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簡嘉佑台北報導】面臨氣候變遷挑戰,轉型不能固守成見!經濟部水利署署長賴建信23日於論壇舉例說,儲能想法若不限於「儲電」,用多餘的電能進行海水淡化,就能將電能儲存為「水資源」。銘傳大學學者石婉瑜則呼籲,政府在談氣候韌性時,應重視弱勢族群的聲音,才能避免脆弱族群受到更嚴峻的衝擊。
「富邦永續大未來論壇」23日以「面對全球多重危機 臺灣關鍵轉型」為主題,在氣候災變、地緣政治與全球通膨等狀況下,臺灣如何打造淨零轉型之韌性社會。針對極端氣候下的系統性風險,產官學界代表進行演講,盼台灣能夠透過技術化危機為轉機。
電能轉化成水資源
經濟部水利署署長賴建信表示,根據科學家的估計,隨著氣候變遷,未來不降雨的天數將會愈來愈多,然而一旦降雨就是高強度的傾盆大雨。他指出,除了強化短時間集水的量能之外,還需要用不同方式來提高水資源的韌性。
他強調,過去汙水處理都採用集中化的處理,許多廢水需要經過長途的運輸才能到達再生水廠,不僅運輸過程遙遠,還可能有漏水的問題。所以未來再生水資源應採「去中心化」的處理,發展分散式、小系統的再生水廠,同時加速管線汰換,降低漏水率。
此外,賴建信表示,台灣四面環海,其實有著相當豐富的海水資源可以運用,但海水淡化需要花費大量能量。對此,他提出,台灣冬季用電常常有剩餘,就可以應用來進行海水淡化,「儲能的想像不能停留於電能而已,將電能轉化為水資源的跨域儲能,也是值得思考的角度」。
光風電近乎飽和
台電公司副總經理簡福添則表示,為了增加用電韌性,短期會加強發展已成熟的綠電技術,目前光電、陸上風電幾乎都已經飽和,努力把綠電的量能拉上來,未來會朝氫能、海洋能、地熱與儲能技術發展。他指出,配套措施包括調整時間電價、轉移尖峰用電時間等方式,調整社會的電量需求。
簡福添表示,台電已安裝227萬戶「智慧電錶」,能夠精準掌握家庭中大小電器的使用狀況,也能提供企業精準追蹤公司中的「吃電怪獸」,提供企業低碳轉型作為參考。
氣候衝擊愈發複雜
銘傳大學都市規劃與防災學系副教授石婉瑜說,氣候災害的衝擊將隨時間愈來愈複雜,氣候災害不再是單一事件,而會產生一系列的系統性事件,如去年歐洲熱浪不再是天氣問題,也增加高齡照護的難度、導致交通設施融化,或者是乾旱加劇全球糧荒等。
她說,過去氣候災害沒有如此嚴峻時,許多都市與產業發展建設,都未將氣候危害納入考量,常有不當土地使用或過度密集發展等狀況。石婉瑜強調,過去發展常集中於「高經濟發展區域」,導致現在氣候衝擊移轉更脆弱的鄉村地區,加深「氣候不正義」的狀況。
石婉瑜表示,「無論專家學者的理論或地方居民的觀點,都應有相同的重要性」。她呼籲,僅有技術無法達成氣候韌性發展,更應將資源優先挹注給弱勢族群,並與公民社會建立夥伴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