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鳥瞰〉別讓通膨在光天化日下搶錢

李沃牆 2023/07/24 16:29 點閱 2598 次
物價高漲是全球現象,政府也莫可奈何,民眾應學習抗通膨之道,不外乎開源節流。(中央社)
物價高漲是全球現象,政府也莫可奈何,民眾應學習抗通膨之道,不外乎開源節流。(中央社)

雖然物價上漲的成因不一而足,但大體上每年以一定增幅向上,這也會讓你手上的鈔票愈來愈薄。若物價漲幅超過你的名目薪資成長速度,就代表實質薪資縮水。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傅利曼(Milton Friedman)說:「通膨是一個隱藏的課稅,不須特別立法的課稅」。經濟學家亨利.赫茲利特(Henry Hazlitt)認為:「通膨是一個非常惡毒的稅賦。」。簡單而言,通膨就是在光天化日下,光明正大的搶走你我的錢。

漲上去、回不來

近二年來,物價不斷上漲,民眾的荷包縮水,大喊吃不消。截至今年5月,台灣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已連續22個月高於2%的通膨警戒線;雖然6月下降,但7、8月有傳統的中元普渡、颱風季,物價通常較平月為高,極可能再升破2%。若把時間拉長至近5年(2018~2022),台灣的平均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為1.32%,食品類則高達2.336%。

有民眾提及,20年前一個菠蘿麵包賣10元,現在至少要30元。而更甚者,50年前,一碗陽春麵只有2元,但20年前已漲至25元,近年更漲至50元左右。基於菜單成本(menu cost)理論,徒使民生物價往往具有「向下僵固性」。如食品漲了,通常就回不去,民眾感受最為深刻。

再者,內政部發布的第一季全國及六都房貸負擔能力指標,其中全國房貸負擔率(中位數住宅價格貸款月攤還額/中位數月家戶可支配所得)為41.19%,不僅較去年同期的38.35%高,且連三季超過四成,維持在「房價負擔能力偏低」等級;房價所得比也來到9.72倍(意謂9.72年不吃不喝才能買得起),是統計以來歷史次高。

薪資跟不上物價

雖然通膨數據看來有降溫趨勢,但可別高興太早。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和國際能源署(IEA)的預估,到明(2024)年整體原油市場將趨緊,而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表示,到2045年底,全球能源需求預計將增長23%。需求增加,油價一漲,企業成本跟著上升,必然轉嫁給消費者,帶動物價上揚。

主計總處公布的最新薪資統計,受到物價上漲影響,今年前5月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實質總薪資年減0.81%,為近7年首次落入負成長。全體受僱員工實質總薪資也是掉入負成長,年減0.81%。難怪長期以來,受薪階級一直抱怨,薪資漲幅永遠跟不上物價,實其來有自啊!

通膨帶來長壽風險

國外研究,檢視美國1900至2019年這段期間的平均通膨的年增率約3%,若通膨率連續30年都保持在2%的話,貨幣購買力將下降45%。尤其,現代人平均壽命愈來愈長,通膨會帶來「長壽風險」,即退休金不足。內政部公布2021年簡易生命表,台灣人民平均壽命為80.86歲。在通膨下,你的退休金是否夠用呢?

既然物價高漲是全球現象,政府也莫可奈何。有鑑於此,民眾應學習抗通膨之道。舉最簡單的作法,不外乎開源節流。
一、削減日常生中不必要的開支。二、做好長期投資理財規畫,開闢財源。換言之,民眾與其擔心通膨侵蝕貨幣價值,不如轉守為攻,以錢滾錢。根據摩根大通(JP Morgan)統計,長期投資美國S&P 500指數年化報酬率可達6.1%。另以台股0050 ETF為例,成立20年來,平均年化報酬率超過5%,只要有耐心,長期持有,抗通膨應非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