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以來,兩岸經濟最最熱門的議題莫過,4月12日中國大陸公布對台灣啟動長期限制其2,455項農工產品進口的貿易壁壘調查,使得已實施即將屆滿13年的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尤其是其中涉及國內許多傳統產業減稅優惠的「早收清單」,恐波及台商,成為社會各界關注之焦點。
ECFA中止勢必衝擊台商
面對突如其來事件恐將波及兩岸台商之下,4月20日大陸委員會邱太三主任委員在立法院內政委員會接受質詢時,除了逕向北京喊話,強調兩岸ECFA實施以來雙方皆蒙其利,一旦中止勢必造成雙方深受其害之外,同時指出經濟部三年之前已經採取「因應措施」。
不過,陸委會忽略三年以來外在環境已經產生急劇變化,仍抱經濟部在此之前聚焦協助廠商分散生產基地和重新布局全球市場,包括新南向、美歐、中南美及非洲市場等「舊」措施,根本難以解決台商「新」困境,顯示其並未掌握「現實」,而是輕巧加以答復,其作為令人覺得似乎是在搪塞卸責。
對抗又盼其讓利?
亦即政府面對外在環境急劇變化,並無任何因應策略之下,加上以往曾經批評ECFA是個「糖衣毒藥」,現今既要對抗中國大陸,又要對岸持續「讓利」,形同仍舔吮砸吧著糖衣毒藥,不願鬆口。
其實,政府為能避免台商不斷「西進」,造成經濟過度依賴中國大陸市場,從李登輝時代的「南向政策」,延伸至蔡政府的「新南向政策」。但是,檢視過去30年來,政府是否真正盤點台商配合政策前往投資,迄今持續經營、在地深耕具有多少成功案例?以及台商在遭到不公平、不合理待遇下,政府真正協助爭取多少實質權益?
新南向無積極作為
舉例來說,在美中對抗日益嚴峻下,美國許多跨國企業受到其政府壓力,要求其代工廠將組裝基地從中國大陸移出,讓其供應鏈之下的台商,必須配合同步遷徙之下,南韓在越南開發工業園區,同時向其政府爭取較好條件作為企業外移生產據點。與之比較,在「新南向」政策下,似無積極作為,台商類似無頭蒼蠅,四處亂闖。
台灣為台商的根,同時是提供台商在外打拚的養分,去年政府稅收超徵4950億元,其中60%來自企業營利事業所得稅收,面對台商發展境遇所迫切需要的協助,卻又舊調重彈。在此同時,兩岸ECFA仍然是不少台商經營生存之憑藉,尤其在參與區域經濟整合未見曙光下,希望政府深入了解現況,務實思考如何緩解兩岸緊張關係,始能解決台商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