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都認為國立大學比私立大學好,如此認知也反應在公私立大學招生的榮枯上。其實如果你真的了解近二十年來各大學的教育實況,就會知道這個「印象」與事實並不相符。
除了國立大學比大多數的私立學校學費便宜這件事,的確「較好」之外(但也有少數私立大學是採用國立大學學費水準收費的),國立大學因為三十年來「校園民主化」的結果,其實在「教師精進」方面是遠遠落於私立大學之後的。
國立大學教師最大
在國立大學裡,教師群是大學裡最有發言權的人,不論在校、院、系的層級都是如此;因此凡涉及需要老師自我調整改進的事項,如教學方法之改進、教學內容之更新、課程結構的重新設計(若因此會導致教師所任課程變化時)、輔導或指導學生方式的改變等,都很難朝「該走的方向」(或者說:有利學生學習成效的方向)進步。
因為所有改變都需要經過全體教師所組成的系務會議通過後,才能付諸執行。
從管理的角度來分析,這種模式的「大學校園民主」係以「專任教師群」為學校發展的把關者;由於教師切身的利益繫乎他研究的成果,從教師的立場出發,難免就會犧牲掉其他「利害關係人」的利益;其中最明顯受損的就是學生。
教學尤其是對「大學部學生」的教學,會被絕大部分的老師列為「最後優先改進之事項」,無論是個人教學風格、教學方法的改善,還是教學內容的更新,在國立大學,都只能訴諸教師的「良心」而無法「規定」。
凡事不能純講「理」
許多國立大學的系所校內「一團和氣」,尊重每一個老師開課的權利(愛開什麼課就開什麼課,選修課不想開時就不開);對必修課的分配原則是「公平分配、人人有獎」;學生對老師的教學評量「僅供老師自己參考」;教師評鑑固然僅聊備一格,教師升等更是互相幫襯,以致於有些系所的「教授級教師」人數,居然會超過所有「非教授級教師」的總和。種種現象下,受害者幾乎都是學生。
不僅如此,由於系所老師的規模不大,通常都在20人以下(不設系的獨立研究所則只有四五個人),人情面子的影響就比較大,凡事就不能純按「理」來講。譬如:一個老師一旦教了什麼課,似乎就成了他的專屬;除非他自己願意,否則不論他教得怎麼樣,都沒有人好意思叫他調整。
由於少數人反對即可能造成改變受阻,所以系所基本上傾向於儘量維持舊狀,「有例不可廢,無例不可興」;即使個性積極進取的老師,通常在系上也都會選擇「不惹事」。造成這些現象的原因是結構性的問題,因此在各國立大學中皆普遍存在,不論是老牌名校還是改制成立較晚的新學校。
私校較容易推動改革
不過,新舊學校的差異還是存在的;大致來說,成立不到三十年的國立大學,多數校園窄小,經費預算規模不大,各系教師的員額編制往往都在15個以下,甚至許多老師的專業也與系的專業領域不一致(因係改制而來,只能靠時間來解決);但即使是這樣條件下的國立學校,也適用同樣的制度,教育品質可想而知。
反觀私立大學,因為沒有教師的慣性牽制,有心的辦學者可以推動多項改革:以學生學習成效為核心來調整組織分工、重新設計課程、調度最合適的老師採取適當的教學方法來從事教學,關心學生學習成效並且認真實施教師的教學評量與更替等等。
這樣的私立大學,其教學成效絕對不會遜於任何知名的國立大學,更遠勝那些成立較晚的學校;只可惜猶如「錦衣夜行」,因為一般社會大眾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