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是政策現實,還是公共問題?

陳敦源 2025/10/27 19:54 點閱 87 次
少子化該從政治面解決問題。(網路截圖)
少子化該從政治面解決問題。(網路截圖)

雖然個人對台灣出生人口的貢獻程度不高,但是少子化這個公共問題的整個發展過程的資料圖像化的影片,還是非常震憾人的,我看見我出生的那一年是龍年,約有42萬人,去年2024年也是龍年,我們大約只生了13萬人不到,我不認為我們在這個議題上已經有社會共識,認定它是一個應該處理的公共問題,起碼對非婚生主義者來說,台灣人口壓力少一點,汙染與空間對活著的人都更舒適!

差異是否有共識?

少子化到底是一個社會現實,還是應該處理的公共問題?我相信,目前政府都還沒有拿捏清楚,從公共政策的理論上來看,這是民主社會公共政策「問題定義」(problem definition)的重要議題,因此,如果真要開始處理,第一步是找出不認為這是個問題的與將之看作是問題應該面對者之間,到底有甚麼「差異」(gap),而這個差異在民主的過程中有可能產生甚麼行動的共識嗎?

政府有限的資源要如何去處理大量的公共問題,在民主國家最大的問題不是政府是否有足夠資源去處理,而是政府介入是否能夠得到大眾的支持,特別是需要長期投入還不一定有成果的工作,像少子化這樣的社會議題,我個人認為牽涉到個人自由選擇的部分,就更難有甚麼社會共識了,因此,新竹地區的出生率再高,也無法挽回少子化的趨勢,大家也就更沒有心力去處理了。

多少薪資才願結婚生子?

前天去一個公務人員的場合上課,問起那一群年輕的公務人員,需要國家一個月給你多少「薪資」你才願意結婚生子,因為同學認為少子化最佳的處理策略是「花錢」,最後的結果是「十萬」,我說真的夠嗎?又有學生說「還要給一棟房子」,我心裡想:「要不要再配一台車?」回家的高鐵上,我想自己生三個孩子好像是蠻蠢的人生決定,害我沒能在活動力好的時候去環遊世界!

當一開始很想將少子化當作一個問題來處理的人,發現政府可以作的都作了還不見起色,可能就會挪移到「它是個大家來面對之社會現實」時,它不再是一個可以處理的政策問題,而成為一個處理任何其他社會問題的先驗條件了,比方說,全民防衛的政策,就必須考量在兵源不斷下降的現實下,作甚麼是不切實際的,又作甚麼才會有效果的,一種「必須認命」的問題處理態度。

有新的黑天鵝要面對

最後,最近發現,去一些餐廳吃飯,工作人員幾乎都是操東南亞口音的人,而有一些喜歡去的老店,週末生意好的時候卻沒有開,聽說也都是人力的問題,也就是說,少子化在不同的狀態下,雖然無緣當作一個公共政策的問題來處理,但是我們大家一定必須去面對過去不會想到的一些後果,不論是最明顯的勞動市場,還是過去人們認為最沒有問題的教育領域,都會有新的黑天鵝要面對!

不過,我想少子化這個公共議題,即便大家有共識把它當作一個問題來處理,解決的手段之間也未必能夠取得共識,因為,政府資源是有限的,有太多的問題需要花錢去處理了!

捐款成為醒報天使

由於熱心人與支持者的捐款,醒報的深度報導與客觀評論都是免費閱讀的,希望你也能加入「醒報天使」的行列,小額支持。我們會寄給您抵稅收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