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暴力難發覺 影展刻劃心靈創傷

簡嘉佑 2023/06/20 17:35 點閱 9108 次
衛福部保護司司長張秀鴛20日表示,伴侶精神暴力的盛行率高達17%,但往往難以發覺。(Photo by 簡嘉佑/台灣醒報)
衛福部保護司司長張秀鴛20日表示,伴侶精神暴力的盛行率高達17%,但往往難以發覺。(Photo by 簡嘉佑/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簡嘉佑報導】「你不愛我,我就不想活了」、「你不陪我逛街,一定是不愛我」,伴侶間的精神暴力難發覺!衛福部保護司司長張秀鴛20日表示,伴侶精神暴力的盛行率高達17%。衛福部與策展人羅珮嘉、林美薰以15部影片,呈現各式精神暴力樣態,並舉辦映後座談,提高民眾對這類暴力的警覺性。

本次影展銀獎得主《倩女瘋暴》也於現場用布袋戲進行短演,表演者拿著一男一女的布袋戲偶來回對話,女主角不斷表示,「你是我的」、「我為了你放棄所有男人」、「你不愛我,我不想活了」。男主角感嘆說到,「這種愛太沉重」,並揭示本次「親密關係精神暴力」的主題。

延長性騷追訴期

張秀鴛表示,台灣家庭暴力採責任通報制度,其中親密關係暴力案件約占整體5成,且被害人以女性為主,約占8成,但男性被害人逐年增加,所占比率從17%增加至22%。同時,未滿30歲之年輕族群求助人數亦逐年增加。

她指出,親密關係暴力初期常以精神暴力樣態出現,但因不會造成可見之身體傷害,而常常被民眾忽略。樣態包括「監控行為」、「咒罵歧視」、「威脅出櫃」、「冷漠忽視」或「經濟控制」等方式。

針對近期許多過去許久的性騷擾事件被翻出,但性騷擾追訴期僅一年的狀況,張秀鴛說,「權勢性騷擾」通常是在受害者離開職場才敢出面發聲,容易錯過追訴期,確實有考量延長追溯時間;但如發生於大眾場合的「一般性騷擾」則因為影像資料保存不易,是否延長追溯期,需要更多的討論。

提高創傷意識

本次影展策展人、同時也是台灣防暴聯盟副理事長林美薰表示,精神暴力已經成為家暴的主要樣態,但社會對家暴的想像總停留於肢體傷害,「肢體暴力只要能夠遠離施暴者就能避免;但精神暴力卻可能使得被害者終日被恐懼壟罩,並留下一生的傷痕」。

她說,這幾個月因為#metoo風波,性騷擾等性平議題沸沸揚揚,但沒有任何一種性別暴力可以獨自存在,這都是社會的共業與文化所造成,所以社會必須提高「創傷意識」,讓民眾能深切的感受到,有些語言是具有殺傷力的,才能真正杜絕性別暴力。

羅珮嘉也說,在警察不懂、法律還跟不上的階段,盼該影展能藉由影片,讓受害民眾也能夠發現自己與影片角色也是「#metoo」,並勇於發聲求助。本次「這是愛?還是傷害?」影展的影片中,除了有動畫、微電影與布袋戲等各式形式之外,也包括囚禁、冷暴力、同志議題等多元主題。


”AA”
本次影展銀獎得主《倩女瘋暴》於記者會現場用布袋戲進行短演。(Photo by 簡嘉佑/台灣醒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