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制裁升溫 美應提防產業衝擊(經濟學人 The Economist)

簡嘉佑 2023/04/05 14:22 點閱 3398 次

Why the China-US contest is entering a new and more dangerous phase
隨著中國勢力增長,美國不斷祭出抵制政策,包括禁止先進半導體科技流入中國,更不斷強化在亞洲的軍事部署,目標讓西方保持霸權的地位。《經濟學人》呼籲,美國應謹守「減少對非敏感產業的制裁」、「降低戰爭的可能性」與「切勿採取專制作法」。

美中衝突日深

對中國政府而言,此舉無非是霸凌,美國無法接受任何國家變得跟它一樣強大,尤其美國人均生產總額將近是中國的兩倍,為何中國卻要被剝奪研發技術的權利?

為了避免大國衝突,美國認為中國應該建立熱線電話、簽訂禁止核武的協議;而中國則認為美國不斷恃強凌弱,拒絕接受霸凌者的規定。中國與美國的競賽已經不再是利益衝突,而是價值觀的扞格,光靠外交已經難以保證和平的局勢。

減少對產業傷害

《經濟學人》呼籲,美國與民主盟友應謹守三大原則:一、「減少對非敏感產業的制裁」,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為,如果中美對峙加劇,將對7%的全球GDP造成影響,美國應設法避免對非敏感企業產生過多影響。

二、「降低戰爭的可能性」,西方尋求軍事威懾來應對日益增長的中國威脅,避免美國領導的亞洲秩序崩盤,但美國的目標應該是在不激怒中國的情況下,阻止中國對台灣的攻擊,這考驗著美國領導人的智慧。

三、「切勿採用專制作法」,美國與盟友應該拒絕採用專制手段來制裁專制國家,因為自由經濟秩序仍擁有巨大的優勢,有助於科技的創新、維持西方盟友的忠誠度。美中對抗的核心不在於制裁中國人民,而是要針對中國政府對民主秩序造成的威脅。

https://www.economist.com/leaders/2023/03/30/why-the-china-us-contest-is-entering-a-new-and-more-dangerous-ph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