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國寶級詩人,作品首度在臺出版,本作寫於唐納.霍爾的「最後一本詩集」之後,切身描述自身面對老年的心境。在十四篇主題各異的散文中,獲獎無數的詩人褪去大師光環,以幽默而不自憐的文字,
向讀者喁喁道出緩步於生命盡頭的最後風景。
85歲的寫作人生......這些溫柔的隨筆中充滿了喜悅感。霍爾寫道:「老年人坐在椅子上,每寫一點,就減少一點。」對於他來說,寫作一直、也將持續是他對抗減少的激情復仇。
在這本包含14篇隨筆的作品集中,這位文學大師以巧妙的機智回味他的文學人生......霍爾尖酸刻薄、風趣幽默、富有智慧而不說教,甚至還有點性感。
我的表姊奧黛莉九十六歲。她教閱讀整整六十年,除了是職業也是志工。她任教的丹伯里小學(Danbury Elementary School)去年秋天特別為她舉辦慶祝活動。奧黛莉的頭腦依舊敏銳,但是像我一樣,走路必須用四輪助行器。我認為學校很好心,特別安排我們兩個坐在一起,這樣她才不會看起來是全場年紀最大的人(實際上我比她小十一歲)。我告訴她最近做的夢,夢裡我在黑漆漆的房間走動,到處是陰森的陌生男性。我感到有些焦慮,想要出去。我拚命找門,但怎樣也找不到。那是一棟沒有門的房子。
沒有門的房子
我和珍剛搬來的時候,我忙於自由撰稿的工作,整天都在寫文章,換種類的時候會休息一下。整整十年,我們沒有柴油暖爐,我必須去外面的棚屋搬木柴進來,點燃高齡百歲的Glenwood暖爐,然後氣喘噓噓回到掀蓋式書桌前繼續工作。
有了中央暖氣系統之後,我失去了搬木柴的運動。於是工作之間的運動變成帶狗狗加斯去散步,或是開車去摩根丘書店逛逛,不然就是去克雷森提超市,買一罐其實不需要的西班牙辣椒。八十歲那年,我兩度發生車禍,之後我將破爛老車賣掉,接下來一個月,我感到非常煩躁,因為無法興之所至就開車出去亂逛。加斯死了,我和貓都不需要遛。慢慢地,想開車的慾望降低,我祝賀自己,終於接受了逃不過的限制。然後我就做了那個怪夢。
我的問題不在於死,而在於老。我經常抱怨失去平衡感、膝蓋無力,站起坐下都很辛苦。昨天我坐在扶手椅上睡著了。我從來不會坐在椅子上睡著。我每天都忍不住瞌睡。我坐著,做白日夢思考接下來要做什麼:穿上毛衣、吃一片派、打電話給女兒。
慾望隨年紀改變
有時我會甩開白日夢站起來。聖誕節或生日的禮物我已經不想要特別的東西了,連書也不要,我只要能吃的,切達或斯蒂爾頓起司,女兒做的辣肉醬;或換掉穿到破舊的卡其褲、T恤、襪子、內衣褲。冬季時,我每天穿長袖T恤,夏季時換成短袖。
朋友死去,朋友失智,朋友爭執,朋友老了之後默默漸行漸遠。我和珍一九七二年結婚,當時她二十四歲、我四十三歲。我們延遲了六個月才結婚,因為擔心她會當寡婦。我接受手術切除半個肝,珍寫下輓歌──〈否則〉(Otherwise)、〈預後〉(Prognosis)、〈法老王〉(Pharaoh)──我沒死,但隔年到處都舉行了很大方的生前葬禮(一個寫作團體辦了唐諾・霍爾專題活動;密西根大學給我榮譽博士)。一九九四年一月,完成化療之後我覺得身體很正常,但醫生診斷出珍罹患白血病,一九九五年四月,她過世。我將永遠悼念她。
朋友照料 走出家門
十年前,我找到了琳達,她幫我走出家門。我出遠門朗誦時的生活所需都由她照料,從紐約到洛杉磯,從華府到芝加哥,從蒙特雷到賓州到堪薩斯市。我們搭機出國參加國際文學節,瑞典、溫哥華、墨西哥,去了兩次愛爾蘭。我前去朗誦時,主辦單位會負責旅程開銷,累積的哩程數讓我們可以更常進行奢侈的旅行。夏季時我們飛去氣候溫和的阿根廷與智利。
五、六月適合去倫敦。七月夠熱,可以去俄羅斯聖彼得堡。春季我們去義大利,每個季節都去過巴黎。第一次去法國時,我們投宿的飯店供應宛如天國美味的可頌麵包。有一天早上,我吃了十四個。數次來回巴黎之間,我的平衡感開始衰退。我走路時像鴨子一樣腳張得很開,走樓梯變得越來越危險,我們住的飯店大門前有五級臺階,而且沒有扶手。
我的旅行社業務荷莉幫我找到另一家飯店,沒有臺階,距離原本那間三個路口。我們蹣跚上計程車去參觀博物館,重溫以前看過的偉大傑作,也發現以前沒看過的作品。
生活的小確幸
我在雙叟咖啡廳(Les Deux Magots)吃康門貝爾起司三明治,起司熟成恰到好處,長棍麵包溫熱、厚實、柔軟,非常美味。有一次,服務生點完菜之後離開,但很快又回來。他說可能要等幾分鐘;麵包店剛送來新鮮麵包。一天有多少機會可以剛好遇到溫熱長棍麵包送達雙叟咖啡廳?
晚餐時,我們會去高級餐廳──銀塔餐廳(La Tour d’Argent)、拉比魯茲餐廳(Lapérouse)──但後來我們找到名氣沒那麼大,環境樸素溫馨的餐廳。我最喜歡的一家在尋南路(rue du Cherche-Midi)上,老舊平凡的約瑟芬小館(Joséphine “Chez Dumonet”),我好愛那裡的紅酒燉牛肉,不亞於我喜歡巴黎的程度。
年紀大並非只有壞處
二○一一年九月我和琳達最後一次飛往巴黎。我八十三歲,在家的時候為了避免跌斷髖骨,我總是推著四輪助行器。去巴黎時,我只帶了一根柺杖,以為只要多走路,腿就會長力氣。哈。五天後,我一步只能跨出兩、三吋。想吃紅酒燉牛肉可以坐計程車去,但琳達得一個人去欣賞畫作,因為我只能躺在床上讀書。一年後,琳達找到一份教法語的工作,學校放假時,她會回巴黎練習語言。她一個人去。
年紀大並非只有壞處。我已經很多年沒有在機場走路了,坐輪椅才是最舒服的移動方式。這些年來都有機場員工負責幫我推輪椅,過安檢只要五十四秒;這些年來,我一直是最早登機的乘客。明尼蘇達州機場幫忙推輪椅的員工堅持要琳達也坐輪椅,因為她用走的會拖慢他的速度。
他有如短跑世界冠軍尤塞恩・博爾特(Usain Bolt)高速衝刺帶我們去行李轉盤。二○一○年,一所大學頒獎給我,我和琳達一起搭機前往。領獎當天凌晨兩點,我身體不適醒來,發現得了腸胃炎。中午時服用止瀉藥讓我全身無力,我勉強撐過下午四點的頒獎典禮。
生活一成不變
早晨,我啟動咖啡機,黏上假牙,服用四顆藥,吞膳食纖維,將灑在鬍子上的擦掉,無力的膝蓋穿上護具固定好,浮腫的腿穿上緊到很痛的襪子──然後讀報、喝黑咖啡。白天不會無聊,因為我整天閱讀、寫作不同的文章,寫作讓我感到充實。上床像起床一樣令人倦怠。在咖啡機裝好粉和水,準備明天早上用,拆掉假牙泡水,吃夜間的藥,解開護具,脫掉緊到很痛的襪子。
就算過上幾週、幾個月也不會無聊。因為我很早就開始自由撰稿生涯,本來就覺得每天、每週都一樣,很難分辨。週日郵差不會來。偶爾不是週日郵差也沒來,我滿心困惑,後來才驚覺原來那天是國慶日。(宗祐/輯)
《死亡不是問題,衰老才是》
作者: 唐納.霍爾
出版社:悅知文化
其他書訊:
《永遠的蘇珊》
作者: 西格麗德.努涅斯(作家)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國際知名作家書寫傳奇不朽的文青女神──回憶寫作中的代表之作。呈現更「蘇珊」的人性面向一個躁動不安、才華洋溢的靈魂。
桑塔格已經成為一種形象,但是這本小書讓我們看見桑塔格作為一個人。但是什麼是人呢,所謂的「人」並不一定是一種本質深刻的描述,而她痛很冷天氣、痛恨小提包、痛恨教書。
《從髖出發》
作者:楊宛青, 方藝靜, 傅宥霖, 謝妮芸(物理治療師)
出版社:台灣愛思唯爾
這是第一本以邏輯思考策略(LTA) 的方式來探討髖關節常見的相關疾病,例如髖夾擠症候群、退化性髖關節炎、髖關節與下肢動力鏈問題、女性相關骨盆帶疼痛問題以及近年來越受矚目的髖關節與腰部相關症狀。
內容結合了多位物理治療師豐富的臨床經驗,開發出一套快速、簡單的評估流程,讓您輕鬆判斷髖關節的常見疾病問題,讓你1 分鐘搞懂髖關節為什麼會痛
《360°都可愛の羊毛氈小寵物》
作者:須佐沙知子(自由手工藝作家)
出版社:Elegant-Boutique 新手作
家有毛小孩的人,照片圖庫裡一定補抓了牠們所有可愛動作、表情的瞬間,若能把寵物們可愛的姿態模樣復刻成小小的玩偶,應該所有的辛勞都能立刻一掃而空吧!
羊毛氈是一種非常容易學習&製作的手作,在戳刺塑型的途中,可以因戳刺的力道&素材的分量輕鬆地改變作品的鬆軟度、大小、造型,自由度高且充滿了多變的樂趣,用來製作小動物的玩偶更是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