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簡嘉佑綜合報導】氫能成為氣候變遷新救星,竟是廠商的哄抬炒作!為了對抗氣候變遷,美國政府祭出大量預算給綠色能源,其中氫能產業就獲得約260億美金的補助。然而,專家指出,氫能的功效在廠商炒作下,已被無限放大,但如光電、風能等綠能發電在應用上比氫能更便宜、也更乾淨,應加預算集中於綠電產業上。
光電、風能更乾淨便宜
《紐約時報》報導,氫能技術逐漸發展,應用於加入供暖、開發氫能車等技術,且美國《降低通膨法》、《基礎建設法》等法案總計將投入260億在氫能上。支持者強調,氫能降低世界對化石燃料的依賴。
《衛報》報導指出,氫能於產業界大量的公關與遊說,導致政府將氫能視為氣候危機的重大救星。但科學家強調,目前許多氫能仍要透過化石燃料才能提取。
政府氣候預算已經成為太陽能、風能或其他再生能源產業的兵家必爭之地,預計氫能產業未來還會有更龐大的遊說行動。
綠氫技術仍有限制
氫能根據提取的方式不同,有許多不同的類型,主要有可再生能源產生「綠氫」、由化石燃料重組製成的「灰氫」、通過將化石燃料轉化,並搭配碳捕捉技術的「藍氫」、用核能進行電解產生的「粉氫」。專家指出,綠氫技術仍有諸多限制,目前大多數氫能還是會產生不少碳排放。
研究綠能的律師葛森表示,目前各國都投入大量資源解決碳排放過高的問題,但如果政府將有限的預算投資在錯誤的能源上,恐怕會造成更嚴重的空氣汙染,甚至進一步加劇氣候危機。
她痛斥,誇大氫能的好處,將使得企業轉移「減少碳排」的注意力。
康乃爾大學專家豪沃斯指出,對大多數交通工具或供暖系統而言,都已經有比氫能更加便宜、乾淨的綠能技術,例如電動車或者是熱泵系統,所以再擴大投資氫能其實沒有太大的好處。他強調,可再生電力仍然非常稀缺,分散注意力去討論氫能,實際上就是一種浪費。