會提出心理健康政策,讓各黨總統候選人參考,並作為表態支持的依據。她希望我國能採用更多國際人權公約標準,還有心理健康不只要強制醫療、去汙名化,還要舉行更多講座活動宣傳。
設立心理衛生所
「沒有心理健康,就沒有健康!」心理健康司司長陳亮妤表示,全世界年輕族群的自殺與自傷率都逐漸上升,且女性大於男性,因此推出結合「諮商師、臨床心理師與精神科醫生」的諮商服務,目前已協助1700多位年輕人在心理問題上進行醫療轉介,盼能鼓勵社會在心理健康議題上,更勇於協助。
陳亮妤說,我國目前已經有37處設有「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希望能在114年增設到71所,讓民眾走進衛生所就能享有簡單諮詢與心理健康篩檢。
心理健康委員會
邱淑媞則指出,紐西蘭有推出「幸福預算」,盼改善國內原住民、青年與兒童等弱勢族群的心理健康,增加幸福感,紐國政府有投入預算在診所或衛生所增設心理衛生人員,成立跨部會心理健康委員會與擴大學校護理師編制等作法,她也建議政府成立「跨部會心理健康委員會」,並編列相關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