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貼近社會 應做出區隔

蔡昀恬 2023/04/23 10:25 點閱 3366 次
(由左至右)國立臺北大學經濟學系教授郭文忠、中嘉寬頻北健總經理許巧妮、台灣大學新聞所所長洪貞玲、台數科集團新聞部副總周旭毅與自由時報生活中心主任劉力仁。(photo by 蔡昀恬/台灣醒報)
(由左至右)國立臺北大學經濟學系教授郭文忠、中嘉寬頻北健總經理許巧妮、台灣大學新聞所所長洪貞玲、台數科集團新聞部副總周旭毅與自由時報生活中心主任劉力仁。(photo by 蔡昀恬/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蔡昀恬台北報導】「吃苦耐勞,要有熱情!」地方記者通常要一人包辦大小事,容錯率較高,適合年輕人磨練,自由時報生活中心主任劉力仁表示,他自己是地方記者出身,正如「路平燈亮水溝通」,地方新聞報的就是這些,也是最貼近民眾生活的新聞。

台大新聞所21日舉辦「愈在地、愈全球--台灣地方新聞現況」研討會,邀請地方新聞台工作者分享,現今台灣地方新聞的發展現況、問題與挑戰。

地方新聞追蹤影響

中嘉寬頻北健總經理許巧妮表示,地方新聞每天只有30到60分鐘的播出時間,加上地方台的記者資源與人力有限,要關心特定區域民眾的大小事,相當困難,她提到,像是地方記者在火警發生當時,地方新聞需要立即到現場嗎?全國台有SNG放送,地方記者所著重的報導方向,應是後續追蹤所產生的影響。

台數科集團新聞部副總周旭毅表示,台灣現在出現「台北觀點的全國台」,為了收視率,報導腥羶色題材、三器新聞、政治立場鮮明等早已司空見慣,但原發性地方新聞也會因自媒體興起受到影響,「雖然我們比較不在意收視率,但網路興起,人人皆是訊息傳播者,記者還沒到,內容卻已在網路流傳,其真實性反而破壞新聞嚴謹度。」

周旭毅感慨,有線電視正在縮編,地方新聞更難生存,因此他們不斷嘗試做出市場區隔、議題導向、融入生活、不報導負面新聞、深蹲在地等,希望喚起民眾對地方新聞的關切。許巧妮則表示,現在地方台除了有線電視放送外,也開展網路,不再限制地區,在網路平台就可以看到各地的消息。

路平燈亮水溝通

現場有人提問,地方新聞不看重收視,那會以什麼為考核標準呢?周旭毅回答,地方台會跟全國台報同一條新聞,但切入點不同,他表示,地方台多是用台語播報,所以很注重台語有沒有念錯,以前還會找老師來檢討發音,但現在念錯的話,都會有人打電話來跟我們說怎麼念。

台灣大學新聞所所長洪貞玲則提問,從事地方記者有需要具備什麼條件嗎?許巧妮笑著回答,「吃苦耐勞,要有熱情!」,地方記者通常要一人包辦大小事,寫稿、拍照、錄影,有空還要去地方政府坐坐跟長官認識,但它容錯率較高,適合年輕人磨練,周旭毅也說,比起一下就跑黨政新聞,地方新聞可以學習主動找題材、建立人脈及篩選新聞價值。

劉力仁表示,地方新聞在傳統媒體已經縮編了,紙媒更是慘,簡直是重災區,面對版面縮減、報社人力裁減、一人當三人用的現象非常嚴重,自由時報目前地方記者有96位,是台灣最大,如果不是對新聞有熱情,很難容易跳槽或是去到全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